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改进数字资源采购模式之我见
2016-06-05郑加佳
周 杨 郑加佳
(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 贵阳 550025)
高校图书馆改进数字资源采购模式之我见
周 杨 郑加佳
(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 贵阳 550025)
介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三种常见付费模式,即大宗交易、按学科主题采购和按次计费,并分析三种模式各自的优缺点,以Emerald、Jstor、Springer数据库为例,对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基于图书馆具体使用状况的更加精细化的采购模式改进方案:按品种组合资源包,根据学校重点学科购买和按篇购买,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高校图书馆 数字资源采购 改进
1 引言
近年来,图书馆数字资源购置费用在总文献购置费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升高。根据ARL(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研究图书馆协会)北美113个成员馆统计,1999年时数字资源购置费在总文献购置费中占比为12.9%,而到2007年时该比例高达46.6%[1]。国内的情况也是如此,数据显示2006到2011年高校图书馆馆均数字资源购置费以及占总文献购置费比例逐年增加(见图1);2011年全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费用最高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达1 764万元,占年度文献购置经费的48.89%[2]。可见,数字资源建设在馆藏建设中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日渐增长的费用与有限预算之间的矛盾也逐渐突出,于是不断优化采购模式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图1 2006~2011年全国高校图书馆馆均文献资源及电子资源购置费用
2 常见采购付费模式及优缺点
2.1 大宗交易
大宗交易(big deal)是由Kenneth Frazier提出的一种数字资源销售模式,该模式下图书馆针对某一出版商或数据商进行数据包(package或collection)的购买,这种购买合同一般持续数年,并且每年以一个固定的比例提升购买费用。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采用此种模式,根据Jill Taylor-Roe 2009年调查显示,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洲大陆地区有41%的图书馆大宗交易费用占据了本馆期刊预算的26%~50%,超过25%的图书馆的大宗交易费用为本馆期刊预算的51~ 75%,大宗交易费用超过本馆预算75%的图书馆占总数的近13%[3]。大宗交易一般所包含的资源量比较大,能在较短时间内丰富图书馆的馆藏;其经费效率高,有研究表明大宗交易的单位经费使用效率要高于按品种订购模式和按次计费(pay-per-view,PPV)模式[4];较长的合同期限和大批量的购买方式节省了图书馆的工作量。大宗交易的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较高的定期涨价幅度在日积月累之后会给图书馆带来巨大的经费压力,以每年涨幅10%为例,5年后的采购费用将是首年的146%,而10年后将达235%;其次,由于图书馆无法进行选择性购买,导致图书馆丧失了馆藏建设的主动权,无法有效掌控馆藏建设的方向,也难以调整馆藏结构。
2.2 按学科、主题采购
按学科或主题购买小型资源包,是对大宗交易模式的个性化改进,也是综合考虑经费情况和实际需求的一种做法。该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图书馆可以根据馆藏需要、经费情况等条件灵活调整购买对象,在采购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费用相对大宗交易而言也较低。如俄勒冈大学图书馆(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Libraries)2010年终止了与Wiley的大宗交易合同,转而采用打包购买经济类及学术性刊物、其他刊物根据需求按品种购买的策略,取消的96种期刊节约了166 103美元,而剩余278种刊物的费用仅为353 513美元[5]。但此种方式几乎是采用目录价格购买,优惠比较少,资源单价高,其实质上属于通过减少购买资源的总量来达到节约经费的目的,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图书馆经费增长跟不上学术期刊价格上涨的问题,且会导致可用资源减少,读者满意度降低。
2.3 按次计费
按次计费(PPV)是按用户实际访问或获取文章、数据等的次数作为计费依据的一种方式。该种方式目前被国外许多大学图书馆所采用,何琳[6]以及吴雪芝等[7]的文章对此都有介绍和研究。PPV的优势在于用户可获取的资源范围最广泛;图书馆只需为读者使用过的资源付费,不存在浪费大量资金购买无用资源的情况;也无需考虑本地存储等问题。其缺点在于单次使用价格较高,不适合使用量很大的机构或学科;图书馆对购买过的资源不具备所有权,无法长期使用,并可能由此产生同一资源多次付费的问题;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难度也比较大,存在大量滥用等现象[8]。
3 基于我校使用情况分析的改进方案
3.1 使用分析
众所周知,图书馆一直难于获取所购数字资源的详细使用统计,我馆目前拥有的数据也存在一定的残缺和不连续性,故本文仅以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度使用情况较有代表性的Emerald、Jstor、Springer数据库略作分析。
表1为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度Emerald数据库的使用情况频数表(各表格中不同分组统计数据先参与累积计算,后四舍五入显示结果。如表1中1~10、11~20两组占期刊总数比例累计,若先经四舍五入后再计算为63.07%+2.56%= 65.63%;但实际数值准确计算应为63.068 181 814 5455%+2.556 818 181 818 18%=65.624 999 996 3637%,四舍五入结果显示为65.62%。先四舍五入会导致之后各组统计结果出现偏差,且最终累积和不等于100%。以下表2、表3亦同)。由表1可知,付费购买的期刊中,有30.11%的种类从未被使用过,63.06%的期刊被使用不超过十次,只有3.13%的期刊被使用过百次以上;从总使用量上看,72.16%的期刊其使用量仅占总量的16.37%,即83.63%的使用集中在28.84%的刊物上,而90.90%的使用量集中在36.39%的期刊上。可见,我校对Emerald数据库的使用从期刊种类上而言是非常集中的。
表1 Emerald使用情况频数表
表2为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度Jstor数据库的使用情况频数表。数据显示,55.60%的期刊从未被使用过,被使用过10次以上的期刊种类仅为10.65%,但这些期刊占到总使用量的78.13%,且使用次数最多的达到200余次,可见我校读者对Jstor数据库的使用是非常集中的。
表2 Jstor使用情况频数表
表3为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度Springer数据库的使用情况频数表。从数据可以看出,71.35%的期刊无人问津;而在被使用过的期刊中,42.45%的刊物仅仅被使用过一次,被使用过三次以上的期刊种类只占20.75%,且被使用得最多的期刊也仅有21次。可见,我校读者对Springer所含资源的需求非常分散。
表3 Springer使用情况频数表
3.2 改进方案
3.2.1 按品种组合资源包 我校对于Emerald的使用主要集中于部分期刊上,实际上只需购买目前期刊种类的25%~30%,就可以满足80%~90%的需求,优化空间是非常大的。实际上多数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在使用上都符合二八律,即八成的资源不被读者使用,对于与此相似的数据库,如果基于使用情况对所购资源以单种期刊为单位进行挑选,选出能满足80%~90%需求的期刊,并将其组合成小型资源包进行购买,而余下的需求通过按篇购买或文献传递等方式来满足,势必能节约相当可观的经费,但此种深度定制的购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数据商的利益,其推行必然面临一定的阻力。
3.2.2 根据学校重点按学科购买 通过对Jstor数据库的使用情况按学科分类进行分析,发现被使用过50次以上的期刊除了数种属于经济学,其余全为统计学;使用超过10次的期刊大部分为经济学和统计学,只有极少量管理学,且这部分期刊占总使用量的78.13%。对于该数据库,只要按学科打包购买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相关刊物,就可以满足我校读者的大部分需求。实际上我校2014年的Jstor购买合同就采用了按学科主题购买的形式,到目前为止使用情况良好,基本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其他高校图书馆的一些应用实例也表明,选择与本校相关度较高的学科进行购买,可以明显提高总体使用效益[9]。
3.2.3 按篇购买 对Springer使用分析发现我校读者对Springer所含资源的需求非常分散,实际平均每种期刊仅被使用0.11次,为了少数文章而全年订购某种刊物无疑是非常浪费的,这使得单篇次的使用价格高达108.93元。因此如果单纯从满足读者需求的角度出发,此类数据库转为PPV模式进行购买更为合适,这也是目前国外许多高校采用的方式[6-7],有较多经验可供参考借鉴,可行性较强。
4 讨论
数字资源数量爆炸式增长、现有资源价格也以每年5%到15%的速度提高,而图书馆经费的增长速度毕竟是有限的,在无法大幅压低资源价格的情况下,缩减资源数量便成了无可奈何的选择,而如何在缩减数量的同时尽量满足读者需求,就成为最重要的问题。从我校实际情况可以看出,目前采用的按大主题或按大学科方式所购买的资源中,有许多是无用的或者使用率非常低,所以这种缩减应该是可行的。我们认为将核心资源筛选订购细化到期刊种类再辅以按篇购买及文献传递等方式,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其本质上是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达到节约经费的目的。这种模式的首要缺陷在于仅考虑了读者的短期需求而损害了长期的馆藏建设,其次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数据获取难、评价体系建立难、读者使用管理难等问题,这些都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ARL Statistics 2006-07 [EB/OL].[2015-01-05].http://www.arl.org/stats/annualsurveys/ arlstats/arlstats07.shtml.
[2]王 波,吴汉华,姚晓霞,等.2011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OL]. [2015-01-05].http://libdata.scal.edu.cn/download_attach.action?aid=22e90cef3c1306a0013c1ca77a44013c.
[3]Taylor-Roe J.‘To everything there is a season’:reflections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big deal’in the current economic climate[J].Serials,2009,22(2):113-121.
[4] Stieg K.Traditional subscriptions,big deals or Pay-Per-View?-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business models in Austria[OL].[2015-01-05].http://www.library.mcgill.ca/iflastthomas/papers/stieg_2011.pdf.
[5] Nabe J,Fowler D.Leaving the Big Deal:Consequences and Next Steps[OL].[2015-01-05].https://scholarsbank.uoregon.edu/xmlui/handle/1794/11421.
[6]何 琳.美国大学图书馆电子期刊订购按篇付费(PPV)的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3,32(10):82-85.
[7]吴雪芝,孙书霞,钟文娟.美国大学图书馆按量付费期刊采购案例分析及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1(4):9-13.
[8]王春生.读者主导式采购探析[J].图书馆建设,2012,34(10):21-24.
[9]秦 鸿.决策支持视角下的数字资源使用统计分析实例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1(6):60-66.
(责任编校 骆雪松)
Some Ideas on Digital Resource Purchasing Pattern in Academic Libraries
Zhou Yang,Zheng Jiajia
Library of Guizhou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The present paper gives an account of the three common digital resource purchasing patterns of academic libraries,namely block trading,subject-based purchasing and charging by time,and analyze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spectively.Then,taking Emerald,Springer and Jstor for example,it investigates the actual use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proposes a refined purchasing pattern based on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concerned library,including forming a type-based resource package,purchasing for key disciplines and purchasing single articles,and demonstrates its feasibility.
academic library;digital resource purchasing;improvement
G25
周 杨,男,1985年生,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应用,发表论文1篇;郑加佳,女,1980年生,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文献采访、读者服务,发表论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