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谈书法
2016-06-06林散之
林散之
林散之谈书法
LIN SAN ZHI TAN SHU FA
林散之
胜读十年书
林散之草书《太湖纪游》
林散之《感赋》
林散之《罗浮图书》八言联
一、谈品格
要踏实,不要好高骛远,要多读书。
待人以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吹,不要作假,要戒骄戒躁。
与朋友交必能尽言,扬善改过,不能如此,只好避之,不与同恶也。
学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
学问不问大小,要学点东西,不要作假,要在实践中体会,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有体会,受益。
做学问要踏实,不为虚名,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于应酬,要学点真东西。
不要学名于一时,要能站得住,要站几百年不朽才行。若徒慕虚名,功夫一点没有,虚名几十年云烟过去了。
搞艺术是为了做学人,学做人。
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
做学人,其目的在于运用和利人。
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海啸怒于侧而不变声。有创见,不动摇,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谈艺术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探索人生。
做学人还是为了做真人。
艺术家必须是专同假、丑、恶作对的真人,离开真、善、美便是水月镜花。
二、谈门径
陈慎之问:为什么日本人写得这么好?
学得高,非晋唐法帖不写,所以不俗,法乎上也。
先写楷书,次写行书,最后才能写草书。
写字要从唐碑入手,推向魏汉;再从汉魏回到唐。
宜学六朝碑版,继学二王,再进而入汉魏,其气自入古不俗。草书宜学大王《十七帖》精印本,行书宜学僧怀仁《集圣教序》,有步可循,自然入古不俗矣。
学近代人,学唐宋元明清字为适用。
唐宋人字,一代一面貌,各家各面貌。他们一个也不写汉隶,因为用不上,练练笔力是可以的。但要先学楷、行。
李邕说:“学我者死,叛我者生。”要从米(芾)、王觉斯追上去。
欧阳修青年时代诗、文、书、画样样学。有人说你这样不精一项是不行的。于是,他便专攻诗、文,成了大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都精。因此,学要专一。
怀素在木板上练字,把板写穿了,可见苦练的程度。也因为这样,千百年不倒。
多种帖多写一些有好处,但要化为自己的字体。怀素就是写他的草书,赵孟是行书,苏、米也就是那么两种行书体,而不是正、草、隶、篆样样精通。
真学问是苦练出来的,做不得假。可用淡墨汁或水多写写,手腕活。
学写字,二三十岁就要学会笔法。字写得不好,是功夫问题,首先是方法要对,方向要对。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会提高。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气,看到草书神气,一开始学字就潦草。不知草书是经过多少年甘苦得来的,要在规矩中下苦功夫才是正道。
向唐宋人学,一代有一代的面目。汉碑,晋人就不学了,练功夫是可以的;楷书学宋人的就很好,楷书是很难的,学好不容易。
书法很玄妙,不懂古人笔墨,难以成名。
董其昌书不正为正,气足,难学。从米(芾)、王觉斯追上去,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从工整出。
定时、定量、定帖。
最好每天早晨写寸楷二百五十个,临摹柳公权《玄秘塔》,先要写得像,时间最少三年,因为这是基础。
写字,一定要研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空,先悬腕而后悬肘;临帖要先像后不像,先无我后有我,先熟后生,有静有动,意在笔先,抱得紧放得开。日久天长,就能达到瓜熟蒂落、熟能生巧的境界。——与范汝寅谈
要近学古之贤者,他们成名不是偶然,实有独到之处。总之先学一家,不宜学时人,不宜学近代人。——与张尔宾谈
写字并无秘诀,否则书家之子定是大书家。事实上是很多人重复父辈,由于太趋于保守,修养差,有形无神。
一般人习字,先正楷,再行草,而后篆隶。
先得笔力,继则退火气,使气魄遒劲而纯。
下笔硬的人可习虞世南、米南宫、赵孟。不宜学欧字,免得流于僵板。
有人开头便学草书,不对。
用功学隶书,其次学行草,唐人楷书亦可。
书法亦可以从魏晋六朝入手,先用方笔习《爨龙颜碑》,小字兼学《乐毅论》《黄庭经》,严整不苟。再入唐人,写柳公权《破邪阵》。可以多读几家帖,有所选择。
先赵,再米,上溯二王,也是一条路。
听老师讲课,要以食指划自己膝头,使腕部灵动不僵,久之也是一门功夫。
可以写行书练腕力,笔画要交代清楚,一丝不苟,不能滑俗。写张纸条子也不能马马虎虎,滑不可救药。
天天练是必要的。但要认真不苟。从前杂货铺管账的一天写到晚,不是练字。
人无万能,不可能样样好。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不能见异思迁,要见一行爱一行。
学好一门就不容易!
怀素只以草书闻名。
东坡学颜,妙在能出,能变,他只写行、楷;米南宫未必不会写篆隶,但只写行,草也不多;沈尹默工一体而成名。
得古人一二种名帖,锲而不舍,可望成功。
欧阳公大才,诗、文、书、画皆通,后遵友人劝告,专攻诗文,以文为主,后成为八大家之一。
涉猎过广,一行不精,也难有成就。王夫之说:“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对碑帖看不进去的人,肯定学不进去。
小孩子学书,要先由楷入行,由行入草,打好基础。否则钉头鼠尾,诸病丛生,要改也就难了。
学楷书之后,应由楷入行,不能一步就入草书。不然,易于狂怪失理,钉头鼠尾,诸病丛生。
范培开先生可惜没有走这条路,学唐碑之后就攻草书。当时就有识者评他太狂,太怪了。一步之差,终身不返,可惜!可惜!
三、谈工具
旧纸。纸不独质量好,又要陈纸,几十年。
厚纸用墨要带水;薄纸、皮纸要用焦墨写。
紫毫写不出刚字来,羊毫才写得出来。
上海有位书法家说,他不喜欢用羊毫,更不喜欢用长毫。他真是外行话,不知古人已说过,欲想写硬字,必用软毫,唯软毫才能写硬字。可惜他不懂这个道理。
论用笔之道,笪重光专论此事,软毫才能写硬字,见笪重光《书筌》。
有人以短狼毫笔写寸余大字,这样写上六十年也不出功夫。
要用长锋羊毫。
软毫才能写硬字,硬笔不能写硬字,宋四家、明清大家都用软毫。
予曾用长锋羊毫,柔韧有弹性,杆很长,周旋余地广,特命名为“鹤颈”、“长颈鹿”,不意笔厂仿造甚多,用者不乏其人。
墨要古陈轻香,褪尽火气者为上。
松紫微带紫色,宜作书。
砚以端石为佳,上品者作紫马肝色,晶莹如玉,有眼如带。
歙砚多青黑色,有金星、眉纹、帚纹以分次第。金星玉眼为石之结晶,沉水观之,清晰可见。
端、歙两种砚材都在南方而盛行全国,在北方洮河砚材亦很名贵。洮河绿石绿如蓝,润如玉,绝不易得。此石产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一带。洮河绿必是碧绿之上现蓝色,备有蕉叶筋纹最为名贵。宋代文人对洮砚推崇备至,称赞最力。黄山谷赠张文潜诗道:“赠君洮绿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张和诗云:“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抗日战争时期,我得一碧桃小砚,十分可爱,因之题一绝句,铭刻其上:“小滴酸留千岁桃,大荒苦落三生石。凄凉曼倩不归来,野色深深出寸碧。”
古砚扪之细润,磨墨如釜中熬油,写在纸或绢上光润生色。其形多长方、长圆。正方形两片相合者叫墨海。
古人藏砚,多有铭文或跋语,刻工以朴素、大方、高雅、古拙而见重艺林,小巧、匠艺、雕琢伤神,会委屈好面料。纪晓岚铭其砚曰:“天然一石,越雕越俗。”是有感而发。
四、谈笔法
功夫须在用笔,画之中间要下功夫,不看两头看中间,笔要能留。
握笔不可太紧,要虚灵。
写大字要用臂力,不能光用腕力。用臂力才能力透纸背,这是真力。
写字时手不能抬得太高,也不能拖在下面,要上到下一样平,这叫平肘。
还要虚腕,虚腕才能使手中的笔自由转动,随心所欲。骨血肉就在其中了。
王铎用干笔蘸重墨写,一笔写十一个字,别人这样就没有办法写了,所谓入木三分就是指此。
把墨放上去,极浓与极干的放在一起就好看,没得墨,里面起丝丝,枯笔感到润。墨深了,反而枯。枯不是墨浓墨淡。——与陈慎之谈
笪重光论用墨:磨墨欲浓,破水写之方润。——与魏之祯、熊百之等谈
厚纸用墨要带水,薄纸、皮纸要用焦墨写。
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中巧。
会用墨就圆,笔画很细也是圆的,是中锋。
用墨要能润而黑。用墨用得熟不容易。
笪重光:“磨墨欲熟,破水写之则活。”熟,就是磨得很浓。然后蘸水写,就活了。光用浓墨,把笔裹住了,甩不开。——与庄希祖谈
早年闻张栗庵师说:“字之黑大方圆者为枯,而干瘦遒挺者为润。”误以为是说反话,七十岁后,我才领悟看字着重精神,墨重笔圆而乏神气,得不谓之枯耶?墨淡而笔干,神旺气足,一片浑茫,能不谓之润乎?
“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不可仅从形式上去判断。
墨有焦墨、浓墨、淡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渍水,深浅干润,变化无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墨要熟,熟中生。磨墨欲熟,破之用水则润。惜墨如金,泼墨如沈,路子要正,切勿邪途。
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
笔是骨,墨是肉,水是血。
五、谈墨法
写字要有墨法。浓墨、淡墨、枯墨都要有,字“枯”不是墨浓墨少的问题。
多搞墨是死的,要惜墨如金。
怀素能于无墨中求笔,在枯墨中写出润来,筋
云端
辽宁省书协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2016年3月8日,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沈阳辽宁大厦召开。大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和主席团,125名代表当选辽宁省第六届书协理事。胡崇炜当选主席,新一届主席团聘请聂成文、王丹为名誉主席。此次大会得到辽宁省委宣传部和辽宁省文联领导的亲切关怀,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范卫平到会并做重要讲话。
张红春诗歌书法《雪漱集》出版
近日,书法家张红春女士的《雪漱集—张红春诗词书法作品新辑》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首发研讨会上,陕西省书画界、文化界专家、学者以及陕西师范大学党委、陕西师范大学书画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等对该书的出版面世表示祝贺的同时给予了较高评价。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张红春女士在书法上以魏晋行草书为根基,功力扎实,清灵萧散;在诗歌创作上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尝试和突破,心中有诗情,笔下有诗怀,较好地呈现出对当下的艺术生活状态和一个书法家深沉和广阔的文化情怀和对人生的文化自信自觉。
纪念鲁迅逝世八十周年美术展
2016年3月8日,由中国美术馆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只研朱墨作春山——纪念鲁迅逝世八十周年美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该展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力作,集中呈现了鲁迅的思想历程及其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深刻影响。展览共展出文物和美术作品二百余件,不仅展出了中国美术馆馆藏大量精品,也呈现出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鲁迅珍贵文物及生前收藏的中外美术精品。据悉展期将至5月22日,展览结束后将计划赴全国各地进行巡展。
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精品展
2016年3月8日,“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精品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特别遴选了三十八幅馆藏仕女画精品,以庆祝国际妇女节。仕女作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专门题材,在唐代中期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画科。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仕女画最为兴盛的时代。本次展览汇集了馆藏仕女画精品,时间跨度从清代中期至近现代,形式上立轴、屏条、手卷、团扇、折扇、册页皆有,技法则水墨写意、工笔设色以及浅绛、白描兼备,风格大致以工细秀淡为主,意境则以婉约娴静为尚。明清以来江南闺秀之美,于此可见一斑。
《书法研究》复刊专家座谈会
2016年3月18日,《书法研究》复刊专家座谈会在上海书画出版社举行。本次座谈会邀请了书学界一批重要的专家学者,堪称是老中青三代学人的代表。与会各位专家认为,《书法研究》有着优良的学术传统,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号召力与影响力,此次复刊要秉承这一优良传统,坚持《书法研究》的学术高度,加强学术期刊的审稿机制建设,加强与新老作者、读者的沟通联系,同时改革杂志运行方式,增强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中国古代体育印谱》出版
王本兴新著《中国古代体育印谱》日前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二百余方古代体育印章惟妙惟肖地展示了二千多年前古人竞技风采。古代体育图形印和其他古艺术品一样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所不同的是它不是什么鸿篇巨制,而是在方寸之内,甚至是在只有一二厘米的方圆之内,以惊人的艺术手段,从容不迫地刻画出各种各样的运动与活动。《中国古代体育印谱》收录的古代体育玺印大都是汉图形印,这些印章都是古代体育玺印不可多得的杰作、极为罕见的珍品。王本兴先生归纳整理成这一专题性课题,让读者细心地去欣赏、体味方寸之中的奥妙与乐趣,体味中华体育几千年绵延不息的精神。
“我的左手—朱新建”展
2016年3月16日,“我的左手—朱新建”展暨《朱新建全集》第一卷新书发布会在北京高更画廊举行。本次展览由高更画廊主办,郎绍君、刘骁纯、皮道坚、陈丹青、边平山、唐辉担任艺术顾问及编委,陈丹青为学术支持,由贾方舟担任学术主持及主编。本次展览经陈衍和董慧萍筹划两年之久,特别呈现了二十六幅朱新建先生重病之后的左手之作,故此展取名“我的左手”,这批绝笔之作也是首次亮相。尽管本次展出的不是朱新建鼎盛时期的作品,却是其最后的生命痕迹,更显稚拙率真的笔墨,传递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挚爱。
意与古会—陆家衡望七书法展
2016年3月11日,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苏州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昆山市委宣传部主办,苏州市书法家协会、昆山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昆山市文广新局、昆仑堂美术馆等承办的“意与古会—陆家衡望七书法展”暨作品集首发式在苏州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展出的作品均为作者近年来的新作,共七十件。以隶、行书为主,融古开今,彰显时代特色。展览期间,苏州美术馆特邀陆家衡先生为广大市民和书法爱好者主讲“意与古会—书法创作如是观”的公益讲座。
“勇者天放”何勇书法沪上展
2016年3月26日,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书法》杂志主办,宜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朵云轩、宜兴市书法院承办的“勇者天放”何勇书法沪上展在上海朵云轩朵云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呈现了何勇自2015年至今创作的六十余件作品,作品类型以行、草书为主,一并亮相的也有何勇与书法相结合的紫砂创作。面对众多获奖成就,何勇仍然坚持孜孜不倦地研写书法,并认为笔墨要随时代,对于以后书法上的变化,何勇表示,会一直研究书法,并通过长期艺术涵养的积累,融入更多优秀的书法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工作室教授团队作品展
由中国国家画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美术家协会、刘海粟美术馆主办的,以美术史论家、画家阮荣春教授为首的“林泉问道—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工作室教授团队作品展暨当代中国画学术与创作论坛”于2016年4月9日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新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阮荣春、顾平、程明震,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杨惠东,西安交大教授解安宁和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吕少卿等六人六十余幅国画作品。现场还汇聚了当代中国画学术与创作领域的张江舟、刘伟冬、徐建融、潘耀昌、任道斌、樊波、毛建波、王廷信、黄厚明、舒士俊、胡光华等十多位专家,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当代中国画学术与创作”的研讨。
陶涧生《道德经》书法作品展
2016年3月18日,“涧声潺潺”陶涧生《道德经》书法作品展在无锡苏珈美术馆开幕。陶涧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其行草书主要取法二王一路,用笔娴熟,书写流畅,秀美自然,形式多变,在创作中,将自己的笔墨语言打磨得清新自然,醇和雅正。《道德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此次展览以《道德经》为专题进行书法作品展,不仅是陶涧生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也是他书品、艺品、人品的和而归一。
兰亭寻绎—第三十二届兰亭书法节·兰亭论坛
2016年4月9日,农历三月初三,第三十二届“兰亭书法节”在“书法之乡”绍兴开幕。作为本次“兰亭书法节”的主体活动之一的“兰亭论坛”,是由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绍兴市文联、绍兴市旅游集团、兰亭书会联袂主办,并于书法节开幕的当天下午在兰亭书法博物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专家专题讲座与青年学者对话两个部分构成,既是书法界的高峰论坛,更是一场难得的书学研究、学术交流的平台。据悉此次论坛所邀六位专家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和分析问题视角,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讲述,满足了青年学者及广大书学爱好者“形而上”的探究。
甘中流新著《中国书法批评史》出版
甘中流新著《中国书法批评史》近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甘中流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该书凝结了作者十五年教学研究心得,以四十余万字的篇幅引领读者回顾追寻之路,重新发现和省思书法的意义。该书系统整理前人论书文献,将其按历史发展顺序分五编进行论述。每编前有“导引”通览全貌,后列章节分条缕析,系统全面,重点突出,表述精当。此书专辟“近代书法批评”一编,对张宗祥、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诸家书法批评进行解读,提供了一种观点和视角,为同类著作所罕见者。
“岭南风范·花开河南”系列大展
由河南省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主办的“岭南风范·花开河南”系列大展于2016年4月20日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展览总策划为许晓生。该系列大展包括“大家风范·方楚雄中国画大展”“艺道同行·方楚雄花鸟画教学”“静墨无声·当代岭南花鸟画工笔作品展”“墨间逸趣·当代岭南花鸟画写意作品展”“苍浑气格·黎柱成中国画作品展”。作为区域文化研究的一个课题,从美术方面看,广东地区也存在传统形态与现代形态并存、互为消长的格局,同样承载了中国艺术现代变革中所发生的有目共睹的变化。
“拟古·流变”赵社英书法展
2016年4月9日,又到三月三—“拟古·流变”赵社英书法作品展在平遥桐荫山房开展。本次展览由山西书法院、平遥县文化局主办,桐荫山房承办,是赵社英与古代书法经典对话的一次学术性展示,展览共展出赵社英近期所临古和创作的作品六十余件,形制多为尺牍、卷册之典雅小品,其拟古临作融古今之形制及时代审美于一身。通过本次展览所展出的作品,不仅可以看到赵社英在当代审美视阈下对晋唐传统经典的诠释和传承,而且呈现了其汲古出新、碑帖融合的艺术新境界。
周慧珺从艺六十周年书法作品展开幕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主办,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承办,“周慧珺从艺六十周年书法作品展暨周慧珺书法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4月16日在上海市文联展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精选了周慧珺先生从艺六十周年来的作品百余件,反映了周慧珺先生不同时期的书法创作风貌。开幕式上,《周慧珺从艺六十周年书法作品集》《周慧珺书法学术研究论文集》《周慧珺从艺六十周年书法作品展纪念卡》也同时首发。周慧珺书法学术研讨会也于当日下午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
一元复始—李一书法展
一元复始—李一书法展于2016年4月23日在山东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山东美术馆、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画院、《美术》杂志社、《美术观察》杂志社承办。此次展览是书法家李一先生离开家乡齐鲁大地,在北京寓居近三十年来的一次大型回乡汇报展,即将迈入耳顺之年的李一先生把这次展览看作是自己艺术历程的一个新的起点,因此命名为“一元复始”。展览展出作品百余幅,内容涉及序文题跋、诗词联语、论书绝句三个部分,也包括作者近年来创作的部分绘画作品。
墨守传统·光华书艺—刘锁祥书法展览
2016年4月17日,由晋宝斋主办、双塔美术馆协办的“墨守传统·光华书艺—刘锁祥书法展”在山西晋宝斋开幕。此次展览“秉承古典笔法,抒写自家情怀”,共展出刘锁祥近年来创作的精品五十余幅,形式多样,有斗方、中堂、对联、条屏,也有小品、扇面、手卷。书体丰富,篆隶旷达高古,行草流畅自然,楷书沉稳质朴,小楷端庄典雅。内容以自作诗词联句为代表,其中既有对老一辈书法家的祝寿诗文,也有阅读典籍的读书心得、游历各地名胜的感悟,无不浸淫着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对当下社会的关切。
第二届魏碑圣地·全国魏碑书法大赛暨魏碑书法论坛
2016年4月18日,由河南省文联、洛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洛阳市文联、偃师市人民政府承办张海书法艺术馆、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委会、河南张海书法发展基金会、当代书法篆刻院、当代书法网协办的第二届魏碑圣地·全国魏碑书法大赛暨魏碑书法论坛颁奖仪式和相关活动在洛阳举行。颁奖典礼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第二届魏碑圣地·全国魏碑书法大赛作品展与张海书法艺术馆馆藏展,并在洛阳牡丹书画院举行“魏碑书法论坛”研讨活动。
《梧轩述怀:朱万章书画题跋集》出版
由徐邦达艺术馆编,长城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梧轩述怀:朱万章书画题跋集》近日出版发行,该书收录美术史学者、书画鉴定家朱万章自2013年以来创作的书画三十件,多为朱万章题跋绘画之作,既有抄录前人画论、诗句,也有针对美术现象、创作心得所自拟的论画语录。除图录外,本书还收录美术史论家薛永年、梁江及艺术家许钦松、卢延光、李劲堃等人的评论文章,并选刊了朱万章撰写的《老朱说葫》《文化与美术的融合》《文化缺失与当下工笔画》《文人画新解与现状》诸文,从中可看出其对当下美术的关注,尤其是对文人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