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民俗文化融入沟通与礼仪课程教改研究

2016-06-06陆婵娣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中山528404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改

陆婵娣(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中山528404)



广东民俗文化融入沟通与礼仪课程教改研究

陆婵娣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中山528404)

[摘要]适合在大学生沟通与礼仪课程教学的广东民俗文化具有四个特征:包容性,即多种文化杂糅碰击荟萃成多元文化;文学性,民间文艺涵养出自然闲适与侠骨柔情;道德性,即重情重义、爱国爱乡、热心慈善,人情磁场强大;实用性,即为日常人际沟通交际所常用、必用、须知。根据以上特点,由此筛选出四个方面的内容融入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教学:《民俗禁忌展演》、《民俗沟通技巧展演》、《民俗服饰与谈吐礼仪展演》及《民俗餐饮礼仪展演》。

[关键词]广东民俗文化;沟通与礼仪;教改;展演

沟通与礼仪课程是高校公共必修课之一,旨在提高学生的沟通素养和能力。考虑到生源多出于广东的南方高校特点,在课程教学中,课题组着重考虑了当地民俗文化的交融问题。广东民俗文化博大精深,精华与糟粕共存。为吸收对大学生教育有帮助的精华,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文献查阅、课堂演练等方法进行研究,得到了适合在大学生沟通与礼仪这门课程中教授的广东民俗文化有包容性、文学性、道德性、实用性四个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选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分别是《民俗禁忌展演》、《民俗沟通技巧展演》、《民俗服饰与谈吐礼仪展演》及《民俗餐饮礼仪展演》,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演练,初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提高了大学生对广东民俗的认识,对他们融入社会后的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帮助。

一、适于融入教学的广东民俗文化具有包容性、文学性、道德性、实用性四个特点

民俗是在人类长期发展形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礼仪、信仰、风尚、娱乐等与民间风俗习惯的综合,是经社会约定俗成并流传、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是一种文化积淀。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民众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是民族或一个区域民众个性和独特精神的表征,是民族文化中最深厚的部分。

广东民俗文化博大精深,精华与糟粕共存。毗邻港澳台的地理优势不但使其经济更易于走向国际,也使其对外的文化交流充分而流畅;广东人民海纳百川、重情重义、务实进取的人文气候,造就了广东民俗文化的丰富和多元。以生日为例,广东人过生日,既讲究传统“男做齐头女做出一”,大摆筵席以庆祝大寿,也像西方人那样“吹蜡烛、切蛋糕”,当地的做法和西方的做法水乳交融地结合,边吃酒席边切蛋糕,中西合璧的做法隆重而惬意,体现出一种文化的包容性。一些旧俗因其内涵、形式、历史等种种原因逐渐消失,文化的影响力比较受限。“沟通与礼仪”这门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规范其礼仪行为。在课程中学习当地的民俗文化,需要从生活和工作运用的实际出发去选择知识,所以包容性成为内容择取的第一要义。

第三个特点是道德性。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礼乐的教化作用。孔子为了学习周礼,专门挑选了一只大雁送给老子,老子倾其所能去教孔子,真给孔子学会了。这个传统故事反映了古人对“礼”的重视,而这只大雁,就是一种“礼”的体现,身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自然而然做出了“尊师”的榜样行为。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荀子说:“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均强调了礼乐的教化功能。民俗以本地的传统道德文化为基础,贯穿着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形成在本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新的社会规范。从某种程度上说,民俗超越了法规等外在的强制约束力,这种约定俗成的习俗很自然地成为当地通行的社会规则,自动地维护着某种社会秩序。钟敬文先生说:“一则神话,可以坚固整个团体的协同心;一首歌谣,能唤起大部分人的美感;一句谚语,能阻止许多成员的犯罪行为。”广东的“礼”是人际互动交往中一种特定的行为规范,一个相信“阴功”、相信鬼神报应之说的人,即便了解了世上本无鬼神的事实,一种神秘的心理暗示也使其不敢贸然做出丧尽天良之事,所以在沟通与礼仪课堂上跟大部分的广东学生讲授广东民俗,需要强调其道德性。同时,“洞明世事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了解人际关系背后的各种习俗,有助于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思想成熟、人格稳健。

第四个特点是实用性。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充分利用民俗发展旅游业,促进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桑梓情深、爱国爱乡的感情交流,对吸引外资、商业洽谈起到一定作用。在课堂中教授岁时节日、人生仪礼、民俗禁忌等实用、必用、够用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民俗的社会功能,能驾轻就熟、合乎规范地遵循各类礼仪规范,利用民俗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

出于以上考虑,课题组设计《广东民俗文化融入沟通与礼仪课改研究调查问卷》,投放198份,回收及有效问卷198份。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一代普遍存在对广东民俗文化缺乏了解或了解不够充分,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了解。故课题组尝试从教学的渠道进行尝试,将民俗礼仪禁忌、民俗沟通实务、民俗服饰与谈吐、民俗餐饮礼仪四部分融入课程。在教学中充分使用了“展演”方法,即教师分配任务,让学生自学并展示各项知识,展演的方式以PPT和微视频为主。

二、广东民俗文化融入沟通与礼仪课程教学展演的现象和效果

课题组选取了适于教学的四个教学模块:1号《民俗禁忌展演》、2号《民俗沟通技巧展演》、3号《民俗服饰与谈吐礼仪展演》及4号《民俗餐饮礼仪展演》。在布置展演任务时,1号关键词为“人生仪礼”,2号“手信、祝福和娱乐”,3号“穿着谈吐”,4号“餐饮礼仪”。

学生个体选择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4号“餐饮礼仪”、2号“手信、祝福和娱乐”、3号“穿着谈吐”和1号“人生仪礼”。4号“餐饮礼仪”展演题目为潮汕功夫茶、广东凉茶、广东甜品、广东经典菜式等,2号题目为龙舞、狮子舞、飘色、潮剧等,3号题目为服饰搭配及礼貌用语等,而1号没有学生选择。以上结果表明,学生对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和礼仪规范更感兴趣,对人生礼仪的认识存在盲区。大部分学生采用视频或PPT进行展示,少数学生使用演讲的方式。展示时大部分学生有话可说,视频材料生动鲜活、饶有趣味,多采用生活场景实地拍摄。PPT展示则内容丰富,较多地参考网络资料。采用视频进行展演,视频制作水平高低决定着展演效果的优劣,PPT展示则以材料的丰富、完整、有趣或原创等特点取胜。展演的总体效果良好,改变传统课堂老师主讲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结合视频、PPT等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学生对广东民俗文化的认识,总体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了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编创展演的创造力,促成了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对广东民俗文化的认识停留在生活的表面,缺乏深刻的文化观察和认识;课堂时间有限,缺乏后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囿于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无法一致进行当地民俗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仅有部分教师进行了该项教学尝试。

三、广东民俗文化融入沟通与礼仪课程的展演案例说明

由于学生对“人生仪礼”认识不深,1号《民俗禁忌展演》(关键词:人生仪礼)这个项目也难以做成视频,故采用了教师PPT知识点展示结合学习资料共享的方式进行。糅合各种民俗书籍知识点,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进行教学。部分讲解结合影视展开,学生比较感兴趣。(见附表1)

学生普遍对2号《民俗沟通技巧展演》(关键词:手信、祝福、娱乐)的“手信”和“娱乐”感兴趣。梅州、佛山、广州、清远、惠州、韶关、阳江、茂名、湛江、中山、云浮等地学生踊跃地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乡特产和岁时节庆,自得其乐。

手信是人们通常出远门回来时捎给亲友的小礼物,并非按计划买来的大件或贵重商品。广州人去朋友家拜访时,手里一定不能空。因为在粤语中,“空”等于“凶”,是不吉利的,所以拜访朋友一定要带手信,外出归来也会带回当地的特产作为手信。根据各学生展示的PPT及各种出版物,教师做成了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中,教师尝试渗透中西方各种有益的教学理念。教师带头整理出广东各地特产一览图,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城市进行调查、选择和整理,学生将成果整理成PPT或视频,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形式比较灵活。教师不给“标准答案”和“参考答案”,让学生自行搜集、过滤和整理各项资料,在7个班级约59个小组中通过“大众点评”和“教师点评”,选出班级最优案例和授课年级最优案例,对获得最优案例的小组全体成员加以精神奖励,如加学分、发奖状、当面表扬以及奖励黑色签字笔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另外,对作业的质量和效率较高的,通过“1个金币=1学分”,累积金币最高的“金币之王”另外获得神秘奖品一份的物质奖励方法激励学生用心投入各项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甄别和正确筛选网络资料,从而提高资料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教师尝试在课堂中渗透“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观念,鼓励学生各抒起见。教师尝试将珠三角中小型企业管理的家族观念、人情观念也渗透其中,对认真付出、管理得力的小组长加以奖励,同时晓以利害,通过奖励学分给小组长以体现天道酬勤。

对于广东民俗融入沟通与礼仪的教学改革实施重点在于第一课课题管理的基调。第一课即公布教学计划,选拔小组长。教师从教多年,深刻认识到“小组活动”的弊端,即容易造成组长一枝独秀,其他成员不能全力以赴,任务下达后互相推诿、拒不执行,组长独立完成,教师计算分数也无法一一核查和根据实际付出给分,造成种种不公平。如故第一节课即明确组长负责后完成基本任务即可加分,鼓励组长学会管理,任务争取合力而非独立完成。

3号《民俗服饰与谈吐礼仪展演》(穿着谈吐)和4号《民俗餐饮礼仪展演》(餐饮礼仪)都可以归纳为礼仪篇。礼仪篇的任务采取小组视频式,做得比较成功的是《潮汕功夫茶》,该短片由动漫专业的学生小组完成,从潮汕功夫茶简介、潮汕功夫茶烹法、现场示范三个方面进行展示。视频对温壶、嗅茶、装茶、润茶、冲泡、浇壶、温杯、运壶、倒茶、敬茶、品茶等细节把握比较到位,效果良好,已作为成果在各班级展示。

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尝试,广东民俗文化融入沟通与礼仪课堂的做法基本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在沟通与礼仪课堂学习了广东民俗文化,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感受到了广东民俗文化的民生气息,也熟悉了广东人情往来的风俗习惯,弥补了对“生老病死”这一类看似遥远实则重要的仪礼的知识性缺陷。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课题时间有限,教师未能深入讲述民俗文化的内涵,未能系统地做出微课,不能更好地将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叶春生,施爱东.广东民俗大典[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2]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 (1):211.

[4]钟敬文.民间文学和民众教育[J].民众教育,1933,2(1).

[5]韩伯泉.经济大潮中广东民俗的流变和作用[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1989,5(1):11.

附表1 广东民俗下的沟通与礼仪禁忌展演——人生仪礼

露丝·本尼迪克特指出:“个体生活的历史首先是要适应由他所在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生活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成大人并参加到这种文化活动中来时,其文化的习俗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就是他的不可能性。”如同《菊与刀》以“旁观者清”的姿态将日本人矛盾而复杂的性格分析得入木三分,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有必要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去认识自己所处的文化,这种认识使其对自身文化的认识更深刻,也帮助其悦纳民俗文化内涵。这种层次较高的思考可以通过学习富有文学内涵的民俗事象来实现,故文学性成为在沟通与礼仪课程中要融入的广东民俗文化的第二个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6)1- 0094- 03

*基金项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院级教研教改资助项目“广东民俗文化融入沟通与礼仪课程教改研究”,项目编号:JYB1308

猜你喜欢

教改
基于素质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
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全英文授课教改探讨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浅思考
浅谈高职英语教改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浅谈开放教育模式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虚拟机服务器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研究
初中美术教改新思路初探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关于高职院校印刷色彩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