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来晋北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及特点研究
2016-06-05冯向星常毅华牛俊杰
◎冯向星 常毅华 牛俊杰
民国以来晋北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及特点研究
◎冯向星 常毅华 牛俊杰
(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山西晋中030619)
通过系统搜集、整理1912-2000年晋北地区自然灾害历史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主要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冰雹、干旱、暴雨、霜冻、连阴雨、大风、低温。在年际分布上,灾害总体出现较明显的波动增长趋势。在年内分布上,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春夏季。在空间分布上,易发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呈现为条带状或块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群发典型,对农业生产、公共工程、民众生活、社会秩序等造成影响。
民国以来;晋北地区;自然灾害
灾害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古人记录自然灾害,以史为鉴,具有防患于未然的意义[1]。在人类发展史上,无论是灾害种类,还是灾害强度,中国历来是世界上的多灾国家[2]。自然灾害发生的集中性,使其有规律可循[3]。相关学者对于灾害的研究成果颇丰。以中国为研究区域,高文学[4]选取宋以来这个时间段,从自然灾害概况、防救措施等方面进行说明;李文海[5]分省区介绍灾害发生具体情况;张波、冯风[6]等记录清以前灾种、灾情、赈济事宜等。以山西为研究区域,孟万忠、王尚义、牛俊杰等[7]探究1901-2000年山西霜雪灾害发生规律;郭太平[8]用统计方法,探讨两千多年来山西主要气象灾害分布规律及原因。以晋北为研究区域,张青瑶[9-10]分析明清时期晋北地区蝗虫灾害特征与其他灾害的耦合关系,并对清代的干旱灾害特征及等级进行讨论。
自古以来,山西灾害发生频次高,种类多,波及范围广[10]。晋北地区位于农牧交错带,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区,灾害对当地人们造成更严重的影响[11]。民国之后晋北灾害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历史文献的记载为依据,分析民国以来晋北地区主要自然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特点,为灾害史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本文所选晋北地区是现在山西行政区划北部区域,如图1所示,包括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位于黄土高原,地形主为丘陵,间有平原、山地等分布。晋北主要有恒山、五台山等山系,区内由南向北依次分布有忻定、大同等盆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春天回温快,易出现风和沙尘暴,无霜期短,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河流季节性较强,属黄河和海河水系[10]。
(二)材料与研究方法
主要选取1912-2000近90年间的自然灾害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民国以来灾害发生情况。主要根据《雁北自然灾害》[12]《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13]《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山西卷)》[14]以及所选年限晋北地区的县志、档案、报告等有关记录,资料较为全面准确。文中提到灾害次数的数据是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整合得到的。灾害频次的统计,同一时间发生在相邻地区的灾害记为一次。
二、晋北地区主要自然灾害
(一)自然灾害基本概况
据笔者分类整理,1912-2000仅89年,发生各类灾害1997次,灾害平均每月发生1次。灾害频次分别为:冰雹灾害872次、干旱灾害463次、暴雨灾害336次、霜冻灾害117次、连阴雨灾害56次、大风灾害71次、低温灾害22次,龙卷风、沙尘暴、雷电、雪灾、雾凇雪淞、高温与干热风、冰凌、森林火灾、泥石流等发生较少,共60次[12-14]。由图2可知,冰雹灾害、干旱灾害、暴雨灾害、霜冻灾害、连阴雨灾害、大风灾害、低温灾害发生频次占灾害总次数的98%,是该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二)冰雹
1.时空分布规律
民国以来89年中,见于记载的冰雹灾害为872次,平均每年发生9次。发生次数超过10次的年份有29个,集中在1976-1993年。大部分地区冰雹灾害出现在5-9月份,而且多发生在6-8月,夏季出现冰雹的年份占到总年数的87.7%。6-8月,冰雹对处在生殖生长期的作物影响很大,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14]。
图1 研究区域资料来源: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制:《山西省近现代史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2012年。
图2 晋北自然灾害的组成
冰雹灾害的空间分布表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大同市、阳高县、广灵县、左云县、天镇县、灵丘县、怀仁县、原平市是此类灾害的主要发生地,有记载灾害次数为212次,占此类灾害总数的46.6%。其次为朔州的应县、大同的大同县、浑源县、忻州的宁武县、五寨县,灾害发生次数为85次,占此类灾害总数的18.7%。
2.特点
雹灾破坏性较强,相关记载如1940年,“定襄打死十一人,伤三百零二人,受灾二十八村,一千五百余户房屋被毁,八万四千亩农田受灾[15]。”雹灾雹体奇形怪状。1950年,“5月24日,静乐县峰岭底降雹,雹大如杏[16]”。1952年,“6月上旬,繁峙县城关等村降雹9厘米多厚,大如鸡蛋[13]”。同年,“7月7-8日,五寨县雹大如核桃[17]”。雹灾的另一特点是一地发生雹灾,邻地发生雹灾可能性加大。如1950年,“8月27-29日,岢岚,宁武,静乐3个县先后降冰雹[18]”。而且雹灾经常伴随风灾和水灾出现,灾情更为严重。如1963年,“9月13日,大同市降雹,风雨冰雹所经之处,田禾摧毁,树木连根拔起,间有房屋倒塌。树叶被打光,几尺粗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或打断,电杆电线也被拔起打断,农作物穗头、叶子荡然无存,落地的穗头、颗粒被水冲飘,余下的半截秸秆,皆扑倒在地[12]”。
(三)旱灾
1.时空分布规律
晋北干旱灾害频发,气候特征是决定性因素。该地平均年降水量为400—500mm,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皆为主要原因[11]。民国以来晋北地区发生旱灾年份有60个(一年发生数次,亦以一年计算),即不到2年就会出现1个旱灾年。旱灾发生总次数是463次,平均每个旱灾年发生8次。旱灾发生次数超过10次的年份占到旱灾出现年数的35%。发生季节集中于春、夏两季,一半以上年份发生春旱、夏旱。春旱是因为3-5月份降水量偏少,太阳辐射强,加上风力大,蒸发强所引起的干旱。春旱对春播作物的下种、出苗及前期的生长有很大影响。雨季出现略迟或期间有间隔性干旱发生,会引起夏旱,时间以6-8月为多。作物得不到足够的水分,会影响其早期生长[19]。秋旱平均每10年出现1次,将推迟作物播种期。
图3 干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从图3可看出,旱灾的多发地区为大同市、阳高县、广灵县、左云县、灵丘县和朔州平鲁区。这些地区共发生旱灾150次,占旱灾总数的31.5%。其次为忻州的忻州市、偏关县、神池县、宁武县、五寨县、保德县、代县、定襄县、繁峙县,朔州的朔城区、右玉县、山阴县、怀仁县和大同的浑源县,共发生旱灾237次,约占旱灾总数的49.8%。
2.特点
晋北干旱持续时间长,易引发其他灾害,往往伴随饥荒、瘟疫和蝗灾等。如1930年,“灵丘自(民国)十五年后年年干旱,人民啼饥号寒,惨不忍睹[12]。”旱灾影响民众生产生活,如1957年,“农作物成片枯死,野草干萎,井水下降,河溪断流,群众吃水亦成问题[13]”。1920年,“繁峙县干旱,粮食歉收,粮价大涨,饥民颇多[20]。”1926年,“农民无法生活,全村六十六户中有四十户逃亡口外[12]。”
(四)洪涝
1.时空分布规律
洪涝灾害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时间短降雨量大,雨水迅速积聚漫流,造成水位异常升高,山洪暴发,冲毁水库、堤坝等洪水灾害;另一种是因长时间连绵淫雨,土壤水分过分饱和,产生径流,造成农田涝渍,农作物被浸泡而受到损伤,乡村的土质建筑物也因雨淋湿透而墙倒屋塌等雨涝灾害。晋北地区洪水灾害的发生主要是骤急的暴雨所致,连阴雨发生次数较少。
1912-2000年,晋北发生暴雨的年份为67个,较大暴雨洪涝灾害336次,平均每年3次。暴雨一般出现在4-9月,尤以6-8月为最多,出现年份占到83.6%。暴雨高发地区为大同的阳高县、天镇县、灵丘县,忻州的原平市,发生85次,占总次数的25%。发生次数在10-15的地方有朔城区、应县、怀仁县、大同市、广灵县、左云县、大同县、浑源县、忻州市、河曲县、静乐县、保德县、定襄县、繁峙县、五台县。1970-1996年间,暴雨发生次数增多,多个年份暴雨一年次数不少于10次。
连阴雨共发生56次,平均1.5年发生一次。晋北的连阴雨一般在5-9月份出现,7-8月较多。朔城区、右玉县、左云县、灵丘县为连阴雨灾害多发地区,发生次数为22,占到该种灾害总次数的36.7%。
2.特点
有记录显示“民国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二十九年、三十一年、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公元1938、1939、1940、1942、1943、1944年),左云全县连涝,民舍多有倒塌,河水泛滥,耕地部分冲毁,粮食连年歉收[21]”。1939年,“七月,繁峙、原平、宁武、定襄、忻县暴雨连绵成灾,洪水泛滥,山洪暴发。冲毁淹没农田约七万亩,受灾农田二十二万余亩,受灾村庄七百零八个,受灾人口六万九千余人,塌毁房屋二万五千余间,人畜伤亡,经济损失难以统计[20]”。同年,“七月十二日至八月二十九日,广灵县连续降雨四十八天,造成涝灾。粮食严重减产,次年粮价猛涨,多人以吃野菜、谷槺、草根、树皮度日[22]”。由此可见洪涝灾害覆盖区域广阔,灾情严重。
(五)霜冻与低温
1.时空分布规律
霜冻一般出现于春末秋初,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受冷空气影响,导致土地或作物表层温度下降到0℃以下,造成农作物受害或死亡的低温灾害[14]。晋北风高霜早,高寒干旱,霜冻经常出现在5月、9月。春季终霜冻发生在春末作物生长的初期,此时若发生霜冻就会使作物遭受危害。春天终霜冻出现越迟,影响越大。秋初,霜冻会使作物受到冻害甚至死亡。秋天出现霜冻越早,灾情越重。据统计霜冻灾害在1912-2000年间共发生117次,平均每年发生1.3次。广灵县、左云县、灵丘县为多发地区,发生次数为35,占总次数的30.4%。
晋北的低温灾害是强冷空气入侵或寒潮时造成的冻害现象[14]。低温灾害共发生22次,即每4年出现一次。四季出现几率均有,冬春居多,秋季次之。其中大同市出现次数最多,占到13.6%。
2.特点
霜冻低温伤苗杀稼,造成粮食减产,对乡民生活产生影响。1956年,“4-5月份,广灵县冻灾,果树花大部分被冻死,作物幼苗普遍受损,因灾减产25%[22]”。1993年,“9月16-18日,原平、五寨、代县、神池等县(市)先后出现初霜冻,原平、五寨经济损失分别为250万元和21万元。代县、神池粮食减产分别为5%和20%以上[12]”。
(六)大风
1.时空分布规律
古人将大风灾害称为“灾风”“暴风”“赤风”“烈风”等。根据成因不同,可分为天气系统性大风和雷雨大风。天气系统性大风是由于天气系统变化,水平气压梯度增大而出现的大风。这类大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季出现次数最多,冬、夏次之,秋季最少。雷雨大风主要出现在5月中、下旬到9月中、下旬,其中以6-8月最为常见。1912年~2000年间,共发生大风灾害71次,1961年次数最多,达到9次。灵丘县、天镇县、原平县为灾害多发地带,88年间灾害出现次数不少于5次。
2.特点
风灾特点是风劲强,破坏严重。1919年,“四月九日午后,崞县大风昼晦,山岳震撼,河水逆流,室中须张灯[23]”。1924年,“六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灵丘县大风刮得天昏地暗,出入难行,房屋毁坏颇多[24]”。1959年,“7月中旬,浑源县李峪大队一带遭雷雨大风,玉米、谷子、黍子等作物被刮倒、刮断,作物减产40%左右[12]”。1983年,“4月28日,天镇县大部分公社遭受风灾。当日14时至次日9时大风持续16小时,平均风速26米/秒,最大瞬时风速36米/秒。全县5.9万株杏树80%的花和花蕾被大风刮掉,刮断树600株、电话线杆540根,52个大队电话不通,广播中断[12]。”
四、结论
(1)冰雹、干旱、洪涝、霜冻与低温、大风等,是晋北比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灾害。此外,还有龙卷风、沙尘暴、雷电、雪灾、雾凇雪淞、高温与干热风以及由气象原因引发的森林火灾、冰凌和泥石流灾害。从总体来看,1912-2000年间晋北地区平均每月发生1次灾害。就单种灾害而言,其发生频率也很高。冰雹每0.8个月1次,干旱每1.5个月1次,洪涝每3个月1次,霜冻与低温每8个月1次,大风每1.2年1次。在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的基础上,呈现群发典型的特点。民国以来晋北地区一年中3个年份发生7种灾害,8个年份发生6种灾害,10个年份发生5种灾害,22个年份发生4种灾害,17个年份发生3种灾害,8个年份发生2种灾害,群发现象十分显著。多种灾害交替发生,灾情明显加重。1956、1990和1993年同时发生干旱、冰雹、暴雨、连阴雨、霜冻、低温、大风七种灾害,其危害程度远远超过了单种灾害。
(2)在年际分布上,灾害总体出现较明显波动增长趋势。干旱灾害频次峰值出现在1957和1999年,频次分别是21、24次。雹灾的多发期在1976-1993年,平均在25次。暴雨灾害在1970-1996年波动变化幅度最大。连阴雨发生频率较稳定,波动范围不大,1952年出现峰值,发生次数为7。霜冻在1989年发生次数最多,为11次;其次是1979年,出现8次。13%的年份出现低温,1987年频次最高,达到6次。大风灾害出现次数最多为9次,发生在1961年。从总体上看,可将民国以来89年分为1921-1975年灾害发生相对稳定期和1976-2000年持续增长期。在年内分布上,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春夏季。夏季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干旱、冰雹、暴雨、连阴雨夏季发生次数均为最高。春季的大风、霜冻、低温发生次数明显高于其他灾害。秋季经常发生且危害性较大的灾害是霜冻。冬季灾害发生频次较低。因此,相关部门应在不同季节做好相应的防灾减灾工作,在灾害频发的夏季更应高度重视。
(3)在空间分布上,灾害多发地区有区域性,呈现为条带或块状。晋北地区天镇县、阳高县、大同市、左云县受灾频率最高,右玉县、平鲁区、朔城区、怀仁县次之。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大同盆地的北面,阳高县、大同市、左云县是频发区,灾害发生频次从北向南依次减少。冰雹频发区为大同市、应县、怀仁县、原平市、宁武县、五寨县,冰雹生成多起源于山区坡地,移动路径多从西向东方向移动,或沿山口、河谷地带移向丘陵、平原。洪涝灾害多发生于靠近山区且有河流经过之处,如天镇县、阳高县、左云县、右玉县、灵丘县、朔城区等。大同相比朔州、忻州,霜冻低温灾情严重。风灾影响范围广,波及地区达70%以上,严重区域有天镇县、灵丘县、原平市,空间上呈多核分布特点。
(4)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带来惨重后果。灾害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往往影响作物产量。牲畜因缺少粮食,大量死亡、减少。农民或逃或死,劳力减损。从一定程度上,对道路、河堤、桥梁等公共工程造成破坏。灾害严重时,粮食颗粒无收,房屋庐舍倾塌,百姓直接丧命。灾后,不少灾民流浪乞讨。一些人为匪作盗,劫掠抢夺。灾害造成影响如此之大,应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1]陈桥驿.浙江省历史时期的自然灾害[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1(1):5-17.
[2]曹罗丹,李加林,叶持跃,等.明清时期浙江沿海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J].地理研究,2014,33(9):1778-1790.
[3]唐兵,安瓦尔﹒买买提明.1949-1990年塔里木盆地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 (12):124-129.
[4]高文学.中国自然灾害史[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
[5]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6]张波,冯风,张纶,等.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7]孟万忠,刘晓峰,王尚义,等.近百年山西霜雪灾害时空特征[J].地理研究,2012,31(12):2292-2300.
[8]郭太平.两千多年来山西主要气象灾害浅析[J].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0(3):66-69.
[9]张青瑶,初建朋.明清晋北蝗灾统计特征及灾情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5):185-188.
[10]张青瑶.清代晋北地区干旱灾害研究[J].干旱区研究,2010,27(2):211-216.
[11]张青瑶.清代晋北主要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J].古今农业,2012(4):48-58.
[12]高凤山.雁北自然灾害[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13]张杰.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M].太原:山西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1988.
[14]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委会.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山西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15]定襄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定襄县志[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16]静乐县志编纂委员会.静乐县志[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17]山西省五寨县志编纂办公室.五寨县志[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
[18]岢岚县志修订编纂委员会.岢岚县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19]高懋芳,邱建军.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特点及分布规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8):101-106.
[20]繁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繁峙县志[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
[21]左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左云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2]山西省广灵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广灵县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原平县志编纂会.原平县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4]赵成玉.灵丘县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
[25]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山西省近现代史地图集[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倪玲玲)
X 4
A
1671-9123(2016)04-0105-06
2016-07-27
冯向星(1992-),女,山西娄烦人,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