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2016-06-06丁维善

北极光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

丁维善

摘 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否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情感是促进师生相互了解,丰富学生内心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在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情感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和技能训练,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感情教育;体育情感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满足学生的情感渴望,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参与锻炼更加积极,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一、从爱开始——促成感情动力

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有了这种爱,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亲人、知心朋友,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教师自己必须带着爱心去上课,教师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

比如上课前学生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以免上课受伤;学生刚刚长跑完,不要坐到阴凉处,以免感冒;夏天热,教师就应该想到减少学生的活动量;冬天冷,教师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是否会感冒;遇到学生头疼脑热,教师就应采取必要的对策。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处理得当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给学生做示范动作时,一定要慢、细、准。学生做时,教师要进行细致的指导,千万不可急躁,学生掌握得不好,更不能埋怨,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学生。尤其是女生胆子小,很怕上体育课,更发愁做动作,让女同学逐步克服自身弱点,有勇气、有信心克服困难。

二、从兴趣发展——迸发热爱体育情感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任何学科的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共同作用的过程。对学习者来说,学习的成功与否除受智力因素和本人已有知识能力的制约外,情感因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没有一个孩子厌恶竞技活动,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游戏。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在不同的体育类游戏中,几乎每一个小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其中。也就是说,孩子们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

要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的情感,我认为首先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在体育教学中,应给学生以主动探索的、自主支配的空间,做到关注学生的生命的价值。教师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需求,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最大限度处于激活状态,主动积极的练习。如:训练上肢力量或腰腹力量的项目,让学生从这几个项目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练习项目进行练习,运动量以达到自己最大强度的百分之多少来确定。跳高课设置几个不同的高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自主的练习。由于各组学生水平比较接近,练习起来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感觉,也始终都能保持着高涨的热情不厌其烦的进行练习。

其次,教师可适度地变换教学方法。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我把传统的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的过程掺入了能够让学生自觉、主动思考的提问环节。如: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我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让学生说出这些特点是根据哪项体育活动编的。谜语一出,学生就积极地思考起来……把猜谜引入教学的做法,不仅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会使学生对所学的技巧的要领记得快、记得准。教师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法,因材施教,常变常新,这样才能较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地教育、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

三、从期待培养——发展身心健康

学生最信赖老师的判断力,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对自己学习情况、能力水平的认识往往依赖于教师的看法,这样教师的期待对学生便尤为重要。它是对学生心灵上的支持,学生从中看到希望,获得自信、勇气和力量。体育教学活动多变、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困难。这时学生心信心,自认为做不下来,而不愿继续努力。此时,教师若能用期待的目光来鼓励学生:“一定能成功!你大有实力完成这个动作!来,再来一次!”学生会被这种深切真挚的期待之情所感染,认为自己真的能行,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消除退缩心理,重新充满希望,鼓足勇气,克服困难,最终完成动作,若教师首先失去信心,流露出无望、厌烦的情绪,学生得到老师这样的情感信号,自然彻底绝望,认为自己真的不行,而放弃对动作的继续尝试。可见教师的支持、鼓励和期望,他们常常是按照老师给设定的模式来认识自己、要求自己的。这种期待情感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总之,成功的教学,无不跟教学情感的投入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小学新课程的实施,更应该重视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注入情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参考文献:

[1]蒋正芹.对小学体育情感教学的创新实践与思考.考试周刊.2014年38期

[2]王玉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情感与趣味.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年11期

[3]孙岩.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年7期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
浅析“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