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个人素质对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2016-06-07黄翠琼
黄翠琼
摘 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升教育质量。要实现这个目的,除了国家政治制度、教育体制和经济基础的支持之外,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关键词: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
个人素质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组合而成的,而教师的素质获得、体现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所以对小学教师而言,教师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但最重要的素质有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素质等四个方面。
一、教师的文化素质决定教学质量
宋代文学大师韩愈在《师说》里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即,老师的作用是用来传承文化,教授知识,解答学生疑惑的。小学教师文化素质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的知识储备
近年来,教育形势飞速发展,较之20世纪,师范教育更完善也更全面。受教育水平、个人生活阅历、教师的进修培训等都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力。现在的师范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还接受了教学技能的锻炼和培训。同时,由于面对的是新时代的年轻人,他们的兴趣广泛,对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充满好奇,所以对每一个教师来说,科学、历史、文学甚至影视,都应在他的学习和掌握之内。
(二)教师的语言能力
教师这个职业是以语言作为传递的职业,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肢体语言是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课堂上,教师的口头语言组织能力(包括新知识的讲解,教学评价)、板书能力(包括设计和书写)、表演能力(动作演示、角色再现、教学鼓励)直接决定了其是否能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教师的心理素质影响师生关系
教和学,师与生,是课堂最基本的两对关系。一段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爱上学习,共同进步。而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前提是老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控制情绪
教师每天要和不同个性的学生接触,应对不同的突发事故,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容易采取极端的手段惩罚、辱骂学生,甚至冷暴力,引发学生的反感、自卑甚至轻生。近年来,师生关系的恶化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要求教师应以稳定积极的情绪进行教学活动。
(二)充满热情
当一个教师在工作中投入较高的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时,就能把工作做好,教师对学生充满热情,就能和学生友好融洽地相处。热情的魅力在于它是情感的一种自然表达,能让对方感受到浓浓的爱和尊重,一个充满热情的教师带出的学生也是乐观积极、热心真诚的,他们懂得与人友好相处,主动关心他人,因此,一个热情的老师对师生关系的维持具有强大的动力。
(三)增加兴趣
如果一个老师具有很多特长,知识面很广,对很多学生未知的事物充满兴趣,这种兴趣就会感染到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会非常崇拜老师,这种崇拜毫无疑问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极大的正面作用。所以教师要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多种兴趣,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四)完善品格
苏联教育家彼得洛夫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性格为基础。”教师的性格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力和心理健康等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大的。小学生的性格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跟教师相处的时间也比较多,加上天生对老师的崇拜和敬畏,很容易受教师影响。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教师,能深得学生的尊敬和仰慕,所以必须完善教师的品格。
教师的心理素质还包括很多方面,但稳定的情绪、饱满的热情、广泛的兴趣和良好的品格是其中最主要的几个方面,直接影响着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和维持,进而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推进教学工作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决定了教师的作用不只是传授知识,还将塑造学生的品格、思想和心灵,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
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八条,即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这八条主要可以归纳成以下两个方面:
(一)感情上:爱工作、爱学生、爱家长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校为家,尊重家长,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这种情感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恒久动力,这种动力不会因为教育环境、薪酬福利、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而变化,会让教师对教学工作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己的教学成果,并努力进步。
(二)态度上:认真负责
这里的负责,不止是对自己,还包括对学校和家长,甚至整个社会负责。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动植物,要求教师要严肃对待自己的工作,教师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灵和成长。教师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言行举行,不伤害学生,不敷衍家长,不影响社会。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既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又要知晓教育行业的准则,具有教学方面的各种能力,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尊重社会为教师这个行业制定的规则,保证教学秩序稳定,教学工作正确开展。
四、教师的科学素质促进教学相长
所谓科学素质,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对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价值观越来越受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影响。为了适应新时代,就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而公民的科学素质大部分来源于学校教育,这就对学校教育的直接施行者——教师在科学素质上提出了较高要求。
科学素质主要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工作产生影响。
(一)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教师从事的是面对小学生的启蒙教育,首先自身要以客观的态度对世界有正确的认识,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影响。带着这种科学的价值观,才能确保教学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科学的知识
科学知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实践的进步而不断变化,要从落后的传统观念中逃离出来,时刻更新知识储备,持续获取新鲜的科学信息,引导小学生接受新的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概念。
(三)科学的方法
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适用小学生的教学方式,具备正确选用科学课堂内容的能力和合理安排教学步骤的能力,保持课堂活动之间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四)科学的获取并利用知识
教师应该能够充分并且科学地利用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比如网络、书籍、实践,并判断知识的正确性,将之合理有效地运用到课堂中,保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科学的知识和观念。
教师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是能否有效地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就是教师的名片和标签。小学教师是小学生的启蒙老师,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建立起着重大作用。
教师要通过多读书、多学习他人、多参加各种培训、多反省、多总结等方式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本文以上提出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教师要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善于挖掘自身潜能,看清自身的问题,弥补自身的不足、积极进取、尽善尽美,做一个符合新时代、新形势要求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聂继红.提高教师个人修养的重要性[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7).
[2]李学利.教师心理素质对教学的重要性[Z].石门寨学区初级中学教科室,2013.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