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初步探索

2016-06-07陈恩慈

新课程·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快小学数教学信息化、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也成为摆在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平日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进行了探索,并对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总结,以期能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教学效率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新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共同探索的教研课题。教学实践证明:将数学教学融入信息化环境中,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顺应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数学教学融入信息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引入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形象直观,尤其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的特点,直观性教学应该成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只有遵循学生处在形象思维认知阶段的规律,才能更好地调节教学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信息化环境能够吸引学生,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节省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用粉笔板书、用粉笔演示解题过程的时间,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这些环节变得更快捷、更形象、效率更高。例如,执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的规律理解不深不透,这成为这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必须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即要通过形象的展示让学生有亲身感受,学生才可能牢固掌握与理解。教师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把两个边长不等,而大小相等的两个角,通过平移可以重合在一起,直观形象,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这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画图学生都很难理解的问题,运用多媒体的演示就可以轻松解决,同时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

二、创设信息化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比较短的,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延长,往往要靠兴趣来维持。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比较弱,如果教师单靠讲解与训练,学生就会对数学感到索然无味,也会影响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学生普遍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由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往往乐在其中,遨游于知识的殿堂。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动态运动过程,教师一边展示图形,一边让学生对各种运动进行分类与比较,并用语言加以描述,让学生举例。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引发思考,从而对图形运动的特征有一个透彻的理解与把握。再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时,可以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相关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图形,学生也可以学会对图形进行比较,为以后几何图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1.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

学生具有差异性,表现在学习上主要是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解决不同学生存在的差异的有效方法,就是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在传统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利用信息环境下的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容易实现有效的分层与训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例如,执教“表内除法”时,教师运用“表内除法”课件,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问题。课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分为三组题进行教学,每组题都体现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训练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发挥网络优势来浏览了解学生的解题信息,并且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归纳与小结,通过计算机的自动控制来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能够判断哪是平均分的现象就行了,对于他们解答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并且再附加一些题目加以巩固,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每组还要再附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等。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定位自身的角色,教师不是权威的演讲者,而是学生的服务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有效地将信息化整合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上来,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加减法”以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笔算训练,教师让学生到教室前操作计算键盘,每当学生运算操作正确,数字小动物后面就会传来“你太棒了,奖你一朵大红花”的声音,如果学生计算操作错误时,系统就会给孩子一个被咬的苹果,并发出启发学生的声音:“动动脑筋,你会计算正确的。”当学生再次运算正确,系统就会发出“你很聪明,继续努力”的鼓励话语。所以,在运用信息化教学时,教师要选择适合孩子特点的软件及教学活动,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富有成效。

总之,实现小学数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整合,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不断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波.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

[2]焦凤梅.信息化教学在小学宫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

作者简介:陈恩慈(1989— ),女,汉族,福建厦门人,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在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工作。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