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后作业的研究与实践
2016-06-07毕文君
毕文君
摘 要: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如何让高质量的课后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让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学生品德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结合学生对品德课后作业设计的喜好情况和实践效果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为小学品德老师作业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五年级;课后作业;实践研究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建议: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现今不少教师已经能根据实际条件,就地取材,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将前置性作业引入课堂,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下课后,学生是否能将课堂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就需依托课后作业,构建知行统一的作业体系,将作业变成课程与生活的链接点,使课程不断地、动态地向生活延伸。由此可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后作业的设计对增强课堂有效性,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大课堂中获得延伸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后作业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巧取材
1.紧随热点
社会焦点、本土热点都是品德作业设计的源泉,品德与社会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巧妙利用学生的聚焦点,能够激发学习热情。研究显示,实践体验式作业让学生觉得很有趣,尤其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小愿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好奇心,而书面型的作业则会让学生感觉负担不小。
比如“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部分第一课时,旨在让学生反省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学习沟通的技巧,与父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和父母做朋友。由于学生年龄小,大多为独生子女,极少有照顾别人的经历,让孩子和家长做沟通或者体会父母、老师的辛苦,都是很困难的。
我们转换角色,模仿电视节目《变形记》,让父母和孩子互换身份。在作业反馈中父母提到,通过亲身经历才知道孩子每天完成的作业题目很有难度,如果没有父母的及时辅导确实有小困难,而孩子更是累得晚上倒头就睡。这样的课后作业比千言万语效果更显著,当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学科融合
学生在校所学科目都具有互通性,把品德学科作业和科学、美术、音乐等综合性学科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我为母校添光彩”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在回顾母校的校史、校训、校歌后,让学生设计学校宣传册,学生小组合作,集思广益,与美术老师通力合作,请美术老师进行设计指导。
二、巧设计
1.多采用实践体验式
品德作业的形式有很多,摘抄记录式、调查访问式、资料收集式、实践体验式等等。从调查中可见学生对于实践体验式的作业很感兴趣,做得也认真,并且相较于其他形式的作业,实践体验式更为轻松愉悦,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小。
比如,“家庭万花筒”一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课堂中老师介绍了家谱及其由来,课后请学生编写家谱。但是这种作业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单纯地寻找不相熟的长辈名字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可将这个课后作业改成让学生查询太太奶奶的工作,她们在世时是做什么的,这下子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不再着眼于陌生的名字,而是想了解她们那个时代的生活。
2.少采纳长期记录式
在设计时要注意尽量不要采用需长期记录的方式,学生对于这类型作业的持续性是很弱的,除非老师能不间断地监督提醒,否则效果甚微。
笔者曾经布置学生在课后进行家庭读书的记录,以完成家庭图书馆的计划,但由于时间较长,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坚持下来,因此这个作业的成效甚微。
三、巧组织
1.关注学科
作为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的辨别和评价能力。从一年级开始品德就扎扎实实上的班级,道德教育扎根在了孩子心里,孩子往往行为较为规范,这都是因为学校老师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老师上半节语文,上半节品德,甚至几乎不上,对于品德课后作业更是缺乏关注。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后作业后,给学生反馈作业的机会,在下节课让学生展示他们完成的课后作业,用PPT、小视频、文字书面、口头等形式,既可以检测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又有利于提高师生对品德课后作业的重视。
2.家校联合
因为品德教学板块中有《我与家庭》内容,当然少不了家长的支持。家长的配合能够更有效地使品德学习落到实处,教师可以多设计家校共同完成的作业,比如,调查太太奶奶是做什么工作的?请学生回家询问后让家长填写,上课前投影出示;又如,拍拍改造后的家,请家长负责拍摄;又如,“我当一天的爸爸(妈妈)”,学生与家长角色互换。请家长共同重视,共同关注,共同合作,巧妙组织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兰.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例谈[J].小学教学研究,2009:58-59.
[2]孙国河.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的设计[J].德育在线,2012(12):263.
[3]包逢祺.对农村小学品德课作业的几点想法[J].教学探析,2011(4):44-45.
[4]魏爱军.让品德作业“落地”[J].辽宁教育,2014(6).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