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清运河鳌头矶文化景观的形成与保护

2016-06-05韩光辉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鳌头中洲观音阁

◎韩光辉 杨 雷 田 海

古都名城研究

临清运河鳌头矶文化景观的形成与保护

◎韩光辉1杨 雷2田 海1

(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2.北京学苑出版社,北京100079)

临清位于会通河与卫运河汇流处,元明清三代因漕运而迅速兴起。据民国《临清县志·临清县城区图》,城市东北部是明景泰元年(1450)筑成的“州城”(砖城,又称新城)。砖城外的土城(边墙、罗城,俗名玉带城,又称旧城),嘉靖二十一年(1542),由三部分组成:州城南部、西部与汶河北支形成城内一区;卫运河北岸社区通过浮桥(广济桥)与卫河南岸城市连通;由卫运河、汶河北支及汶河南支形成三角形水系围合的“中洲”。笔者讨论的就是中洲及其东部的鳌头矶景观。

鳌头矶;文化景观;临清城市运河;保护

中国“南北大运河”从隋唐西北走向转移到元明南北走向,缩短距离达900千米。①据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第27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隋唐南北大运河“全长二千七百多公里”;(第304页):京杭大运河“全长一千七百八十二公里”。安作璋《中国运河文化史》(上册第299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隋唐运河“全长二千七百多公里”。元明时期在临清②③临清县治,洪武二年(1369)自旧县村迁置临清闸即“中洲”纸马巷“县治遗址”处,景泰元年(1450)于临清闸东北筑砖城,徙县治于此;弘治二年(1489)升为临清州。城市内部又发生了较大变化,即从元运河汶河北支转向了明运河汶河南支,与卫运河形成了三角形水系。在这个三角形水系中间,形成了三角形城市,又被称为“中洲”。运河鳌头矶就位于临清城市三角形水系的进水口,由堤堰、闸桥、观音阁共同组成,建于明嘉靖年间。其最初是人工建造的运河坐标,并起到迎水、逼水进入汶河南支的作用。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运河在城市中地位的变化,这一运河水利工程逐渐演变为一处历史文化景观。其自身内涵的发展变化与临清运河水系以及临清城密切相关,有必要依据文献记载并多次实地考察,梳理鳌头矶从自然景观演变成为文化景观的历史过程,并简要回顾与评价鳌头矶的现状与保护。

一、鳌头矶的由来及其属性

“矶”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与水域和山石地貌有关。地理学上称为“矶”者,乃三面环水,一面连陆的临江山丘。在长江中下游,有三大矶:湖南岳阳城陵矶、安徽马鞍山采石矶与江苏南京燕子矶。山东临清城内也有一处称为“矶”的地方,即大运河鳌头矶。

运河鳌头矶位于临清城市三角形运河水系的进水处,三角形运河水系是人工建造的汶河北支运河和汶河南支运河,与卫运河围合形成。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敕建会通河,并修建临清、会通二闸。明洪武二年(1369),临清县治迁置于临清闸,即由旧县村迁至今市区纸马巷,有“县治遗址”,其周围方圆数里称为“中洲”:“自鳌头矶迤西,凡在汶、卫二水之间者,曰中洲。元时即名中洲,其时未有南板、新开两闸,止有旧会通河入卫。今新旧兼之,宛在中央,始成洲矣。”[1]“自元以来,名之曰中洲,其东砌以石,如鳌头突出,筑观音阁于上,四闸建左右如足,广济(桥)尾其后①在平面形态上酷似传说中的千年大鳌,因此才有鳌头矶的说法。。知州马纶题曰‘鳌头矶’,俗谓之‘观音嘴’”[2]。这段文献说明了元代会通河直接引入卫河,形成运河东北走向,两河汇流形成“中洲”(图1)。明永乐十五年(1417),开挖会通新河即汶河南支入卫,并修建了南支两闸及观音阁,上书三个大字:鳌头矶,体现了洲与矶的关系。洲在西、矶在东;洲在后、矶在前。这是关于鳌头矶来源的最早证据。

图1 康熙《临清州志》州城②

图2 乾隆《临清州志》州城

除康熙十二年(1673)的这段关于鳌头矶记载之外,乾隆十四年《临清州志》记载:鳌头矶“在中洲东起处,砌以石,如鳌头突出。筑观音阁其上,旧闸二、新开闸二,各分左右如足,广济桥尾其后。明知州马纶题曰‘鳌头矶’三大字,州人方元焕书,俗谓之‘观音嘴’。阁当汶水之冲,原有古堤,日久渐圮。清丰右都督刘聚过而筑之,费千金,阁赖之。凡南船至,多停泊游憩,遂称名焉”。[3](图2)“鳌头矶”为明正德中由临清州知州马纶题写、由当地文人方文焕书丹。

乾隆五十年《临清直隶州志·疆域志·鳌头矶》载,在鳌背桥西南数十步“中洲东起处,砌以石,如鳌头突出,筑观音阁其上,旧闸二、新开闸二,各分左右如足,广济桥尾其后。明知州马纶题曰‘鳌头矶’三大字,州人方元焕书之,谓之观音嘴,当汶水之冲,原有古堤,日久渐圮,清丰右都督刘聚过而筑之,费千金,阁赖之。凡南船至,多停泊游憩,遂称名焉”。可见,鳌头矶最初是人力改造运河的产物,其自然功能的涵义占据主导地位。

民国二十三年《临清县志》也记载,鳌头矶:“在鳌背桥西南数十步,中洲东起处,砌以石,如鳌头突出。筑观音阁于其上,旧闸、新闸各二,分左右如鳌足,而广济桥尾其后。明知州马纶题曰‘鳌头矶’,邑人方元焕书之。近因建‘进德分会’拆矶前木枋移于会址,方书已失,俗称其地为‘观音嘴’。昔日津途旅客登阁远望,全市景物历历在目,明李东阳有过鳌头矶诗,邑中十景之鳌矶凝秀即此。”[4]经数百年来的沧桑变化,中洲依然存在,鳌头矶矶前木枋被拆走,用于“进德分会”办公场所,方元焕所书“鳌头矶”被拆除(方书已失)。

据《临清市志》(1997)记载,鳌头矶现存古建筑一组,周围楼阁环合。北殿三间,称“甘堂祠”(俗称“李公祠”);南楼三间,名“登瀛楼”(俗称“望河楼”);西殿三间,曰“吕祖堂”;东楼三间,谓“观音阁”。阁建于楼上,呈方形,飞檐挑角,木隔落地,玲珑别致。矶底部系以砖砌就的方台,台中间东西向有门洞,洞楣上书“独占”二字,“独占”即“独占鳌头”。鳌头矶位于临清城内元明运河交汇处,为昔日运河漕运盛时,文人墨客登临赋诗抒怀之所。“独占鳌头”用来强调临清运河在京杭大运河漕运中的重要作用。台上阁楼歇山重檐,前出抱厦,后落一垒,主体用三、五、七梁架构成,上覆筒瓦,脊上有陶制兽形装饰,飞檐四排。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得体、玲珑纤巧、古色古香,是明代北方地区典型的砖木结构建筑群,素有“鳌矶凝秀”之美称。“鳌矶凝秀”古为临清十六景之一,此地也是城内最繁华的地方。登临其上,可望“粮艘麇集,帆樯如林”,碧波荡漾,景色绮丽。只是到了清末,津浦铁路通车,运河停航,鳌头矶渐失当年风采。

上述文献记载和现存建筑表明,随着运河的使用及发展,鳌头矶从最初作为运河的汶河北支与汶河南支分叉地标,逐渐被改造为一处文化景观,兼具自然属性以及文化属性的双重意义,是运河水利工程结合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其自身丰富文化内涵的发展变化与临清运河水系密切相关,也与城市社会经济繁荣紧密相关。梳理鳌头矶从自然景观演变成为文化景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从文化景观的角度解读这一过程,具有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的。

二、鳌头矶内涵与临清城市运河的演变

临清城内的运河水系包括卫运河、汶河南支、汶河北支。其中汶河南支、汶河北支属于会通河在临清城内的部分,这里讨论的与鳌头矶相关的城市运河正是这两部分。其中,汶河北支即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所开凿的会通河,在城区内形成了汶河北支自鳌头矶至卫运河河段,并修建了临清闸(下闸)和会通闸(上闸)。

会通河(汶河北支)开挖之后,由于地势和水位、水量的问题,在城内会通河即汶河北支置闸蓄水,濬淤挑深,定期放水,推动货船北行。但会通河的漕运并没有设想的那样顺畅,加之海运大运输量的优势,会通河漕运年运量仅达百万石。虽说元代开凿了会通河,但是整个元代,漕运始终是以海运为主,河运为辅,会通河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临清城市运河水系中的地位尚未凸显。当时汶河南支尚未开凿,还谈不上南北分界,当然也谈不上“旧闸、新闸各二,分左右如鳌足”的景观。

由于汶河北支河道闸坝设置欠妥,淤积严重,元末至明初,会通汶河北支连同临清会通二闸就被废弃了。正如《临清直隶州志》记载:“会通闸、临清闸在汶北河,创于元世。明永乐九年,俱由南河,北河半涸,闸亦仅存旧址。”至永乐迁都北京,会通河成为运河重开及整治的重点①元代所称的济州河与会通河两段,至明代合二河通称为“会通”。,于是有了汶河南支的开凿及其附属闸坝的建设。至永乐十五年(1417),废会通汶河北支,启用会通汶河南支,在会通南支开掘了南版、新开二闸。明代中期,“兵民杂集,商贾萃止,骈樯列肆,云蒸雾滃,而其地遂为南北要冲,岿然一重镇矣”[5],“淮河以北,若徐州、济宁、临清,繁华丰阜,无异江南。临清为尤盛”[6]。在卫运河“中洲”浮桥口街位置上修建了浮桥,称为“广济桥”,形成了“自元以来,名之曰中洲,其东砌以石,如鳌头突出,筑观音阁于上,四闸建左右如足,广济尾其后”的形势。正是汶河南、北二支的分流以及相关水利设施的建成,促成了鳌头矶的出现。最初时期的鳌头矶就是在修筑运河时,依据古堤筑石于其上而成,是在构筑了位于鳌头矶的观音阁,鳌足的新、旧各二闸以及鳌尾的广济桥,最终形成了鳌头矶这一景观。事实上,鳌头矶的形成不仅与运河的水位有关,也与运河相关水利设施和城市建设发展相关。

随着运河在临清城交通地位上的不断变化,鳌头矶这一运河水利工程所形成的景观被赋予新的内涵。随着会通北支以东地区城市社会发展和城区扩大,两岸社会联系加强与商业的繁荣,会通汶河北支闸坝废弃,而在会通汶河北支即元运河、后来又被称为“死河子”上修筑了多处桥梁(表1、表2、表3)。鳌头矶成为当地名胜,临清城内也出现了明大学士李东阳诗中所描绘的胜景:“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折岸惊流此地回,涛声日夜响春雷,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7]

表1 康熙《临清州志》闸桥数统计

表2 乾隆十四年《临清州志》闸桥数统计

表3 民国二十三年《临清县志》闸桥数统计

明末清初,国家经历战乱,运河管理不力,会通河的通行又显艰涩,这时运河鳌头矶作为水利工程的意义也同样处于衰落阶段。到了康熙时期,国泰民安,政府又开始大力治理黄河及运河,会通河也恢复了昔日的繁盛景象。到乾隆时期,运河较以前更显完善,乾隆帝就曾经多次沿运河南下江南,大运河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会通河岸边的临清成为闻名全国的运河名城,运河的兴盛也带来了临清城市的繁荣:“甲第连云,人物熙攘,漕运万艘,衔尾北上,市肆毂击肩摩,不减临淄、即墨。”[8]临清“自元开渠通运,为輓漕之咽喉,当舟车水陆之冲,固商贾辐辏之区也”[9]。其中“中洲一带,街衢洞达,灯火万家,蔚然为全市繁盛中心,较砖城之虚有其表,未可同日而语也”[10]。中洲地区还形成了一系列古街道:考棚街、大寺街、箍桶街、竹竿街、纸马街、马市街、会通街、白布街、东夹道、西夹道、锅子街、前关街、后关街。其中锅子街、会通街、东夹道与汶河北支以东桃园街被永济桥(天桥)连通起来,加以汶河北支河上其他桥梁,把临清城市中洲与汶河北支以东社区连为一体。明清时期,“土城为城西南贸易地……掘堑筑土,以卫城外之民,曰边墙,又名罗城”[10]。这一城市,街衢通达、五方走集、四民杂处、商贾辐辏,经济繁荣。鳌头矶的各个组成部分,不仅发挥着水利设施应有的作用,而且作为一个整体,其观赏景观的意义也达到鼎盛。

到了咸丰五年(1855),黄河于铜瓦厢决口改道,于阳谷张秋南向冲断运道,黄河主流穿运东流,自大清河入海,运道破碎不通,聊城至临清间只有小船来往,大运河名存实亡。同治、光绪间政府曾经想重新恢复运河,光绪三十二年(1908)山东巡抚杨士骧奏准挑浚由临清至聊城一段会通河,在临清设有“北运河下段工程局”,划分工程为十一段,计程挑修[11],但是终未成功,于是就此罢废河运。此后各湖区尚能间段通航,会通河北段淤塞。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新疏浚黄河以北至临清的会通河,黄河以北至临清的运河工程,计划于1937年6月全部竣工通航,但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未能完全实现。丁浩川、黑若仙、王笔一、秦和珍等共产党人在此创办《力报社》,建“战委会”,此地便成为宣传抗日、传播马列主义、组织群众投身革命的场所。1938年11月,日寇侵占聊城,运河长期无人管理,遂成为废河,这也导致了临清城市运河鳌头矶组成部分的闸、桥运河功能的丧失,其作为运河水利设施的意义衰亡,鳌头矶上的鳌足、鳌尾的功能及其意义不复存在,仅剩鳌头观音阁,地方已俗称‘观音嘴’[10]。因此,这时的鳌头矶仅仅是观音阁所承载的景观价值,只是津途旅客登阁远望之地而已。

时至今日,鳌头矶由于运河缺水断流,早已不复当年跌宕起伏气势。由于城市建设,把鳌头矶附近运河沿岸深筑石砌护岸,大量房地产开发、旅游商业开发,造成鳌头矶的记忆已经逐渐消失。在三角形运河水系上,随城市的发展和水系的演变,鳌头矶在运河上构筑了联系城市社会的桥梁,成为当代城市的文化景观。

三、鳌头矶的现状与保护

回顾鳌头矶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发现随着城市的发展,鳌头矶本身的文化内涵也发生了转变。在运河与城市发展中发挥作用的鳌头矶,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在今天看来,鳌头矶作为一处文化景观也就有其内在的发展机制及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直到今天鳌头矶在临清仍然是鲜明的城市地标,延续着城市的发展脉络。它在临清城市规划建设、旅游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鳌头矶因为在城市运河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成为临清城市的地标。1978年,鳌头矶被列为聊城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依原貌修葺一新。1984年又进一步彩绘修缮,并将临清市博物馆设置于此。

1951年,政府重新治理小运河,即黄河以北会通河。1959年10月至1960年4月,又新开挖了“位临运河”(位山至临清),设计之初,位临运河是打算替代已断航的会通河,重新将京杭大运河串联起来,但是当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工程并未能达到通航的要求,其后由于引黄灌溉的需要,这段运河被改为“位山引黄三干渠”,其主要职能变成灌溉和调水的河道。虽然说“运河”之名已不符实,但终于将中断了几十年的京杭大运河又重新联通起来。正因如此,如今地图上标示的京杭大运河所走的路线正是这条位临运河,而会通河则被称为“小运河”。

图3 临清中洲运河古城区卫星影像图

21世纪以来,地方政府邀请规划部门对中洲地区进行了规划,正在按规划方案《临清中洲运河古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临清中洲运河古城区旅游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维护和建设(图3)。昔日的“死河子”经过清理,又焕发出了它的生机,成为城市居民游憩的场所。

总之,中洲运河古城区,是京杭大运河会通河段与卫运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周围有元运河、明运河、卫运河三水交汇。在历史上是临清运河古城的繁华所在,至今仍保持着旧有城市肌理,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原真的运河风情,希望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关注。

附图:民国《临清县志·临清县城区图》

[1]张度,邓希曾.乾隆临清直隶州志:卷二[O].清乾隆五十年刻本.

[2]于睿明.康熙临清州志:卷一[O].清康熙十二年刻本.

[3]张度,邓希曾.乾隆临清直隶州志:卷十[O].清乾隆五十年刻本.

[4]张自清,徐子尚.临清县志:卷八[O].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6]崔溥.漂海录—中国行记[M].葛振家,点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193.

[7]张度,邓希曾.乾隆临清直隶州志:卷一[O].清乾隆五十年刻本.

[8]于睿明.康熙临清州志:贺王昌序[O].清康熙十二年刻本.

[9]张自清,徐子尚.临清县志:邓希曾序[O].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10]张自清,徐子尚.临清县志:卷一[O].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11]山东省聊城地区水利志编纂委员会.聊城地区水利志.[M].山东省聊城地区水利局出版,1993:184.

(责任编辑 卞建宁)

TheFormationand Protectionof theCulturalLandscape ofAotou Rock Patchnear theGrand Canalin Linqing

HAN Guanghui1YANG Lei2TIAN Hai1
(1.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2.Xueyuan Publishing House,Beijing 100079,China)

Linqing City is located at the confluence of Huitong Canal and Wei Canal.Benefit from Caoyun system has this city grew rapidly in Yuan,M ing and Qing Dynasty.According to the Map of Urban Area of Linqing County,the Brick City(also known as“New City”),which was built in year 1450 A.D.,was located in northeastern of the urban area.Besides the Brick City is the Old City(also named of Yudai City),which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 year 1542 A.D.:The inner city area,the area in north of Wei Canal and the so called“Zhongzhou”(the central sandbank),which was surrounded by Wei Canal,north tributray and south tributray of Wen River.This article w ill discuss Zhongzhou and the eastern Aotou rock patch landscape.

Aotou Rock Patch;Cultural Landscape;Canal in Linqing City;Protection

K928.5

A

1671-9123(2016)04-0001-06

2016-11-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63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9Aals043)作者简介:韩光辉(1947-),男,山东泗水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历史地理研究。

②粗线以内的区域为中洲,☆标注处为鳌头矶,图2与此相同。

猜你喜欢

鳌头中洲观音阁
Resonance and anti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in linearly delayed Maryland model
留白
“特惠日”遵义占鳌头
观音阁屡经洪水屹立不倒
高洋斌
Two New Hyperon Coupling Models in the Light of the Massive Neutron Star PSR J0348+0432∗
Dynamical stable-jump-stable-jump picture in a non-periodically driven quantum relativistic kicked rotor system∗
α Decays in Superstrong Static Electric Fields∗
观音阁水库输水隧洞方案选取
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兴利调度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