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文学
2016-06-04苏水梅
苏水梅
中国文坛上,王蒙先生德高望重。他是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文集》等作品一千多万字;曾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作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约旦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等荣衔。2015年王蒙先生的《这边风景》获茅盾文学奖。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这样评价:“王蒙是一个丰富的、复杂的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是综合性的,不单是小说方面,还有诗歌散文,比较文学以及古典文学研究,表现在齐头并进的多个方面及前沿地带。”
2016年3月10日,王蒙来漳州的消息一经传开,闽南师范大学逸夫图书馆五楼的报告厅,可以容纳四五百人的会场爆满,连主席台前的空地和过道都挤满了人。
王蒙先生从儿时的文学启蒙谈起,“皎洁的月亮”、“母亲的睡前故事”,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里透出幽默和风趣。王蒙先生饶有兴致地谈到小时候读《一千零一夜》的感受,“文学能使你和这个世界产生认同和熟悉。”当谈到文学与世界的关系时,王蒙先生说:“文学能够战胜凶残,改变人性恶毒的一面。”“文学可以抵抗时光的消磨,让美好的东西长久地存在下去,写作从某种意义上延长了人的生命。”文学是人生的表现,但比人生更集中、更强烈、更美好、更宽阔也更长久。王蒙先生认为:“是否拥有文学素养,对人生将会有大不同。”王蒙先生说,最痛心的不是阿Q革命不成功,而是阿Q的求爱失败,引得听众一阵欢笑。王蒙先生接着说,倘若阿Q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他可以对吴妈吟道:“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在你的波心……”声情并茂、一气呵成背诵出徐志摩的整首爱情诗,引得观众不由自主鼓起掌来。“一个人处在逆境的时候,没有比读书更贴心的陪伴了。”王蒙先生认为文学是有弹性的。中国人对文学的关心和教化有关,“文学是对正义的期待,对文明和进步的期待,也是对美好的期待。”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王蒙先生诙谐地表达对爱情的理解和渴望。“文学是对人生的反映,生活又是文学的源泉。”整场讲座王蒙先生信手拈来、引经据典,语言风趣幽默,侃侃而谈,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
面对踊跃传递到面前的一张张纸条,王蒙先生显得细致而耐心。当有大学生问:“王蒙先生,您为什么不开通微博呢?”“我已经够‘萌的啦!”……高尔基说:“真正的伟人决不抛弃童真。”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已八十三高龄的王蒙先生童心未泯,睿智而充满趣味的回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互动环节再次把讲座推向高潮。
王蒙先生的作品一直代表着他那一代作家的质量和分量。1956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描写一位新到某共青团团委工作的青年对官僚领导的不满。让人读后产生热血沸腾的感受,小说里那种满怀激情的沉思,深刻、尖锐而且明亮丰富。改革开放后王蒙先生的小说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布里》、《蝴蝶》、《风筝飘带》、《如歌的行板》、《相见时难》等。王蒙先生的风格变化多样,《春之声》是一种新的尝试,新的开端,新的创造。1994年,王蒙先生发表《人文精神问题偶感》,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王蒙是当今文坛的奇才,也是当今文坛的热点和焦点之一。在当今文坛上,再也找不到一位像王蒙这样由作家而部长,又由部长而作家,创作与理论相济、老中青几代作家均能沟通,又常常被赞扬,被批评,甚至于被攻击,有说不完的话题的作家。”这是漳州籍作家、评论家何镇邦先生在编写《名家侧影》一书中关于王蒙先生的一段文字。1992年王蒙先生给自己的“自画像”这样写道:“身高不足一米七,体重徘徊六十七。头晕皆因爬格子,复健不辞冷扎啤。”“客走万城三十二,文行寰球二十一”。
“即使明年我将衰老,现在仍是生动!”“有人认为文学正在消亡,我没有那么悲观。你可以变老,但你的作品不会老,文学是永远的!”一个人看到什么、看不到什么,与眼无关,而关乎心。在青山绿水的漳州,在九龙江畔闽南师大文学院开学式主题演讲的这场“文学的盛宴”上,王蒙先生给我们带来了有关文学有关人生的活力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