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究

2016-06-06刘贤达

北极光 2016年4期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刘贤达

摘 要:经济发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凸显重要。本文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入手,提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原则和思路。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施“质量工程”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地方院校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此,许多地方院校都在积极思考如何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者们也普遍认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据统计,目前我国有4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地方院校此专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确定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从而创新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实施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给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带来了发展契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的应用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又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个性,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育思想,凝聚着教育主体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的认识。其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事国际贸易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体现了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要求,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依据。再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人才培养活动,既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也包括由学校设计并组织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教育教学活动的地点不同,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形式、运行机制以及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各方面决定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将理论和实务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

(一)完善课程建设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课程体系,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教学上,对知识与素养的要求是理解或了解,是通识性教育;对一般能力的要求是掌握,是延展性教育;而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是熟练掌握,是专业性教育。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来自职业技能;从长期发展看,一般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

(二)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的好坏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强调动手能力的专业,实训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校内实训基地方面,通过建立国贸专业模拟实验室,购买相应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训环境。校内实训可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单项实训可根据专业的教学进程表,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如进行贸易磋商实训、外贸单证实训、营销技巧实训等。综合实训可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4~6周的不间断实训,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从寻找客户、建立业务关系,一直到合同的谈判和合同履行的全过程进行模拟操作。在实训过程中,能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业务、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函电等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谈判能力、英语运用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及单据制作能力。校外实训基地能为学生提供真实战场,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学要要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目前最普遍的做法是实行校企合作。

(三)加强学生英语水平的培养力度

我们应该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课内,除讲授基本的大学英语之外,应适度增加英语听说课程的课时量,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观看原版的英文影片,组织他们讨论剧情,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听说能力。

(四)实行“双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所谓实施“双证书”制度,就是指学生毕业时不仅要获得学历资格证书,还必须至少获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有利于真正培养出既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掌握职业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本行业管理和运行过程,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强化三个教学重点,实现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开放与创新为了达到地方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育专业特色,湖南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教学改革中主要突出了三个重点:加强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群建设,开展双语教学和模拟教学。

建设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群,夯实教育教学资源。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其主旨在于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整体性、实用性和示范性,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的目标。同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开放网络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虽然地方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起步晚,网络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但必须面对挑战。几年来,湖南商学院加大了网络硬件和软件的投资,建立了学校教学资源中心。

参考文献:

[1]王强,宋协青.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1,(3).

[2]刘红.校企合作、工艺学结合、合作共赢、共谋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3]徐莉,魏素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4]唐未兵等著.地方商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5]霍建英.刍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特色[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4)

猜你喜欢

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