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山穷水尽了吗?
2016-06-07耿占春
∥耿占春
先锋山穷水尽了吗?
∥耿占春
耿占春,文学批评家。8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诗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主要著作有《隐喻》《观察者的幻象》《叙事虚构》《失去象征的世界》《沙上的卜辞》等。另有思想随笔和诗歌写作。现为大理大学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
《五食记》和《废墟》似乎处在小说的两极,一端是笔记体小说,一端是散文化的叙述。前者倚重的是民间故事,浓缩、简约而机智,一种充满玄幻的快节奏极简化的叙事,从六朝志怪延续至近世;后者则是现代主义小说的类型,对日常化的破碎现实及其各种相互缠绕着的意绪的记录,它是时间与节奏的散开,是一切开始与结束的散开,只剩下一种奇怪的喋喋不休的叙述者的声音。两篇小说虽风格差异甚大,却都有自己的可读之处。《废墟》的那种无可救药的颓废感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精神表征,那是一种随着拆迁而不断推进弥漫的无所凭依的孤独,一种愈来愈深的忧郁氛围却又颇为喜剧性的社会情绪;而《五食记》,则将吃或食物放在人与故事的核心,比之传统的笔记小说少了一点机智却多了一些残忍,在生存的最低限度上呈现剩余的一点人性。然而如将小说放在先锋新浪潮的阅读期待中,又感觉它们仍然缺失了一些什么。
说实话,如今人们阅读小说,难免不把一切类型的小说放在今天的社会心态中进行一种心智的较量,并对小说或其他类型的写作提出苛求。虽然当今早已不是一个神仙志怪的时代,却不乏社会志怪与政治传奇。虽然我们置身其中的并非是一种制度形态的个人主义社会,在生活的低廉悲剧中也不乏冷酷的滑稽或深切的情感涌动。换句话说,急剧扩张的社会矛盾,喧嚣或隐秘的利益冲突,深层的社会精神分裂,一切观念与价值的空洞化,这一切都期待着一种更具现实感又超现实、一种更碎片化又更具有文体意识的写作形式出现。现实世界如此玄幻,先锋会山穷水尽吗?
责任编辑:陈鹏 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