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青冥宝剑》中的侠客形象塑造
2016-06-06王小平
王小平
《卧虎藏龙:青冥宝剑》中的侠客形象塑造
王小平
侠客是中国历史中十分特殊且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阶层,从先秦到晚清,有关侠客的故事史不绝书,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文化,即“侠文化”。侠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侠文化包含侠客的行侠仗义的行为、侠客的精神、侠客的社会基础社会价值等等。侠客是史书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关于侠客的故事不绝于耳,从武侠小说到仙侠小说,侠客在文坛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侠客是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形象,他可能是武功盖世的乔峰、可能是心系苍生的白子画、也可能是重情重义的俞秀莲,每一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侠客。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节奏的加快,人们忙碌专注于眼前的生活,对于物欲的要求越来越多,侠客情怀中的潇洒、脱俗、我行我素渐渐被人们遗忘。影视作品中宫斗戏、虐心戏层出不穷,类似于《卧虎藏龙》这样的武侠片鲜有作品,时隔16年之后的《卧虎藏龙2》再次唤起人们心中的侠客情结。
一、侠客的人物特征
人物特征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侠客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卧虎藏龙2》中侠客的形象虽然众多但是在人物形象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史记·游侠列传》曾记载: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侠客的基本特征,诚信、正直、讲义气。《卧虎藏龙2》中将侠客的形象进行了细化,通过特技造型和故事情节使侠客形象变得更加丰满、更加立体。
(一)重情重义
在《卧虎藏龙2》中,虽然表面上每个人的目标不同,但根本上是为了“情义”二字。俞秀莲为了安宁退隐江湖多年,但是当铁府有难她毅然倾力相助。只因为她视故去的铁贝勒为亲人,只因为青冥剑是她曾经的爱人李慕白的佩剑。孟思昭是俞秀莲的未婚夫也是李慕白的同门兄弟。因为他知道俞秀莲和李慕白之间的深情,所以他制造假死的悲剧来成全二人。但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没有一刻不再关注着俞秀莲,暗中保护着她,在她危险的时刻出现。如果说俞秀莲对李慕白的爱情是无声的,是融化在注视的眼神里,藏在她的一颦一笑间的。那孟思昭对俞秀莲的爱可以称得上是无形的,是漂浮在空中的气息、是两人在舞剑时的默契。
许多故事的发生仅仅是因为当年无心的一句话,是内心泛起的一丝怜悯。雪瓶的一生都在兑现对师傅的承诺,虽然她师傅背叛师门为江湖所不齿,但她依然怀着对她的感激之情。她一直在寻找师傅的孩子,仅仅凭着一块胎记。因为魏方是师傅的孩子,她一次次唤醒他心中的善意。侠客是一种气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跟着孟思昭一起到铁府的四位也堪称侠客。侠客做事果敢、干脆、言出必行。即使知道自己处于弱势一方,但依然不会违背自己的诺言。他们看中的就是情义二字,侠客之间在短短几天内结下的情义可以比普通人几年结下的更为深厚。影片中这四人都丧了命,也许是他们的武功还不够精湛,可是这并不影响他们是优秀的侠客。所以对于一个侠客来说武功不是最重要的,兵器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心中的情义。侠客的武功可能失传但是侠客的精神却一直流传下来。人们认为侠客的名字可以流传千古,侠客二字曾给俞秀莲带来许多桎梏。作为女人她渴望平静安逸的生活,可作为侠客她身不由己。但是俞秀莲在结尾处说:“侠客的名字可以流传百年,现在我信了。”首尾呼应,这一态度的转变表现出她相信侠客之间的情义不会被遗忘,无论时光流逝世道变迁。江湖里卧虎藏龙,总会有侠客为了情义而战。
(二)守道如命,守心如城
《卧虎藏龙2》中塑造的侠客形象例如俞秀莲、孟思昭等,他们的状态中体现了一种得道的境界。所谓的道不是宝剑、不是江湖地位而是内心的平静。得道的思想是《卧虎藏龙》系列电影中一直的追求。在李安的《卧虎藏龙》中,李慕白也曾退隐江湖,潜心修炼。他进入了一个完全寂静的境界,外人以为他已经得道,可他自身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痛苦,这并不是得道。而当他和俞秀莲静静地坐在一起饮茶时,他才感受到内心的平静,这才是真正的得道。在16年前,李慕白、俞秀莲等人只是江湖中的英雄,称不上得道的侠客。但是在《卧虎藏龙2》中,他们已经找到了内心的“道”。俞秀莲训练雪瓶要用心去观察,她背对着摇晃的钱币,却可以精准地将树枝拆入钱币中的小孔里,这可以体现她内心的平静、成熟、淡然。而最后她和九幽女的对决更是将得道的境界发挥到极致。九幽女是盲人,早已适应了黑暗的环境,她故意引诱俞秀莲置身于黑暗中与她决斗,希望能将她置于死地。俞秀莲索性将眼睛闭起,通过声音和内心的观察,将九幽女一击毙命。得道的人置身黑暗也不会慌乱,外在的世界纵然烦扰,但内心依然固守着一份澄明。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在影片的最后,俞秀莲说自己其实从未离开过江湖,这恰恰是“大隐”境界的一个体现。电影中侠客一直带有隐逸的风骨,从小隐于山林,追求内心中的道,到最后得道,大隐于江湖。即使手里有号令天下的青冥宝剑,也依然没有称霸的野心。所谓“守心如城”是在喧嚣的社会中,独守一份内心的宁静,这是侠客的气节。而这也是现代人需要反思的问题,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包罗万象,许多人在五彩斑斓的生活中迷失,人们随波逐流忽视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忙忙碌碌一辈子但又终究碌碌无为。《卧虎藏龙2》正是表现出,无论江湖多么险恶,都要保留内心的一片净土。
电影《卧虎藏龙:青冥宝剑》剧照
(三)牺牲精神
这里的牺牲精神并非单只牺牲自己的性命,而是只为了大义牺牲小我的精神。司马迁写游侠“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就是说侠客为了解救别人的为难可以不顾自己的性命,他们不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只是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雪萍在给魏方讲述他母亲寒梅的故事。寒梅的一生都没有放弃寻找魏方,在死后依然让徒弟雪瓶继续寻找。但是她依然告诉雪瓶,找到他如果他是一个好人就守护他,如果他是一个恶人就杀了他。寒梅为了寻找魏方付出自己的生命,但是如果魏方是恶人还是要将其杀掉,这恰能体现侠客的牺牲精神。侠客的牺牲精神体现在其家国情怀,对于侠客来说江湖就是他们的国。侠客虽有隐逸之风,但是却不会置整个江湖的安危于不顾。俞秀莲渴求的一直都是安静的生活,她归隐山林多年,但是为了守护整个江湖的安宁,她再次面对残酷的刀光剑影。青冥剑本是武林至高地位的象征,她从不想称王称霸,她的守护只是为了防止整个江湖为了青冥剑再次陷入纷争。侠客的牺牲不是因为自身的利益,而是来源于心中的爱与追求。
二、电影的视觉呈现
电影是视觉的艺术,观众在观影时的视觉体验十分重要。而《卧虎藏龙2》作为武打片,其武打场面更是令许多观众非常期待。担任《卧虎藏龙2》的导演是袁和平,他被誉为天下第一武术指导,在动作设计方面获奖无数,也多次担任武侠片的导演,同时他也是第一部《卧虎藏龙》的武术指导。李安曾说袁和平是最能了解自己要拍什么的人。
从电影的整体画面上来看,《卧虎藏龙2》给观众呈现的是一种传统的古典美。演员服装的颜色通常是单一的,造型也非常朴素,行走江湖之人本应如此。虽然没有现代电影画面的光鲜亮丽,但也少了许多花哨和俗气。《卧虎藏龙2》从内到外透着一股侠气,主要演员的武打戏都是自身完成,虽然有特技的帮助,但是侠客的内核依然在。甄子丹和杨紫琼都是享誉全国的武打明星,演员亲身上阵对于画面的连贯性、动作的真实性和观众的情节带入都很有帮助。在拍《一代宗师》的时候,梁朝伟练了一年的咏春才能掌握功夫的力道,而在这一方面,杨紫琼和甄子丹则更容易将武打动作诠释的淋漓尽致。袁和平也认为《卧虎藏龙2》要比上一部的武打更精彩。16年前,章子怡和周润发在树梢上的打戏,在电影院掀起一股中国功夫的浪潮。这次袁和平将尝试一种全新的功夫表现手法,不再延续16年前的威风。
《卧虎藏龙2》中冰面上打斗场面是袁和平独具匠心的设计。冰面上场面给观众营造了一种紧张冷酷的气氛。广阔光洁的冰面好似一块天然的战场,画面上除了孟思昭和魏方以外没有吸引观众眼睛的其他静物,观众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演员的动作上。冰面上拍武打动作给导演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冰面很滑,演员扎稳马步都有些困难。但是在《卧虎藏龙2》中,冰面上的打斗场景既体现动作的飘逸又表现了打斗的激烈,堪称是武打片段的突破。
20世纪90年代之后,武侠电影进入了数字化、多元化的时代,在这一时间段武术指导仍然十分重要,但是特效技术则更好地表现了武打动作的真实性和审美特征。配合3D的放映技术,电影特技将观众带入生动的武侠世界。在《卧虎藏龙2》中特技镜头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通过特技突出表现冰面的破碎程度,打斗过程中的刀光剑影烘托了打斗的紧张场面也使观众获得了更为真实的观影体验。在影片最后,七层塔上的决战画面也是电影的亮点之一。袁和平曾经在《一代宗师》中也使用了宝塔这一场景设计,但是这次的打斗发生在塔外,对观众来说有高度感官上的刺激,更能凸显其危险性。青冥剑的锋利程度用特技表示再好不过,在宝塔的墙砖上留下的锋利的剑痕,在阳光在闪烁的青光都显示出了青冥宝剑的举世无双。青冥宝剑是电影的线索,所有的故事因它而起,也只能由它结束。电影的特技效果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技术支持,飘逸的轻功、锋利的武器、激烈的打动都使得侠客的形象更为生动具体。
结语
与一般短时间内跟风出炉的续集不同,这部电影经过了整整16年的沉淀才姗姗来迟,当初那个正值盛年的侠女如今已年过半百,岁月风霜在眉梢眼角清晰可见,但是她的侠气和豪情却丝毫没有减弱。侠客的精神不会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消逝,反而更加厚重更加珍贵。
【作者简介】王小平,男,四川德阳人,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批评理论、社会记忆与口述史学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