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语文课的导入艺术

2016-06-07宋宝莲

新课程·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疑问故事背景

宋宝莲

摘 要: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导入是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介绍了四种导入法:情境导入、故事导入、疑问导入、背景导入,以期能够给同行带来一点启发。

关键词:情境;故事;疑问;背景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在导入教学中,针对情感较强烈的课文,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以情激情,让小学生不由自主产生情感共鸣,迅速进入课文学习中。比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周总理一生的丰功伟绩,然后再有感情地向学生朗诵:一颗巨星于1976年1月8日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总理的遗体将被送往八宝山火化,首都亿万人民不畏严寒,从四面八方赶到长安街,泪水涟涟地与周总理告别。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讲述了这感人肺腑的送别场面……教师通过语言为学生创建了催人泪下的送别场景,小学生立刻就会产生悲伤沉痛的情感,为学习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二、故事导入,引导学生想象

小孩子都爱听故事,生动形象的小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用寓言、童话等进行新课导入,使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课堂,而且小故事还能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学习《是谁打碎了花瓶》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狼来了》的故事,许多学生都听过这个故事,所以教师刚讲完,学生就热烈地讨论起来:小孩骗人是错的,最终害了自己。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家平时有没有说过谎话?如果我们不小心做错了事,要怎么办呢?”许多学生回答:“应该主动承认错误。”教师对此回答进行肯定:“对的,大家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错了我们要主动承认而且认真改正,不能因为害怕别人生气而说谎欺骗别人,不然,就会像故事中的小孩一样,骗人害己。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列宁小时候打碎花瓶之后是怎么做的。”故事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但是,教师在导入故事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所选的故事要和文章主题相贴合,或者所选的故事与文章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切勿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向学生讲一些与主题毫无关系的故事。如果故事运用不当,则会引起毫无意义的讨论,进而淡化了课文主题。故事导入也考验了教师课堂驾驭的能力。

三、疑问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针对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设计一两个对理解课文具有重要作用的问题,通过疑问引发悬念将学生带入新课学习,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月球之谜》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有着数不清的星球,每个星球都充满了神秘,等着人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走进月球,共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挖掘月球的奥秘。那么,月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目前还有哪些谜没有被人类解开?教师话音刚落,学生就立刻打开课本,求知欲望被全面激发出来,自主投入到课文学习中。

四、背景导入,调动学生的兴趣

只要时代背景与课文内容有着密切关系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背景导入法。学生了解背景后,能够全面投入学习热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课文《再见了,亲人》时,教师可以先设疑问:今天,我们要共同见证中朝人们用鲜血凝结而成的情谊,这篇文章为《再见了,亲人》。学生可能会问:中朝人民的情谊为什么是用鲜血凝结而成呢?然后教师就向学生介绍文章背景: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共同作战,经过艰苦的战斗,终于取得了胜利。文章《再见了,亲人》就是在胜利之后创作出来的,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中国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时与朝鲜人民依依告别的难忘情景。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背景,立刻将学生带入分别场景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的方法较多,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导入方案。在导入过程中,教师不用拘泥于一种导入方法,可以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文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孟跃红.浅谈小学语文课新课导入的技巧[J].学周刊:C,2012(1):193.

[2]郭黎明.小学语文课导入十法[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10):23-25.

[3]贾俊琴.浅谈小学语文课导入的技巧[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7):111.

[4]尹继军.小学语文课的导入设计与导入方式[J].考试周刊,2011(13):77.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疑问故事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探疑,让英语阅读教学有“深度”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