APP下载

浅谈小学品德课活动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6-06-07梁莹莹

新课程·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有效性

梁莹莹

摘 要:在一所小学校当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学校进行德育活动的重点。小学品德课基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并高于其生活,让其在生活与学习当中将良好的品德习惯和对生活的热爱培养起来。通过品德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教材当中的勤奋摸索与细心研究,将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进行提高,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对一个人来说,能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文明的社会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而积极有效地培养这些要从娃娃抓起,由此小学校才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就是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文明的社会习惯形成的关键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培养足够的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们对一门课程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就无法更多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然而在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当中,理论知识较多,对于爱玩爱闹的小学生来说难免过于枯燥,如此情况就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较高要求。

一、学生占课堂主导地位,颠覆传统教学观念

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更容易接近学生世界的教育方式,让品德课变得更加有趣、生动、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爱上品德课,对此产生兴趣,才能事半功倍。我们可以以许多方式来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比如,利用音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当中对新知识有所理解,或者通过描述将学生带入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当中,学生能有具体的感受,对新知识会有新的思考和讨论。

比如,在教授泰山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的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时,其中一节为“我是大海一滴水”。在本节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让他们通过歌曲优美有力的旋律感受其中的“众人划桨、百里森林、十根筷子、万人鼓掌”,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还如,在教授泰山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的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时,其中一节为“我来当导游”。播放一下家乡风景名胜的纪录片,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家乡的了解与认识,问问学生都去过家乡的哪里看过美丽风景、名胜古迹。让学生讲讲自己在家乡游玩时候见到的美景与有趣的体验,在学生绘声绘色的描述和欢声笑语中传授本节课时的新知识等。

二、将课堂带入生活,使学生真实感受到品德的魅力

每个学生都是他们自己生活世界里的主人,他们和成年人生活的需要、方式以及状态都是不同的,教师需从学生的年龄及天性出发,对教学思路进行拓宽,利用各种各样的途径使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使学生与枯燥的教材之间的距离缩短,把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抗拒接受变成主动接受、愿意接受,把书本中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吸引学生的目光。比如,将课堂上的内容带入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课本剧或者比赛的方式对课堂更有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新的知识。

三、牢记“以人为本”,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时间万物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一切都不可以脱离人们的实际生活,教育也是,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身边、生活中都有哪些值得他们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大的,适用于我们,也适用于小学生,孩童的模仿能力是无穷的,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他们对于榜样人物的接触与了解来使他们对于社会、对于身边的感悟更加深刻。让他们明白“榜样”不止来自于书本,也来自于身边。比如,隔壁班的同学拾金不昧,这就是大家的榜样;再比如,邻居的哥哥尊老爱幼,这也是榜样。让学生理解,生活中处处都有榜样的存在,任何人身上的闪光点都值得学习。

四、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实践与体验发挥自己的潜能

使学生自身对于道德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得到提升就是小学校开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所以教师不能以一己好恶来影响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当中,要尽量避免过于体现自身思维当中的固定思路,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从各个角度和思路去想问题,让学生大胆假设、大胆发言,让学生自己形成价值观与善恶观,然后通过学生自己交流、探讨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对一个想法达成共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亲自实践。让学生能对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做到灵活运用,对某件事情、某个问题进行独立自主地分析,举一反三,而不是教师手把手教会学生该“如何做”。

只要教师用心去想,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总会变得丰富多彩,教师要将传统封闭的教学观念转变过来,寓教于乐,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参考文献:

[1]徐宝芹.小学品德课中的活动教学策略研究[J].关爱明天,2015(2):102.

[2]焦昊驰.探索小学品德课中的活动教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8):159.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小学有效性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