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品油销售运行管理机制创新设想

2016-06-06张宇中国石油广西销售公司钦州销售分公司

国际石油经济 2016年1期

张宇( 中国石油广西销售公司钦州销售分公司 )



成品油销售运行管理机制创新设想

张宇
( 中国石油广西销售公司钦州销售分公司 )

摘 要:在分析我国成品油销售企业油品数量与质量管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油库收发油普遍采用质量流量计,油品交接各环节全面使用电子锁阀门控制系统,加油站采用零售管理系统自动获取液位仪数据来收油,加油站损耗考核时采用质量考核,应用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对油罐车进行管理等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成品油销售;油品交接;油品配送;数量与质量管理;质量流量计;体积流量计;电子锁阀门

*本文获得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第四届青年论坛”征文三等奖。*

笔者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介绍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纪录片中看到,美国运油车司机运油到加油站,自行卸油入地罐后离开,与加油站员工无任何接触;日本的油品管理者说,他们的油品运输为零损耗;我国业内却还流行着“运油盗油十八招”。诚然,西方国家先进的成品油运行管理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个人经济收入和信用程度有关,但是对于中国和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是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来提高成品油运行管理水平的。

目前,成品油销售企业最主要的两种贸易方式是批发和零售,以其中数量最大的成品油贸易为例,批发的销售流程是炼厂—中转库—客户,零售的销售流程是炼厂—中转库—加油站—客户。油品的质量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内在品质,即各项化验指标是否达到要求;二是内在包含物质量的多少,即老百姓俗称的“重量”。从油品管理者的角度,本文选取从炼厂到消费者的流程来研究油品数量与质量的损耗,由以上油品贸易交接流程可以看出,其核心是计量和交接方式,油品数量与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于流程中交接环节的数量与质量管理。

1 我国成品油销售数量与质量管理现状

1.1 交接方式不统一

工业领域在流量控制上一般有体积流量控制与质量流量控制两种方式,体积流量会随压力、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流量不会因压力、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体积流量控制是不够科学和严谨的。

目前,国内外在油品贸易交接时也有质量交接方式和体积交接方式两种。在我国,从油田向炼厂出售原油到炼厂向销售企业出售成品油,油品贸易交接采用质量交接方式,计量单位都是“吨(或千克)”,但是销售企业通过加油站出售成品油时采用的是体积交接方式,计量单位为“升”。欧佩克组织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油品贸易交接通常采用体积交接方式,计量单位为“桶”、“加仑”、“升”。

1.1.1 批发

油库一般通过发油台装车将油品销售给客户,以前主要采用体积流量计发油,然后根据油品密度换算成质量进行交接,密度需由人工测取,误差较大。随着油库逐步使用质量流量计,形成了两种流量计并存的局面。从运行情况来看,经过标准检定,质量流量计误差在2‰~8‰,小于我国法定的误差标准(2‰~3‰),因此质量流量计发油得到了客户的普遍认同。

1.1.2 零售

虽然部分企业在油品批发上实行质量交接,但是在零售环节没有做到质量交接,目前使用的加油机是体积流量计加油机,最大允许误差为±3‰,且油品体积随温度、压力、密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实际意义的标准体积交接方式。

1.2 质量流量计未全面普及

目前,我国较大型的中转油库和自有油库配备安装了质量流量计,但配备的数量较少,只在与外销客户交接时使用,对内部加油站大多数还是使用体积流量计发油,一些业务量相对较小的油库,因质量流量计成本较高,更是没有安装。

目前先进的流量计的计量误差可达到5‰,且稳定性高(中国石化某些油库已连续使用15年,误差未超过1‰),用户还可以要求生产厂家每年进行强制检定,将误差控制在5‰,甚至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检定标准,将误差控制在1‰。同时,这种流量计自带在线读取和存储即时密度、温度的功能,能大大方便用户计算每一批油品的数量与密度,从而计算出每日、每月的实际销量,而且全部可在网络读取,程序自动计算,并可追溯。

1.3 运行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造成配送监管难度大

部分油库发出油品采用体积计量,经人工读取油品温度、视温度、视密度后,查《石油计量表》得到体积修正系数(VCF),再将发出体积换算为V20(指在20摄氏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得的油品的标准体积)。采用质量流量计发油的油库,仍需手工计量油品视温度、视密度,查《石油计量表》后得到标准密度,再将发出质量换算为V20,此种方式人为因素很多,难以确保换算数据的准确性。另外,目前油罐车及配送司机的管理由运输公司负责,存在司机或司机伙同加油站人员偷盗、置换油品的风险。

1.4 加油站接卸流程复杂

虽然推行地罐交接缩短了接卸油的时间,但是加油站在卸油前要人工测量罐车中部油品的视温度、视密度,计算标准密度,并取1升油样与司机共同封存,留存最近三个批次的油样,最后取罐车底部油样观察水杂。接卸流程繁复且存在人为更改数据的可能。

1.5 销量管理计算方法不科学

各省级销售公司每天的零售销量是按上月并参考历史上当月数据估算出的本月密度乘以零售升数计算出来的,带入估算值本身就是不严谨不科学的行为。

2 建议和设想

2.1 油库收发油普遍采用质量流量计

目前,我国对下海油轮、铁路槽车、公路油罐车及管输发油,通过接泊密闭输油管,实现了质量流量计发油环节的贸易交接,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以油库装船为例,装船结束后,使用质量流量计进行油品贸易交接计量,可以立即从质量流量计读出装船油量,如果使用传统的检罐计量,必须花费静置时间、检罐(检尺)时间和测温时间,一般需要2个小时。

在油库收油方面,可以通过质量流量计的动态计量与油罐液位仪的静态计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油库收油环节的贸易交接,从而避免体积换算质量的麻烦,降低人工密度取值的不准确性对油品交接准确性的影响,有利于油品库存监控,提升油品损溢管理水平。以油库卸船为例,若油船卸油完毕,码头质量流量计收油量为1000吨,可在油罐液位仪安装密度探头,将入罐数量直接读出质量,若入罐量为950吨,则50吨的差异量从理论上讲应存于管线内,管线长度、直径是固定的,所以管线存油量也是固定的,入罐量加上管线存油量就是整船油的实际收油量,再与码头的质量流量计收油量、来油量对比后,可进行损溢分析。

2.2 油品交接各环节全面使用电子锁阀门控制系统

油品交接分海运、铁路、公路运输等几种,下面以发生频率最高、接卸过程最复杂的公路交接过程的数质量控制为例进行分析(见图1)。

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由油罐车罐顶(或罐底,因安全原因未来发展方向是要求下装装油)、受油口电子锁阀门、油罐车装/卸油口电子锁阀门、内藏数据线输油软管、油站地罐受油口电子锁阀门和有线/无线的数据网络构成,通过系统软件对上述几部分硬件进行控制,此时,需具备四个硬件条件。

图1 油品公路交接电子锁阀门控制系统

一是油罐车受油口电子锁阀门、油罐车卸油口电子锁阀门、油站地罐受油口电子锁阀门这3个阀门都是通过有线/无线的数据网络收到系统软件发出的密码控制解锁。

二是这3个位置的电子锁阀门关闭后具备不可逆性,即平时或断电状态下都是关闭状态,除非收到对码指令才可开启,或者受到毁灭性破坏,才有可能接触到罐车内油品。

三是内藏数据线输油软管与油罐车卸油口电子锁阀门和油站地罐受油口电子锁阀门的对接口采用卡榫结构,内含阻隔防爆和数字感应对密码装置,需旋转到一定角度后,才可以自动接到中控系统传来的密码指令后开启;当油库发油或罐车给油站地罐卸油完毕,发油管或接油软管与电子锁阀门脱离接触时,电子锁阀门瞬间自动关闭,达到安全、防盗的目的。

四是后台系统软件通过有线网络控制油站地罐受油口电子锁阀门,通过无线网络控制油罐车卸油口电子锁阀门(油罐车车载主机接收无线信号传递给油罐车卸油口电子锁阀门)。

电子锁阀门控制系统工作状态描述如下:后台系统可以统筹规划每台车所装油品的品种、数量、目的油站、指定地罐等情况,系统自动设定此车次接卸密码,油品经发油栈桥装油后,油罐车顶电子锁阀门自动关闭,到达油站后司机接驳输油软管,输油软管与油罐车卸油口电子锁阀门和油站地罐受油口电子锁阀门对接口旋转一定角度到位,卡榫结构锁定后,输油软管内藏数据线将油罐车卸油口电子锁阀门与油站地罐受油口电子锁阀门感应连接并密码对应无误,信号自动通过油站地罐受油口网络信号线传递给后台控制系统,后台控制系统自动发出解锁指令,油罐车卸油口电子锁阀门和油站地罐受油口电子锁阀门开启,开始卸油,后台自动通过油站地罐液位仪系统监测卸油量,达到设计卸油量后,自动关闭油罐车卸油口电子锁阀门,此站此罐卸油结束,司机卸下输油管,油站地罐受油口电子锁阀门自动关闭,油罐车自行离开。如果原设计车载油罐还需向下一油站或地罐送油,则油罐车继续送油。

从以上电子锁阀门控制系统工作状态可以看出,油品的整个运输、接卸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动化,现场操作人员没有了接触油品的可能,实现简化加油站卸油操作流程,杜绝员工或司机偷盗、置换油品,从而确保油品数质量安全的目的。

从对油罐车的监管来看,从车辆运行情况的监控、任务执行情况的实时查询到油库、油站、配送途中的监管,在每一个环节后台系统都可以预先设置损耗超限自动报警并自动记录在内存中,可以很快追溯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分别从安全性、数量与质量管理、车辆运营等各方面对上线配送的油罐车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使油品配送更为安全。

2.3 加油站采用零售管理系统自动获取液位仪数据来收油

零售管理系统与加油站地罐液位仪通过数据线连接,实时读取液位仪库存数据,与零售管理系统信息相符后才可以进行油品接卸。加油站实行地罐交接,在地罐液位仪上加装密度和温度探头测量动态密度数据,结合液位仪显示的收油体积自动计算出实际收油的质量,实现油站收油环节的质量交接,从而避免体积换算质量的麻烦,降低人工密度取值对油品交接准确性的干扰,有利于油品库存监控,提升油品损溢管理水平。油罐实收数据及损溢数据通过零售管理系统自动传输至加油站上级业务管理部门和运输公司。由于采用了电子阀门等技术,运输接卸环节没有人为参与的可能性,油品数量、质量问题可直接追溯到上一环节,油罐车卸油后可立即离站,节省了配送时间;配送损耗审核、统计由远端负责,实现了远程地罐交接。

2.4 加油站损耗考核时采用质量考核

现行的油品盘点制度是按升数进行盘点,零售损耗=期初库存+本期进油-本期销售-月末库存。如果按质量进行考核,将使考核更加合理。损耗公式不变,将各数据换算为质量进行盘点,在液位仪上加装密度探头后可实现罐内油品的质量计算,即期初库存、本期进油、月末库存都可以通过测得的密度换算成质量,但销售升数无法换算。销售升数应该如何换算成质量,使其更为合理呢?主要思路如下。

一是在加油站地罐液位仪上加装密度探头,每间隔1小时动态形成各油罐的油品标准密度;进一步完善加油站信息系统的软件功能,使系统自动统计各油罐所对应油枪在每个小时内发出的体积,同步获取加油站地罐液位仪上标准密度、库存等数据,自动计算各时间段内的零售油品质量,累加得出期末销售总质量。因剔除了温度的影响,计量更加科学。

二是将加油机的体积流量计更换为质量流量计,可直接得出每一枪所加油品的质量。但是,目前高精度质量流量计皆从国外进口,价格较高,成本矛盾较为突出,有待我国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价格低廉的高精度质量流量计后,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2.5 应用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对油罐车进行管理

借鉴海关通过放射线对集装箱/车辆进行检查的成熟做法,应用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对油罐车进行管理。该系统是配套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技术的射线透视无损车辆检查系统,可对车辆进行自动扫描成像分析、三维立体结构分析、关键部位分析,并可做到固定部件移位报警、异常报警。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测,实现对油罐车结构的在线监测和管理,检查油罐车整体和各连接口的密闭性、完整性、一致性,可杜绝油罐车司机私改油罐车结构偷盗油品的现象。因系统为集装箱式可移动设备,不占固定空间,灵活机动,相近几个省可共用一套设备。

3 效益分析

采用远程电子锁及质量交接方式,可降低成本,实现巨大的效益。

一是降低损耗。现在行业公路配送损耗控制在2‰左右,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出库流量计及油站液位仪相对准确的情况下,公路配送损耗完全可以控制在0.5‰以内,即司机有1.5‰的作弊空间,按照年配送量为300万吨计算,折合作弊空间约为1500吨,按均价每吨7000元计算,损失为1050万元。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如果按厂到库、库到站、库到客户、站到客户三层损耗计算,总损耗高达3150万元。因此在罐车安装远程电子锁,不定期地对罐车车体进行扫描,可防止司机更改罐车内部结构,从根本上限制司机的作弊行为。

二是降低成本。采用远程电子锁后,不再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跟车,或由加油站专门安排人员接卸到站油品以及分公司专门安排人员盯着车载视频,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工成本。

以400座站、年销量300万吨的省级成品油销售公司为例,按成本最大值计算,高精度密度、液位、温度复合仪器每台最高报价为1.8万元,复合仪器总投入为400×4×1.8=2880万元,车辆电子锁为200台×1万=200万元,车辆检测费为3000万元,总成本共计6080万元,减少损耗就是产生盈利,将上文计算损耗3150万元代入后,两年即可收回成本;如按最小值计算,高精度密度、液位、温度复合仪器国产后每台最高报价0.5万元,复合仪器总投入为400×4×0.5=800万元,车辆电子锁为200台×1万=200万元,车辆检测费为2000万元,总成本共计3000万元,在将上文计算损耗3150万元代入后,预计不到一年即可收回成本。

以上计算,皆未考虑车辆检测系统可以给一个以上省公司使用,摊薄到每一个省公司成本将会更低这一因素;也未计算因采用该系统而节约的人工成本。总之,不论成本是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计算,此体系一旦建立,除经济利益外,还会产生管理效益、社会效益(例如在消费者中产生信任感提升信誉度)。

4 结 语

石油行业油品运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随着科技进步、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通过互联网无线技术、自动化信息系统、先进的管理设备、软件,对油品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实行有效监管,可强化油品损耗管理力度,使油品运行管理工作的重心逐步向系统运行维护和网络应用上转变,实现可视化、全流程管理。如果上述管理模式得以实现,从成品油销售企业内部管理来看,解决了质量与体积的统一问题,在销售公司层面,使得加油站管理、储运、调运和批发客户终端可以整合在一个平台、一个界面进行管控。从所有流体物流管控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可借鉴的科学方法。如果实现了按质量销售,对油品消费者来说,将更加公平。若这种模式由中国研究完成并实现标准化,将会领先于欧美国家的油品体积销售方式,这将是未来油品管理的发展方向。

编 辑:夏丽洪

编 审:张一驰

Innovation on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oil product sales

ZHANG Yu
(PetroChina Guangxi Marketing Company Qinzhou Branch)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oil quanti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mode of domestic oil product sales enterprises, 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It is suggested to receive and deliver oil generally by using mass flowmeter; to entirely use electronic lock valve control system in all phases of oil product transition; to adopt retail management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acquiring liquid meter data to receive oil; to implement quality assessment in oil stations; and to apply transtainer auditing system in management of oil tank trucks.

Key words:oil product sales; oil product transition; oil product delivery; quantity and quality control; mass flowmeter; volumetric flowmeter; electronic lock valve

收稿日期:20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