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雇佣制搞不下去了
2016-06-05罗振宇
◎ 罗振宇
终身雇佣制搞不下去了
◎ 罗振宇
1981年还没有微软的时候,日本人提出研制第五代计算机系统的计划,一心想要超过美国人,但是最终失败了。
为什么失败了?不是日本人不重视,也不是投入不够,而是市场经济赋予企业这种生生死死的自然节奏,日本人顽固地不去遵守。
美国人是怎么搞IT革命的?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市场上的巨无霸是一些汽车企业,随后就变成了英特尔和微软,再随后就变成了像谷歌、亚马逊、Facebook这样的公司。正是靠这种公司的方生方死,旧的死掉,产生新的,新的由小变大,最终完成了这一次伟大的IT革命。
而日本人的企业却始终不死。很多中国人从日本回来后的感受是:日本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你无法创业,因为整个社会没有给创业者留下任何机会。所有可干的事情大企业都包了,你最好是进入大企业,然后熬年头。
在日本某家大公司的网页上赫然写着一段话:“我们欢迎变革,我们确实需要变革,但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任由市场作祟的变革,我们需要的是那种温情脉脉的、让所有人感觉到安定的变革。”
这还叫变革吗?
事实上,很多日本企业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终身雇佣制搞不下去了,所以老板们的决定是保持老员工的数量不变,但增量——也就是新员工,对不起,你们改叫临时工吧。
佳能公司后来任命了一个CEO叫御手洗富士夫,他上任之后裁了一万人。日本社会当即炸开锅,不是说好的终身雇佣制吗?你怎么能裁人呢?御手洗富士夫说:“你们看清楚了,我可没有裁正式员工,我裁的都是临时工。”
由此,日本社会酿成了一个族群叫“穷忙族”。这些人始终找不到正式工作,到处打零工,但是他们都向往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即使大企业释放出了大量的社会边缘人,他们却不可能成为社会创新力的来源。
那些大公司里年过五十、已经丧失创造力的人怎么办呢?企业就把窗边的一排位置给他们腾出来。那可是最好的位置,可以让他们看到窗外的风景,喝喝茶并看看报纸,度过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段时光。这帮人被称为“窗边族”。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人的幸福指数排名是比较靠后的。你可能又会反驳:日本企业付出这样的代价,换得的就是员工的忠心。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好处老板们也没有得到。
我看到过一组调查数据,如果问日本的员工:“你愿意跟你的企业一起拼搏向上吗?”只有54%的日本员工说“愿意”,而美国人呢?74%的人说“愿意”。如果问日本员工:“你和你所在企业的价值观一致吗?”只有19%回答“是”,而美国人呢?有41%。如果问日本员工:“如果再让你选一次,你还会选这家公司吗?”只有23%的人回答“会”,而美国人这样回答的有69%。说白了,美国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要高于日本员工。
(摘自《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图/陈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