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王旭东信息史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2016-06-06

中国教育网络 2016年4期
关键词:世界史历史学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王旭东信息史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当代社会信息化变革的突飞猛进,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更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学习乃至思考的习惯,全面且深刻地影响到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在此时代潮流中,古老的历史学也在发生着重大改变,从“计算机转向”(20世纪70—90年代)、“数字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和“网络化/自媒体化转向”(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头十年)等阶段,开始迈向一个全新的“信息转向”阶段(21世纪以来)。历史在发展,历史学也必然要发展,为此,新的历史研究,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表达。

社会信息化之驱动

互联网改变了现实生活中在距离空间上组织的系统和关系,移动计算可以让协同跨越时空,这对历史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从手机,到智能手机/移动互联,信息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结构性质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的扩展。

这样的一种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身的一种信息转向。人类社会发展本身的“信息转向”,引发了历史的创造和认知、书写/表达的“信息转向”。根据意大利哲学家、信息哲学的首倡者L.弗洛里迪(Luciano Floridi)的表述,我们可以做如下定义,所谓“信息转向”是指,由信息与计算机科学(ICS)和数字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所引发的实践与概念的重大转换,该转换正在导致一场大变革(从理论认知到方法论实践、再到具体的广泛应用),而这场变革不仅仅发生在科学上,而且也发生在哲学领域(其实,还相继扩展到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在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科学界既是信息革命技术创新的探索者和引领者,更是信息革命成果的吸收、消化、传承和理论升华的合成器及加速引擎。正因如此,科学界的很多研究领域在响应时代变革的同时,也在尝试去探索实现自身学科革命或现代化的“信息转向”问题。“信息转向”导致了国际科学界的科学研究范式发生了历史意义上的根本性变化。

计算机科学图灵奖获得者——吉姆·格雷提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基于数据密集型)。科学四个范式或者说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周期,依次包含四个部分,即: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

图1 历史学和信息的关系

历史学之“信息转向”和建构阐释

什么是信息史学?信息史学是将历史和历史认知及一些对历史的诠释,抽象/解构到信息的层面,系统地在综合运用信息、信息理论、信息科学、信息化应用的相关理念、方法和技术及实现手段,来探讨和深入研究历史学领域里面的诸多问题的一门新兴学问,或者正在形成中的交叉/分支学科。这是一项跨学科、综合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

信息史学的核心部分是基本理论研究,涉及历史哲学和历史认识论。它的中间环节是方法论研究,即历史学与信息科学/信息化应用技术结合的方法。外延扩展是实际应用研究,史学领域各类具体的应用实践。

将“信息”科学的概念和手段引入历史学,需要从四个方面转换:视角的转换、历史观念的转换、历史认知的转换和历史理论的转换。历史学和信息的关系如图1所示。

数字世界史系统及研究案例

依据范式的实现途径我们构建了数字世界史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面临的数据库是全世界的,通过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这样一个中间载体进行衔接,然后叠加上一个数字化的世界史的球体,最后让用户加以使用。

数字世界史系统建构的信息化应用技术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类活动遗存、档案文献、口述史笔录资料、各类人物回忆录和日记或笔记、图片图表、音像记录以及可被用于世界史研究的其他学科研究资料及成果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数字化处理或直接数字化生成的研究素材,按一定的信息化技术标准存储于计算机系统。

数字化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依赖计算机系统甚至是建立于网络互联基础上的计算机系统集成的技术支撑。可用于世界史研究的各类分析及诠释理论,如:就史料本身或者直接针对历史现象乃至历史情境所采取的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等。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数字世界史生动地复原再现历史进程中,同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历史要素及相应的历史关系。

Digital Earth 用于数字世界史,使之实现多层次多分辨率显示、智能检索调用、对比性综合分析和四维时空高仿真。Digital Earth 作为能嵌入海量的地理坐标系数据的多分辨率、三维动态表达的虚拟地球系统,其关键技术至少包括:(1)全球高速网络基础上,由不同国家建设和管理的分布式全球数据库系统;(2)高分辨率卫星对地影像;(3)解决高智能人机对话的虚拟现实技术;(4)互操作技术;(5)元数据等。

图2 数字世界史系统模型

数字世界史的应用前景

信息史学让历史学走出象牙塔,被大众所接受使用。比如现在播放的一些历史剧,从《甄嬛传》到《芈月传》,从历史角度来看,《芈月传》的历史水平真实度要比《甄嬛传》更高一些。

数字世界史作为信息史学的一种全新研究理念和方法论,以及由其构建的一个集成专家、信息资源和技术应用诸方面功能及优势的完整体系及系统,至少能在下列领域凸显其具有可能的应用前景:研究领域、教育领域、决策领域、娱乐领域。

在历史研究领域,其多维的、动态的、形象的、可扩展等特性将有力推动史学变革,加速其迈向现代化。在非史学的其他研究领域,则为其提供了运用史学研究成果的极大便利,同样将带动这些领域的发展。

在教育领域,将传统历史学范畴的世界史纳入数字化/信息化建构和应用的轨道,呈现出的诸多特性必将引发历史教育领域里认知、表述和思维方面的变革。将推进历史教育的生动普及。

在决策领域,作为决策参考,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任何领域里的一段历史过程,只要被纳入数字世界史,均可凭借数字地球这样的多分辨率、多维表达的动态信息化应用平台,对其加以检索调用和比照分析。

决策参考的适用范围可小到个人案头准备,中到企事业单位管理或市场运作方案咨询,大到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政策出台前的国内外历史回溯参比等。

尤其对一个政府在国际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以及全球变化方面决策前所需历史变迁借鉴和现状演变参照,有实时仿真咨询的应用价值。

在大众文化/娱乐领域,数字世界史本身所整合的各个层面的历史和现状信息,所具备的模拟多维时空中历史变迁的仿真功能,以及信息检索对比调用的方便和直观性,使该系统能够为通俗文化领域如影视、戏剧、电脑游戏等在历史资源准确应用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帮助。

(本文整理自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旭东在第四届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上的演讲“信息史学:社会信息化驱动之历史学‘信息转向’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猜你喜欢

世界史历史学史学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家国情怀素养在世界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百件文物带你玩转世界史
史学漫画馆
“竜林”文化与民族社会历史学(下篇)
史学漫画馆
史学研究纵横谈(三)
史学研究纵横谈(上)
军事历史和军事历史学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