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2016-06-07裘伟君
裘伟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就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所谓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创造性最重要的表现是创新。创新是知识价值的核心,“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而,我们必须用教育的创新来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从而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那么,如何在小语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创造力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思维。
一、质疑问难,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有人曾说,创新的起点是质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孔子要求他的学生每事问,我们在教学时,也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提问质疑,表明他们已经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状态了。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提倡、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敢问、敢答;通过引导,使学生善于问答。
学会了质疑问难,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敏捷地对学生的质疑作出恰当的处理。是由读书不认真而产生的疑问,便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自行释疑;经过学习、努力可以解决的疑问,便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便将之纳入课堂组织讨论、研究;如果是教师一时解答不了的问题,便使用有疑待查的方法,引导学生课后探究。
二、激发鼓励,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作为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教师不经意的点拨鼓励下爆发、引燃。因而,对于那些经过思考尽管只有一点点价值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也应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从而在班中起到导向作用。这样做,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信心十足,思维的火花也越燃越旺。
三、克服“从众心理”,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学生的思维易受到定势作用的影响,他们习惯于使自己同大家一致起来。这种从众心理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适时作巧妙、恰当的引导,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如学完课文《葡萄沟》(人教版第四册第10课)第一段后,教师要求学生照样子也来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特产。不料,前三个学生的回答如出一辙,都是“我的家乡在(嵊州),那儿盛产(茶叶)”。后两位同学显然受到了前一位同学的影响,产生了“从众心理”。教师发现了这种情况,当即进行引导:“谁能说得比前面的同学更好一些,说说是怎样的家乡,怎样的特产。或者把特产说在前面,家乡说在后面,调换顺序说。”这样引导,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争先恐后的气氛中,异彩多姿的答案如百花齐放,出现了令人欣喜振奋的场面,大大发展了思维的独特性。
四、改变单一思维模式,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无定向、无范围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有卓越成就的语文教师,往往不满足于学生统一、标准的认知,总是积极鼓励学生寻求异质、多样的答案,形成与众不同的见解。
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字形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而汉字中,形声字又占绝大多数,因而,如果指导得法,就可取得省时高效的效果。我在指导学生掌握字形时,通常采用“添换偏旁法”,让学生既快速地掌握字形,又培养了发散性思维。如学习生字“蜻”时,学生经过积极思维,找出一系列与“蜻”不同偏旁的字,如:“清、请、晴、睛、情”。但我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激发、引导,于是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又列举出了如“静、猜、精、菁”等字,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识字能力。
五、延迟评价,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延迟评价,是在解决某一问题时产生各种设想的过程中,暂时不对设想进行评价,以便使学生在从容自由的气氛中积极思考,互相启发,畅所欲言,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新颖、众多的答案。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或学生回答问题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能提高思考的质量。因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在学生思维的启动过程中,别人过早的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展开和深入的抑制因素,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延迟评价,让每一位学生有更深入的思考研究的机会,解放了学生的脑,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
六、综合运用,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质,只有深刻认识,周密思考,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
在课堂中,教师要大力提倡学生“驳问”,这对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大有裨益,也能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敢说敢想的创造性精神和批判精神。学生敢于批判,是他们主动钻研精神的表现。当学完《狼和小羊》一课时,有位学生提出:“我觉得课文写得不对,狼在吃小羊前,是不会跟它讲那么多话的,因为他吃小羊不找借口也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位学生讲的也有一定的道理,教师给予肯定,这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用教育的创新来实现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完成历史所赋予我们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陈世荣.谈小语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7).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