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傲慢与偏见》中的跨文化交际失误与重识

2016-06-06李克

现代交际 2016年1期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跨文化

李克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目前语言文化研究中比较新型的研究领域,虽然已经有众多的学者和著作对此进行了探讨,但是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尤其是在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上存在多个分支,各种流派的观点不一而足。当前与文化有关的语言研究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各种文化交流频繁,基本上针对于跨文化的研究基本都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研究某一具体的案例。本文在此提出的观点是,虽然文化间由于差异性而存在众多研究的热点,实际上在同一文化内部也存在跨文化的交际问题。浪漫主义时期有名的作家简奥斯丁写的著作《傲慢与偏见》中,众多的人物虽然处于同一大文化背景中,但是也存在类似的交际问题。到目前为止,以该著作拍摄的电影已经有好几个版本,本文在此通过电影中人物的文化冲突和语言冲突来进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探讨。本文研究的立足点在于跨文化交际需要遵循交际活动的共性和普遍规则,在此基础上探索重识跨文化交际的条件,深入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和问题,从而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增强其实效性。

关键词:跨文化;同种文化内部;交际失误;影片《傲慢与偏见》;交际规律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1-0134-04

一、引言

当前的跨文化交际已经发展成了热门的学科,各种相关理论也逐渐丰富和完善。虽然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已经比较清晰和明确,但是要完整地理解其概念需要清楚以下几点:第一,跨文化交际的背景是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际,如果交际双方存在共同的身份背景和人生经历,其交际过程中跨文化的因素几乎是微乎其微的。第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是信息的发出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交际过程。第三,无论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接收者,他们在交际过程中都需要对传达的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通俗来说就是二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翻译。[1]

虽然跨文化交际普遍存在于不同文化之间,但是同一种文化内部也存在跨文化交际的现象,但是其与前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同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涉及到意识形态和语言障碍这些差异性非常明显的问题,而文化内部的跨文化交际的差异性没有那么明显,可以说其是程度上的差异,而非本质上的差异。[2]具体就后者来说,一般同一文化内部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变量比较稳定,要素相对明确和清晰,因此构成文化差异的部分不存在意识形态和语言的最根本的障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同一文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现象基本上存在于任何两个个体之间。只不过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不是本质上的,而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著名的语言学家塞尔和韩礼德以及国内的语言学专家王寅都对此进行了论述,他们都认为语言的差异性普遍存在于个体当中,在同一文化和语言背景下,个体的交际行为都按照文化的约定和规则来进行,此时其跨文化的差异性是可以进行预测和掌控的,只需要了解更多相关的因素,就能够利用一定的手段来改善交际问题。[3]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影片中,各种任务都处于同一语言文化背景下,而个体之间的差异在于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地理环境中。本文主要研究人物以下差异:语言的差异;非语言的差异;心理因素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爱情观的差异等。通过对这些文化内部的差异研究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失误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交际重识的条件。

二、交际失误的表现和成因

第一,两性差异导致交际失误。无论是不同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中,还是在同一文化内部的跨文化交际中,两性的差异都是主要的差异之一。[4]近当代不仅许多语言学家如叶斯柏森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还出现了非常多的作家专门以两性差异为主题进行了描绘。这些学者和作家通过研究发现性别的差异主要由三个因素引起。一是社会分工导致的性别差异,二是社会地位导致的性别偏见,三是社会权势导致的性别不平等。因此,无论是在西方社会还是我国,人们对两性的评价普遍采取不同的标准。比如,在婚姻当中,男性的择偶观和倾向相比女性差异性表现得较为明显,这也是导致两性交际差异的因素之一。通过观看影片《傲慢与偏见》,观众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一差异。影片中几乎所有的男性都是两种类型:一种是说话大方,挥洒自如;另一种是沉默内敛,稳重得体。而女性只能表现得温柔和善解人意才能够获得男性的认可,否则就会被视为异端。当举行舞会时,女主人公的妹妹凯特和丽迪雅因为没有遵循既定的舞会规则,在场上比较随意地交谈和表现,结果被男主人公认为是行为不检点的表现,不仅影响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判断,还间接造成宾格莱先生对女主人公的姐姐产生了不好的印象。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中男性的地位导致其在交际过程当中表现出明显的强势,交际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必然导致谈话的主题和内容存在差异性,而男性往往通过对交际的把控来树立自身的威信。相反,作为交际的另一方,女性的弱势地位表现得较为明显,当女性表现出沉默和耐心时才能够达到社会中其他人对其的主观期望。影片中主人公伊丽莎白的母亲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作为众多女儿的母亲,其表现非常能够显示当时的性别差异。该母亲语言世俗,行为实际,其人生唯一的目标就是为自己的女儿找个好人家嫁出去。为此,她让自己的女儿做出了在当时可以说惊世骇俗的事情。例如,为了让自己的大女儿能够和富有的宾格莱先生在一起,明知天气不好,让简骑马去赴约,最后简淋雨而生病,只能留在宾格莱先生的家中养病,这样就为二者创造了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二人因此得以增加彼此的感情。虽然从做法上其母亲有批评之处,但是从侧面印证了当时两性地位的不平等,女性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而导致感情地位的不平等。另外,影片初期班纳特先生在给女儿找女婿这件事上没有明确地表明态度,男主人公的评价影响了宾格莱先生导致其对简的感情产生了动摇,这些事情都表明男性具有支配性,在交际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这种地位不平等的来源在于女性在社会中没有固定的正规的职业和收入,只能依附于男性。女主人公的朋友卡罗琳最后答应了牧师柯林斯先生的求婚这件事就证明了这一点。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此表示不解,认为她趋炎附势,没有独立的人格。但是从当时普遍的社会环境来看,这也是女性面对社会现实不得不做出的妥协之举。[5]

第二,文化和心理差异导致交际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交际失误的主要因素除了性别差异外,还有文化和心理因素。著名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通过对文化因素和心理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出,文化在交际当中起着导向作用,文化和交际密不可分,文化对交际的结果有着主要的影响。[6]威尔金斯认为,交际过程的双方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交际活动,双方通过语言这一媒介来进行社会角色的扮演和社会地位的表达,在交际过程中双方通过共享信息来达成交际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在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的个体会形成其独特的心理特质,对于世界和生活有着其独特的理解和原则。而价值观也在这个过程当中衍生出来。在《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夫人在挑选女婿时自有一套标准:女婿必须出身好,名声好,家庭宽裕,能够养活家人。因此,在为她自己的女儿挑选夫婿时,这一标准时刻被应用其中。例如,在大女儿简和宾格莱先生的交际中,该母亲的作用不可忽视;在以牧师为职业的侄子柯林斯想要找个夫人时,班纳特太太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二女儿亦即女主角推荐出来;在将自己女儿的外貌和卡罗琳对比时得到的优越感当中我们都能够清晰地归纳出这位母亲的文化和心理状态。首先,班纳特夫人认为在婚姻中女人幸福的条件是外表一定要惹人喜爱,而男人幸福的条件是家境要好。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婚姻观不谋而合。但是在电影中,该母亲的文化心理状态与女主人公产生了极大的冲突,导致伊丽莎白感觉到了强烈的羞愧感和愤懑。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人物是柯林斯先生,他也有自我的一套婚姻标准。他认为自身婚姻的目的是要在全教区树立良好的婚姻榜样,通过婚姻,个人的生活会更加幸福,家庭中的各个成员都能够各得其所,幸福美满。不计较婚姻对象的家境,只需要女方能够温柔贤惠,做好妻子的本分工作。可是在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心中,婚姻的标准是截然不同的。表现非常明显的情况是当伊丽莎白和其姐姐讨论婚姻时,她强调婚姻来源于爱情,只有相爱的双方才能在婚姻中获得幸福。排除这一因素的婚姻都是不幸福的。这种截然相反的婚姻观和柯林斯的婚姻观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导致二人在谈话中针锋相对。这也是这部电影情节魅力和语言魅力的所在。

第三,语言情境导致交际失误。任何一种交际过程都需要通过语言来实现,不管这种语言采取的何种形式。有了语言,人类才能在交际中社会化和类型化。社会团体的形成以及个体的形成都是由语言推动的。[7]著名的功能语法学家韩礼德认为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话语的功能会发生变化。交际失误现象的出现就在于此。语言情境的交际过程中如果说话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信息缺失或错误会造成听话人理解上的偏差,从而造成交际过程中不愉快的结果。影片中达西先生的妹妹凯瑟琳小姐和伊丽莎白的语言冲突很好地例证了这一点。当晚凯瑟琳来到女主人公家向其问话,在剑拔弩张的语言情境中,二人的对话显著地体现出了说话人和听话人对信息不同的加工所采取的不同反应。在谈到与语言有关但是非语言情境时,影片当中也有大量的片段。例如,当简因骑马淋雨生病在宾格莱先生家中养病时,伊丽莎白来探望时有这样的一段小插曲: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还有宾格莱小姐的谈话被二人取笑,虽然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动作和神情都起到了类似的交际效果。她上马车时达西先生用手扶着她时;妹妹莉迪亚结婚后指责餐桌上姐姐伊丽莎白行为不当时,这些都属于非语言交际,但是都属于同样的语言情境,其交际效果和语言交际差不多。

第四,其他因素导致交际失误。本文上述部分已经讨论了性别差异、心理因素以及语言情境因素会导致交际过程中的失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开始之前都有自己定型的交际规则和文化规范,有时候在交际中这种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预知的,也就是交际方往往不自觉地应用了这些规则,遵循了某种交际规范。这样,如果交际双方在交际之初即存在某种对立,那么在无意识地使用自身的交际规则时就会产生交际失误。[8]通俗来讲,人们在交际的无意识中,如果对方违反了某些规则,自身会进行语用迁移,造成交际干扰,导致对交际对象产生较为强烈的反感。通常情况下,交际过程中的双方往往不会考虑说话的方式,而更多地关注交际的内容,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说话内容按照自己的规则进行推理,很容易导向错误。在某些情况,交际双方可能关注了交际内容,又关注了交际的方式,但仍然会产生交际失误,这是交际一方本身的态度造成无意识的交际失误。影片中伊丽莎白与男主人公达西先生初次见面时,她认为达西先生的冷淡是傲慢的表现,可是事实上达西先生本身的性格就是如此。再比如达西先生在评价伊丽莎白的外貌时无意被其听到,从而造成两人的隔阂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无意识的交际方式转化成了有意识的交际,难免会产生交际失误。但是,乐观来讲,虽然交际过程会出现交际失误,但是跨文化交际并不是无章可循的,它也有一定的交际规则。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如果遵守这些规则,会有效地降低交际失误。[9]

三、实现交际重识的条件

1.遵循交际规则

表面上交际活动是随机的,无意识的,实际上交际活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无论交际双方的内容多么复杂,都能够在交际活动中找到双方的共识。只要交际双方能够在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交际规则的应用,利用其来解释交际对象的行为,就可以有效地预测交际的趋势,从而把控好交际过程。[10]具体来说,交际要实现充分的有效性,交际双方需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其规范进行思考,理解某种交际规则所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够正确地对交际过程进行预测。如果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意识到交际的走向可能出现偏差,此时可以及时地分析错误的根源,将交际走向引导向正确的方向。[11]所以,遵循交际规则最基本的一个条件是对交际对象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规范进行充分的了解。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很好地例证了这一点。当女主人公被要求演奏钢琴时,有人向伊丽莎白询问达西先生在乡间舞会上的表现,她是这样回答的:在男士不多的时候,达西先生没有邀请女士跳舞。随后达西先生向女主人公解释说他不适应和陌生的女士交谈。从而伊丽莎白能够有机会向达西先生建议通过练习可以改变这一状况。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时机恰当,交际双方通过合适的解释能够增强双方的理解,提高交际对象的认可度。最后,通过不断的理解和交际,达西先生终于成功地向伊丽莎白表明心迹并获得了认可。再举一个例子,当伊丽莎白和达西由于士兵魏克翰的挑拨和无赖行径而产生误解时,达西先生通过写信的方式向伊丽莎白解释了整个事情的始末,终于让女主人公意识到自己因为偏见而一直误会了达西先生。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交际双方可以通过解释和了解来帮助交际过程走向正确的方向。影片的后面部分中,蛮横的凯瑟琳夫人要求女主人公断绝和达西先生的交往,但是被拒绝。达西先生知道这件事后,通过真诚的表达和得体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从而成功地实现了交际活动。在交际过程中,只有交际双方对彼此有足够的理解和体谅,才能有效地预测交际活动的走向,实现有效的交际活动。[12]

2.了解交际对象

交际过程中的对象不是单方面的,如果能够充分地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会有效地预测交际行为,实现更好的交际。[13]任何一个交际对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属性,处于同一文化因素的群体能够获得普遍的认可。因此,不同文化因素下产生的交际群体会有不同的交际规则,其适应性因此也会随着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影片《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先生本身所处的文化环境促使其主要的交流方式是写信。当他获悉伊丽莎白谈到诗歌不仅可以化解尴尬的场面,还能够熄灭爱情的火焰时,他感到非常的不解。此时他继续询问如何增强双方的理解和感情时,女主人公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跳舞。这让达西先生瞠目结舌,因为他打心底不喜欢跳舞这种交际方式。此时达西先生开始对自己的交际方式产生了反思,并发现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某些吸引人的特质。由此可以看出,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会与情境相适应,如果能够有合适的话题来导入,辅以正确的语言和态度,[14]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交际对象认为对方存在傲慢或者偏见的现象,调整自己的认识。语用原则的应用需要以文化因素为基础,当交际双方取得文化认同时,交际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跨文化交际才能顺利地实现。

3.调整交际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著名的语言学家奥斯丁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即言语行为理论。[15]他认为,语言的传输过程是一个"翻译"的过程,在对语言进行解码时,需要应用解释规则。而此种规则存在于解码者自身当中。解码者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中对语言进行解释和评价。不同心理因素的解码者对语言的解释是不同的,从而交际失误也会由此而生。如果不加以解决,交际者的语用规则会把交际内容和方式解码成错误的解释,进一步影响其对交际对象品格的判断,这样会更加恶化交际的失误,造成不良的交际后果。[16]电影《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因为姐姐简和宾格莱先生的事情而将其归罪于达西先生,认为达西先生从中作梗,破坏了二者的爱情。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伊丽莎白都对达西先生存在很强的偏见。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交际双方所持的价值观不同,会导致对某一事物的评价也不同,在交际过程中如果将其扩大化,会反应到交际双方的情感和态度上,从而导致交际活动的失误。另外举一个正面的例子。有一个片段讲的是达西先生为了维护班纳特家人的声誉,自己主动拿出大笔钱财来掩盖莉迪亚的私奔事件,但是整个过程中都没有透露自己的所作所为。最后伊丽莎白得知是达西先生暗中帮的忙,改变了其对达西先生的看法,并且通过这件事逐渐反思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即从一开始她就对达西先生产生了偏见,而这一偏见对他们以后的交往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伊丽莎白对达西先生态度的变化体现出心态调整的过程,在不断的交流和了解中,对心理因素掌握越好,交际过程就越顺畅。

四、结语

本文首先对跨文化交际进行了理论层面的阐释,指出跨文化交际不仅存在于不同文化间,也存在于同一文化内部不同个体之间。其次,指出了交际失误的表现和原因,最后提出了实现交际重识的条件。虽然个体处于同一文化背景下,但是社会因素和语言差异仍然会提出跨文化交际的命题。但是需要注意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相比此种差异是较为微妙的和难以辨认的,需要在交际过程中仔细地思考,否则交际双方会在无意识中出现交际失误而影响交际活动的实效性。解决交际失误的难题,需要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失误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反思,找到交际活动的规律和交际双方的共性。为此,第一要遵循交际规则,第二要了解交际对象,第三要调整交际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总体来说,交际活动中双方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化差异采取包容的态度,敏锐地觉察交际活动的走向,正确地预测交际结果,给予交际对象更多的关注和了解,双方在交际中努力达成共识,减少交际失误。

参考文献:

[1]Vogt,W.P.ToleranceandEducation:LearningtoLivewithDiversityandDifference[M].London:SagePublications,20008.

[2]Bennett,M.J.BasicConcepts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SelectedReadings[M].Yarmouth,Maine:InterculturalPress,1998.

[3]Chen,Guo-ming&Starosta;,WilliamJ.Foundations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M].Boston:Allyn&Bacon;,1998.

[4]Good,David.Pragmaticsandpresence[J].AIandSociety,1996(10).

[5]Jandt,FredE.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nIntroduction[M].London:SagePublicationsLtd.,1998.

[6]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7]彭慧.Pragmatic Failur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Teaching[D].合肥:安徽大学,2003.

[8]宋元源.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中美差异[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2).

[9]王茜.跨文化交际中常见汉语话语标记语使用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12).

[10]沈岚.交际中的性别差异与跨性别交际失误[J].成都大学学报,2006(05).

[11]沈志法,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研究综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05).

[12]肖云萍.了解文化差异、避免语用失误[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04).

[13]杨春辉,王飞.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04).

[14]陈红梅.跨文化交际中误解之管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0).

[15]李真.跨文化交际中称赞语的特点及语言表达模式[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03).

[16]单敏.跨文化语境要素及其在交际中的运作过程[J].长沙: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傲慢与偏见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跨文化传播学理与实践的全景展现
简笔画在培养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使用策略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傲慢与偏见》中语言特色分析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