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城市视角下洛阳市中心城区绿道网构建策略研究
2016-06-05刘翠焕黄淑娟李先富
刘翠焕, 黄淑娟, 李先富
(1.桂林理工大学 土建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2.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0)
山水城市视角下洛阳市中心城区绿道网构建策略研究
刘翠焕1, 黄淑娟1, 李先富2
(1.桂林理工大学 土建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2.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0)
针对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破坏、文化特色缺失等问题,以及对山水城市绿道的诉求,从山水城市理论发展研究出发,剖析山水城市的本质内涵,进而总结出中心城区山水城市绿道构建的影响要素与特征,提出了山水视角下中心城区绿道网构建的策略架构,并以典型的山水城市洛阳市为例进行实践。
山水城市;绿道网;洛阳;中心城区
0 引 言
近年来,快速城镇化致使我国城市问题不断涌现,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传统文化湮没、城市特色缺失等,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毫无认同感可言。2013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市建设中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与钱学森先生所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城市”建设理论不谋而合。绿道作为连接城市自然、人文等资源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保护、城市游憩等功能,成为山水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绿道建设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热门话题。
但是,我国绿道理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多集中在区域绿道层面,缺乏对中心城区绿道的研究。中心城区是山水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洛阳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因而,研究山水城市视角下的洛阳市中心城区绿道网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 山水城市与绿道网构建
1.1 山水城市概述
1.1.1 何谓“山水城市”
“山水城市”概念由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与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书信来往中提出的,钱老写道:“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建造山水城市式的居民区。”后其进行了完善,认为山水城市建设要融合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文明,同时还要与社会主义、中国国情相结合[1]。
随着山水城市理论的不断发展,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山水城市做出诠释。吴良镛教授认为山水城市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构建“山-水-城”有机融合的人居环境模式;其中“山水”泛指自然环境,“城市”泛指人工环境[2]。杨国权教授认为山水城市应保护生态、融入环境,继承文脉、融合现代,审美游憩、持续发展。此外,杨柳、胡俊等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1.1.2 山水城市的当代内涵
通过以上对山水城市理论发展的解读,以及笔者对山水城市的理解,认为当代山水城市的本质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生态性内涵。我国古代都城的营建,向来遵从“天人合一”的朴素观念,都城选址考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通常选择山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来实现居民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如著名的苏州平江府、桂林靖江王府等。因而,当代的城市建设同样应树立自然生态观,梳理、保护并利用建成区及周边自然环境,构建区域协调的生态格局,从而保障可持续发展。
(2) 文化性内涵。受儒家“三材”“允执其中”等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形成了天、地、人、神的多层次文化结构,并认为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是沟通天地的媒介,如都城中依托山体的轴线;此外,受风水理论影响,古代都城利用山水来界定四方,形成整体向心的均衡态势。古人在传统山水文化观念历史长河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因而当代城市建设应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及文脉的传承,构筑城市特色。
(3) 景观性内涵。受儒家“以人御物”思想影响,将自然山水审美人格化,形成了古代独特的山水园林意趣,如圆明园的福海、北海的琼华岛等;而受道家“以物御人”思想影响,则形成了亲和自然、寄情山水的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精神,如杭州的西湖、长沙的岳麓山等。因此,当代城市建设中还应注重山水景观体验和意境营造。
1.2 山水城市绿道网概述
1.2.1 山水城市绿道的概念提出
基于以上对山水城市的当代内涵剖析,笔者认为:山水城市绿道狭义上指山水城市中的绿道网络;广义上指能够保护并利用自然山水资源、传承文化脉络、营造山水景观意境,从而展示城市山水特色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网络体系[3]。同时,中心城区山水城市绿道对应的是城市级别绿道。
1.2.2 山水城市绿道网构建的影响要素与分类
依据山水城市特色,笔者认为中心城区山水城市绿道网构建的主要影响要素有:自然山水资源要素,即中心城区的山体、水系、生态廊道等;人文山水要素,即城市公园、历史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文化脉络等因素。
同时,中心城区山水城市绿道主要依托城市水系、山体、道路、绿地等载体而建,因而根据建设环境山水城市绿道可分为滨水型、山麓型、山脊型、道路型、绿地型等类型。
1.3 山水城市绿道网构建的策略架构
(1) 宏观层面:基于自然山水资源的生态格局保护。生态格局作为山水城市的骨架,是山水城市得以保护和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通过梳理中心城区的山体、水系、生态廊道等资源,对接周边生态环境,构建基于自然山水资源的生态格局保护绿道[4]。
(2) 中观层面:基于人文山水资源的文化脉络传承。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灵魂,文化脉络是山水城市特色的主要载体,通过分析城市的营建与发展演变,梳理城市文化脉络的格局并提取构成要素,构建基于人文山水资源的文化脉络传承绿道。
(3) 微观层面:基于多主题多类型的景观意境营造。分析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绿道构成要素,从使用者的体验和感知角度出发,营造不同意境的山水城市绿道景观环境,强化山水城市的认同感。
2 洛阳古都营建与城市发展演变
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周边群山环绕,自然资源丰富,具有1 500余年的辉煌建都史,历史文化遗产众多,是我国典型的山水城市。
2.1 古都营建特点
2.1.1 选址
古都洛阳城选址在宏观上注重山水形胜,堪舆学中指出洛阳龙脉源于昆仑山,延伸至八百里秦岭直至黄河,群山为屏,气势恢宏;中观上注重山水格局,具有“鹤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微观上古洛阳城交通便利、物资充沛。因此,洛阳历来乃帝王营都之所(图1)。
图1 洛阳山水格局模式图
2.1.2 山水文化景观
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使洛阳成为我国历史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先后十三朝古都营建于此,营都均注重“山-水-城”空间关系,形成具有显著特色的文化景观。涉及中心城区较为著名的古都有:周王城和隋唐洛阳城。其中,周王城中轴线以王城南城墙中点为基,正南直至伊川南部九皋山至高点仙人角石,是我国历史著名的“三礼图”规划模式的起源,影响了后世历代都城营建(图2);隋唐洛阳城,横跨洛河南北,中轴线北达邙山、南至龙门伊阙,两者遥相观望,成为都城最显著景观特点,伊、洛、瀍、涧四河交错,形成当时全国水运中心(图3)。
图2 周王城中轴线图 图3 隋唐洛阳城中轴线图
2.2 近现代城区发展演变
洛阳近现代城市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954年版总体规划明确了跳出古城建新城的发展模式,东接瀍河、西连涧河,形成居住片区,并依托涧河发展工业集聚区,成为当时著名的“洛阳模式”;1981年版城市总体规划在上版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完善,形成较为完善的功能区划和绿地系统;1994年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跨洛河发展模式,形成两岸对称发展格局,依托伊、洛河延续历史文脉;2011年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跨伊河发展,建立城乡一体示范区,最终形成当前的城市空间格局(图4)。
图4 洛阳中心城区发展演变图
2.3 当前洛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自然山体方面。城市建成区及周边村庄无序蔓延,伐树、开采山石等现象屡见不鲜,造成山体生态失衡、山体景观完整性被破坏等问题;同时,周边历史陵墓等历史遗产面临威胁,整体城市文化特质弱化。
(2) 自然水系方面。水系生态基质单一,生态体系不完善,历史河渠水网体系、沿河众多文化遗产、景观资源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利用,难以彰显特色文化景观内涵;此外,滨水空间缺乏有序组织,景观体验性不足、意境缺失。
(3) 山-水-城空间联系方面。当前山、水、城各部分之间缺乏整合,空间联系不够紧密。城区各组团未能形成有效串联,城市活力尚需提升;各历史文化遗迹与自然山水之间的轴线关系有待加强。
3 洛阳市中心城区绿道网构建策略
通过以上理论构建与洛阳城市发展分析,基于山水城市视角下的洛阳市中心城区绿道网构建,笔者提出以下策略并构建了绿道网(图5):
3.1 生态格局保护:三山环绕、四水穿城
山水城市的营建,必须立足于自然生态本底,与外围生态关系进行充分对接,融入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因此,依托中心城区外围的邙山、周山、龙门山三山环绕之势,通过山麓型与山脊型绿道构建,串联自然山体资源,构筑山水城市自然屏障;依托城区洛、伊、瀍、涧四水穿城之态,通过滨水型绿道构建,复兴滨水空间,构筑山水城市的灵动气息[5];同时,依托东侧城市生态廊道构建绿地型绿道,共同保护洛阳山水城市的生态格局。
3.2 古都营建轴、老城发展轴、新城活力轴
文化是山水城市营造之魂,通过文脉的梳理,构筑文化氛围浓郁、城市特色明显的当代山水城市。依据洛阳中心城区的发展演变分析,基于文化脉络构建古都营建轴文化绿道、老城发展轴文化绿道(图5)、新城都市活力轴文化绿道,依托文化绿道,链接城区文化资源空间,形成洛阳中心城区纵横交错的文化脉络,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与活力[6]。
图5 洛阳中心城区绿道网规划图
3.3 景观意境营造:多样类型、多样主题
山水城市意境的营造,主要侧重体验与感知,是展示山水城市较为隐性的方式,是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的主要因素,因而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山水意境的营造应以绿道空间景观作为载体,基于活动主体的行为模式和感官需求等因素,通过提取不同主题绿道的特征,融入山水城市景观要素,从而构筑多样化类型、多样化主题的山水城市景观意境。
4 结束语
绿道网建设是解决我国城镇化中城乡生态、文化等问题重要途径,近年来成为规划领域研究关注的热点,当前我国绿道理论研究多沿袭西方国家,同时多侧重于区域层面绿道研究。本文基于山水城市与绿道理论分析,以中心城区绿道网构建为研究对象,从山水城市本质内涵剖析,到山水城市绿道网构建的影响要素和特征总结,再到中心城区山水城市绿道网构建策略提出,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道网构建理论方法,以加快生态化、特色化的城市建设,进而推动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1] 吴宇江.“山水城市”概念探析[J].中国园林,2010(2):3~8.
[2] 吴人韦,付喜娥.“山水城市”的渊源及意义探究[J].中国园林,2009(6):39~44.
[3] 何 昉.传承“山水城市”理念的珠三角绿道实践——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J].广东园林,2011(6):11~12.
[4] 苏开君.浅析城市绿道的生态学意义[J].广东园林,2010(6):31~34.
[5] 何志明,倪 琪.杭州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初探[J].华中建筑,2013(3):58~63.
[6] 孙 倩.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泰安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2016-12-03;修改日期:2016-12-09
刘翠焕(1990-),女,河南安阳人,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生.
TU984
A
1673-5781(2016)06-07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