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时期峡江女性的形象

2016-06-06张伟然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峡江王昭君昭君

张伟然

古代巴楚之交的峡江一带,作为其表征的文化现象在唐宋时期相当耀眼,其中包含有很多女性因素。

峡江地区本来是以出美女而著名的,它是传说有“落雁”之貌的王昭君的故乡。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归州镇)写下诗句:“东邻男儿得湘累,西舍女儿生汉妃”。汉妃,指的就是王昭君。照理,这方水土养育的女子,总该钟灵毓秀,艳丽过人。可是她们给别人留下的印象竟偏偏是形象欠佳。早在唐代,诗人张九龄就曾委婉地对此提出过批评:“楚国兹故都,兰台有余址……方此全盛时,岂无婵娟子?”杜甫还为之辩解,说到:“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到了宋代,指责的口气更加尖锐,“夔女寝陋男不文”的恶谧,恰恰就写在王昭君的故宅。

这种对峡江女子的评价可谓富有戏剧性。笔者研究发现,峡江女子的“寝陋”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峡江女子在唐宋时期流行文面的习俗。她们喜欢在脸上烧灼出几点斑痕。白居易在《过昭君村》诗中就有云:“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至今村女面,烧灼成斑痕”。诗人并没有附加过多的情感,但不难看出他也认为村女是在自毁容颜。当地人称,这一举动是为了避免重蹈王昭君远嫁异域的覆辙。这一说法乍看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实令人难以置信:假如真要故意弄得自己难看,索性邋里邋遢也就足够了,何必弄得如此麻烦和痛苦?其实文面只是文身习俗中的一种,而文身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海南的黎人就有相同的习俗。如果按照其本来的观念,这一举动其实是为了增添其美丽。

古人云“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偏偏峡江女子并不具备这种幸运,由于该地特有的风俗习惯,女性在生活中要承担大量的劳动,这不能不说是影响她们容颜的人文因素。王维从巴峡经过时就看到“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的景象。但这其实并不是她们最为常见的劳动,她们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善于负重。在唐宋人眼里,峡江女子最有诗意的劳动是负水,即背水。由于峡江地区并不是每个地方引水都便利,而且人们已经认识到江涧水体易诱发瘿病,因此从地下水的露头取水,也就成了这一地区每日必做的功课。按照当地的习俗,此项任务一般都是由女性来完成。而且取水的方式也很独特,多为背负。刘禹锡就曾写道:“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这一习俗直至宋代都没有改变。由于峡江一带地形崎岖、道路逼仄,挑担行走十分不便,因此除了负水外,其他物品的地面运输也都是采用背负的形式,而这些工作仍然由女性来承担,充分反映了该地女性的勤劳。其中,真正称得上高强度的活计是背柴火。峡江地处山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居民生火用的主要是柴薪。尽管砍伐的工序大都是由男人承担,但把柴火从山上背到山下这一步骤,则主要是由女子来完成。这一习俗在峡江西部的夔州尤为显著。早在唐代,杜甫就曾为此深深地感动,并专门创作了一篇《负薪行》,慨叹峡江女子“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从中也可以看出峡江女子的背负在当地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寝陋”,但唐宋时期的峡江女子是不乏爱美天性的,从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如她们头上变换多姿的发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该地女子大都梳着很高的发髻,如一位诗人所吟咏的:“女儿高髻学昭君”。发髻耸然而立,上面还插上银钗等饰物,足见其爱美之心。

猜你喜欢

峡江王昭君昭君
昭君
昭君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浅论王昭君诗词中“怨”的艺术特征
明妃王昭君
纪振民作品
《王昭君变文》与唐咸安公主关系论考
昭君别院
峡江挑夫
长歌一曲昭君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