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人际关系的特征及其生产逻辑

2016-06-06刘邦

现代交际 2016年1期
关键词:断裂动力机制人际关系

刘邦

[摘要]现代化使得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社会转变,人际关系由习俗型信任转为契约型信任。当我们期望合作型信任到来时,现代性却出现了“断裂”,人际关系在其影响下呈现出断裂性生产。这种生产有其独特的逻辑,即时空矛盾逻辑、抽离化(脱域)入侵逻辑和弱反思性逻辑,并可能引致更大的风险。以反思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发挥国家的监督导向功能和个人反思再创能力可以避免这种风险,使人际关系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人际关系 断裂 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043-03

人际关系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主题,按已有研究可归为两个传统。一是由林南教授开启的资本化关系及网络分析传统,即通过收集客观数据,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另一个是以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对社会关系进行分析的本土传统,这一传统所开创的研究大部分是人文主义的,人际互动被看作差序结构与行动逻辑的组合。[1]这两种传统对分析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不断推进,社会转型明显。人际关系凸显理性化,凭借“差序格局”很难把握人们之间的关系。网络分析传统认为现代化使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这种陌生人社会逐渐发展出网络式结构,人际关系由习俗型信任转变为契约型信任,并朝着“自由稠密的人际关系”即合作型信任发展。当我们在现代陌生人社会中渴望合作型信任的曙光时,现代性的发展如吉登斯所说的出现了“断裂”,现代人际关系也在这种断裂的引致下出现了不同的特点。笔者既作为观察者,也作为人际关系的构造者,希望在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分析的引导下理解当前社会的人际关系,从而揭示现代人际关系再生产的逻辑,这显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理论分析框架

(一)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动力机制分析的主要观点

1.现代性的断裂。现代性是社会生活或组织形式,并且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现代性的发展,并没有达到社会发展渐进模式中的至高点,相反,它是一种与以前的社会秩序具有巨大差异的社会,是一种现代性的断裂。[2]

2.现代性动力机制。在现代性断裂的基础上,吉登斯分析了现代性的动力机制,他认为“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派生于时空分离和它们的重新组合,这种重新组合导致了社会体系的脱域,并且通过影响个体和团体行动知识的不断输入对社会关系进行反思性定序与再定序”[3],具体可从三个方面解释:

(1)时空分离。吉登斯以机械钟的发明为例,认为“时空分离及其标准化了的、‘虚化的尺度的形成,凿通了社会活动与其‘嵌入到在场情境特殊性的关节点,被脱域的制度扩展了时空延伸范围,这些制度依赖于时空的相互协调,开启了变迁的多种可能性”,[4]因而给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特有的、全新的动力机制与建构框架。

(2)抽离化(脱域)。脱域指“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5]。脱域的机制包括象征标志与专家系统。前者作为交流媒介,将符号、信息从特定的时空抽离出来并传递;后者则是将社会关系从具体情景中分离出来。

(3)现代性的反思性。“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思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之中,即: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这些实践本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特征。”[6]现代性反思性有国家反思性监控和自身反思性监控两方面含义。

(二)分析框架

笔者融合“差序格局”和网络分析两种视角,并以吉登斯“现代性的断裂”的动力机制为基础,类比提出“人际关系的断裂”这一概念,融入贝克关于风险社会的“反思再创的现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概念,类比分析了现代人际关系的动力机制,从而构建了人际关系分析框架的理想模型。

该理想模型以“断裂的人际关系”为切入点,引入时空分离、抽离化和反思性动力机制分析现代人际关系的扩张逻辑,通过反思再创达到创造性自我毁灭,这种毁灭不是破坏其基础,而是主动地自我更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当这种创造与吉登斯预想的至高点不谋而合时,现代人际关系也将向“自由稠密的人际关系”即合作型信任方向推进。

二、现代人际关系的特征

现代人际关系并没有达到社会发展渐进模式要求的至高点,而是一种与之前有着巨大差异的状态,即人际关系的断裂,以公交车为例进行分析。

(一)人际间冷漠乃至冲突增加

现代化使人变得日益自主,一方面个人能力极大地得到提高,对语言驾驭呈现出更加游刃有余,另一方面他们变得沉默。在公交车上,你很少看到不相干的人能愉快地进行交谈。人们似乎都建立了防御机制来保持自己的个性,一旦有人试图入侵这种防备,紧张乃至冲突的情况就难以避免地上演,这也构成了公交车上人际关系的常态。

案例:2014年9月26日早上,810路公交车上有一个老弱病残孕座空着。某站上来一对母女,上车后妈妈将孩子放下说:“那边有个座位。”自己就掏钱投币去了,不料就在女孩要到达该座位时,一起上车的大妈突然坐上了这个位子。小女孩望着妈妈道:“妈妈,没位子了。”紧接着就因车身的晃动摔倒在大妈身边,小嘴一瘪地哭起来。大妈却一脸漠然,其他乘客也没有作声,都默默看着,觉得跟自己没有丝毫的关系。之后也观察到许多类似的事情,大多数人都是当作没看见或者假装睡觉,特别是在入冬后,这种现象更明显。

(二)人际间交流缺失或被阻断

社会离不开人际间的交流,但公交车像屏蔽仪一样,阻隔了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他们要么不闻外事,只达目的地,要么担心别人把自己当作另类欲言却止。公交车上,人们宁愿借助现代化的交流工具也不用与生俱来的话语能力进行交流,似乎开口就会遭排挤。如此循环,公共话语领域不断被消解,极富个性的话语领域开始肆意扩展,社会愈是发展,这种个性话语对人际沟通的阻力就愈加大,人际沟通的可能性就愈小。

但是,相较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这种微博上的交流依然是不完整的、存在着假象的交流方式。由于其本身存在着非现实性,而当今社会网络言论信息方面的控制又存在着诸多不完善,所以人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畅所欲言,而这种畅所欲言一旦上升到极端方面,就容易造成不实信息的发布甚至继而上升到造谣诽谤散布无责任言论等一系列违法现象。同时,由于网络区域的广阔性,虚拟形象的生成也就显得愈加轻易。更由于其往往具有完美性,人们对虚拟形象的热爱有时甚至超过了对现实生活中本体形象的热爱。这就造成了许多人往往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我而更热衷于以网络上虚拟的“我”的形态与他人进行交流。人对自我的定义逐渐模糊,对现实生活中的本我和网络上虚拟的“我”无法生成准确清晰的辨认。久而久之,社会中原本的、健全的交往模式就会丧失,人类间现实交流障碍也会随之形成。

三、QQ与微信

QQ软件出品于深圳腾讯计算机通讯公司,是该公司于1999年2月11日发布的一款免费的基于Internet终端基础上的即时通信软件,而微信软件同样源于腾讯公司,它出品于2011年1月21日,其主要应用于智能网络终端,能达到免费为用户提供即时通讯的效果。在这两种软件平台中,用户可以通过发布信息、文字、图画、视频等多种方式与他人进行联络,同时也可以通过朋友圈、QQ空间等多维方式分享自身日常并与其他用户进行相关交流。

(一)三维理论的建立与打破

著名社会学家舒茨在1958年曾发表过有关人际关系交往的三维理论,他认为人类个体间在人际交往的活动中必须满足包容、支配和情感这三种需要。而这三种需要也是构成人际交往的最基本部分。[5]

所谓包容需要,即是指个体主动与人接触交流,意图融入社会、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和人与人之间建立相互需要的某种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人与人之间缺少适当的、合理的交往容量,就会使他们拒绝与他人产生相互关系,从而导致了低社会行为的产生。

而支配需要,即是指个体间产生的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在正常的环境中,个体间会形成既可以服从支配但有时也可以支配他人的民主性性格,而当支配需要不能正常发展的时候,就会导致了个体性格的缺失,或极度抗拒别人的支配,或一味地依赖或顺从他人,无法产生健康的、独立的自主人格。

最后的情感需要,本质来讲就是一种爱的需要。在人类关系或社会生活中,爱的需要是支持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支柱之一。所以,情感需要也就是一种需要别人关爱以及主动关爱别人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无法得到充分满足时,他们就会对日常的交往相处产生一定的隔膜。即使并不会影响他们表面上与人的沟通交流,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却仍然会对交流沟通产生距离感和生疏感,从而影响个体的社会活动的进行。

由此观之,三维理论对人的日常交流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个体在现实生活的交流上,大部分也有意或无意地遵循三维理论进行运行。但在微信、QQ等新媒体出现后,三维理论却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尤其是在情感需要的方面。新媒体所能提供的情感需要较之于日常交流无疑少之又少。原本通过语言、肢体、动作、深情所能进行的整体情感需要的表达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文字、声音或图片的交流,这就使交流的情感需要成分被大大弱化。同时,由于QQ、微信等软件还具有非固定、无长时间交流的弊端,也成为了其影响情感需要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虚拟世界的固有性质,交流内容和交流身份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即使人与人之间在网络上形成了一定的交流和沟通,但这种交流却依然无法维持很久的时间。

(三) 交际内容无法体现个体存在价值

实现个体间的人际交往,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因素。

1.情感间的相互认同。个体间心理距离的变化,往往随着认同度的加深或减少也随之不断变化。

2.情感内容的接近。所谓情感内容的接近,其实质是指能驱使个体进行交流、合作、沟通的结合性情感的接近。情感内容愈加相近,促进个体间相容的相像性也就越好。

3.行为举止间的近似。也就是说,当人与人之间的举止活动、角色地位都无比近似时,人际交往的融合性也能够随之达到顶峰。

由此可见,人际交往的过程需要满足诸多因素方可成立。而在QQ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中,人际交往的“限制度”却被大大降低,“朋友圈”“QQ空间”等具有以下几个特质,一是交往空间的随意性,因为其不具备交往中的时空感和地域性,人们在该类平台上可以进行随时的、随地的交流,于是,交往的即时性和当下性也就随之大幅度地降低,二是交往话题的无限制性,由于其是虚拟平台,所以交往话题并不需要对社会的依赖性,其可以脱离于社会而作为单独存在的主体。三是交往主体的模糊性,在网络中,交往主体有时与现实中的本体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重叠,更由于主体存在着虚拟化的现象,也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主体形象。如果我们将虚拟交流和现实生活中个体间的交流相对比,不难得出结论:微信、QQ等交流平台实际上是一个将人际交往中的时空、距离、情感等各类情景与主体进行分解和剥离的一个过程。而当这些原本重要的因素被剥离,网络交往平台所能提供的交往“引线”也只剩下了话题这一个要素。但同时,这因为“话题”成了网络交流中作为主导位置的因素,这也使得作为原本的交往主体的“我”显得更加模糊化和朦胧化,换句话说,该类网络平台只需要话题的相契合便能够交流,并不需要原本的交往主体也就是“我”发挥任何作用。交往内容的过于侧重也使得交往主体无法实现其存在的价值,即便是由主体所进行的一系列主观交流过程,但主体的价值在其中所能体现的确是微乎其微,就人类的交往目的和交往历史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倒退的行径,更是一种近乎于舍本逐末的交往方式。

四、结语

人们的交际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因为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人们之所以进行人际交往,是为了实现自我、扩展自我和塑造自我,本质上是为了大家真正了解自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人们的人际交往因为简化信息索取、话题意义凸显、情感表达国语符号化、自我表露太过分、新媒体表现方式等因素而受到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并且这些影响是非常有意识性的、观念性和深层次性的。

参考文献:

[1] 董肖,李晓伟.人际冷漠:试论新媒体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J].科技传播,2014(24):155-156.

[2]黄瑜.“人际冷漠”的伦理困境——“道德认同”的现代性难题与应对[J].道德与文明,2013(06):17-21.

[3]刘国云.道德祛魅:伦理学维度下的人际冷漠问题[J].思想战线,2012(01):52-56.

[4]张博.大学生道德冷漠现象的伦理分析——以大学生道德冷漠者为中心[D].武汉纺织大学,2014:11-41.

[5]葛万峰,田乐乐,朱光.大学生人际关系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01-105.

责任编辑:杨国栋

(三)弱反思性逻辑

反思性是人们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再审视,是对自身行为意义的再思考,它包括国家和自身的反思性监督两方面的含义。然而“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对中国人人格特质进行理论的再探索,可以凝练出爱面子、重人情、向善、重才干与尚和五个中心特质”[8],这些显然阻碍了国人反思能力的提高。人际关系断裂性不能形成反馈的回路机制,人际关系便获得了一种公允性:一方面,国家不会拘泥于这种微观人际关系的断裂,它完全会自信于地域空间的广阔、现代性技术对公共空间的再分割以及对人口的控制政策而产生的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在现代快餐化的互动中,主体也不会因为自己人际关系的断裂而反思以求人际关系的连贯。在这种逻辑下,人际关系风险性断裂扩张存在某种合理性。

遵循上述的逻辑发展下去,现代人际关系似乎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首先,按时空矛盾逻辑发展,公交车内断裂的人际关系会呈现异化、分裂状况;其次,在抽离化入侵逻辑引致下理性的人际算计将会是常态,人们被金钱和权力殖民,沟通理性越来越被阻断,并且这种矛盾使得所有人归于一种形式平等;最后,弱反思性逻辑在上面两种逻辑的风险发展下不仅无能无力,反而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在弱反思的中国,人际关系的断裂性风险会愈发严重,而这也是改变人际关系的突破口。

四、结语

对以公交车为典型的现代人际关系必须进行理性思考,尽管现代人际关系并非全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但转型期的中国确实理性化迅速,这种理性化又与传统因素和人们尚未进化的价值理念高度吻合,成为人们走向合作型信任的障碍。笔者希望通过公交车内人际关系折射的现象分析现代断裂人际关系的生产逻辑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性后果,从而促成反思,以使现代人际关系的断裂不至于朝着深入的风险扩张,同时笔者认为中国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必须植根中国的文化传统,注入现代因素,以反思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发挥国家监督导向功能和个人反思再创能力。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转型期人际关系重蹈西方现代化进程的覆辙,使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在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的同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康之.“熟人”与“陌生人”的人际关系比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02).

[2]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395-396.

[3]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14.

[4]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17.

[5]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18.

[6]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32.

[7]任敏.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类型及其互动逻辑——试谈“差序格局”模型的扩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8]冯大彪,奚彦辉.中国人人格特质的理论探索与哲学反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断裂动力机制人际关系
浅谈弥合城市断裂带的可实施性意见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马蹄环断裂故障的分析与探讨
青海省门源县红沟铜矿矿体特征及成矿控矿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