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好友一封关于儿童数学启蒙的信

2016-06-04

师道(人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棒座位物体

关 勇



给好友一封关于儿童数学启蒙的信

关勇

亲爱的小北:

你上次来信说我教小学数学超过三十个年头了,一定有不少经验,可否谈谈如何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你家的宝宝三岁了。我最近都在想如何负责任地跟你谈这个问题,我想我要分以下四点来谈。

一、数学启蒙不当危害大

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大多数的学龄前儿童,已经能够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甚至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会背诵乘法口诀。但是,当儿童成为学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提前起步的优势并不明显,有的甚至还不如没有提前学习的孩子。究其原因,启蒙不当:家长只重结果,不问过程。用句行话来说,就是孩子的“数学化”进程不通畅,或者说是“数学化”进程受阻。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化就是“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进而“在符号世界里,符号的生成、重塑和被使用”。适时的、科学的数学启蒙,就是让儿童在生活情境中体验,逐步由“量”抽象出“数”,建立数量关系,实现“数学化”。

二、数学启蒙从“客体永久性”开始

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接触外部世界,但婴儿还不具备“客体永久性”,消失就是不存在。对6个月以内的大部分孩子来说,看不见就是不存在。比如妈妈把一块大毛巾遮挡在脸上,孩子就会哭;又比如,用一块布将玩具遮住,孩子不会主动去揭开这块布去寻找玩具。对6个月以上一周岁以内的孩子来说,渐渐地开始,即使物体不在眼前或者通过其他感觉器官感觉不到,孩子仍然知道物体是继续存在的,会主动伸手去揭开遮挡物,渐渐学会捉迷藏的游戏了。18个月以上的孩子,对不在眼前的东西开始有心理表征。

从18个月开始到2周岁左右,大部分孩子具备了“客体永久性”。有时妈妈不直接在孩子的眼前,孩子能够知道妈妈在家里某个位置,会时不时喊一声或过去看一眼,以确认妈妈的存在。

儿童具备了“客体永久性”,就确信了物体的存在,会更加注意物体的一些特征,比如长短、大小、多少、轻重、快慢等,这些特征就是量。当儿童具备了“客体永久性”,开始数学启蒙是一个适当的时机。在这之前,任何形式的数学启蒙只会事倍功半、拔苗助长。

三、数学启蒙在“玩动”中进行

数学启蒙不是简单的让儿童数数、做1+1=2和背乘法口诀,而是让儿童在“玩动”的过程中,感受量的多少、数的大小,使孩子在进入小学后,顺利的“数学化”,即从生活世界进入数学的符号世界。

1.量的可比性

量的可比性是指同类量之间可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人们能作出某量较多,某量较少或某些量同样多的判断。很小的孩子在挑选物品时,如果包装、颜色等方面的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一般会选择多的、大的。这无关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讨论,而关乎:孩子的这种能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是一种什么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人类先天具备的“量感”。许多动物也具备这种“量感”,比如鸟,窝里的蛋少了,就能察觉。“量感”是人们认识量的可比性的先决条件,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量感”就不能认识量的可比性,没有量的可比性,就不能建立数概念,也就没有数学。

对人类先天的“量感”,家长的任务就是刺激、唤醒。数学启蒙第一件事就是刺激、唤醒儿童的“量感”,让孩子更多地去体验和表达。

家长把长短不一的两根小棒呈现在儿童面前,让儿童取出长的一根,操作正确给予表扬,并指出剩下的一根是短的;也可以让儿童取出短的一根,操作正确给予表扬,并指出剩下的一根是长的。进一步可以把更多的小棒呈现在儿童面前,要求儿童取出最长的和最短的一根,并在剩下的木棒中继续取出最长的和最短的。适当的时候可以要求儿童找出同样长的两根小棒。也可由孩子发指令,家长按指令操作,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

除了语言表达,还可以训练图画表达。家长画一根小棒,让孩子画出更长的一根或更短的一根;家长画一个圆圈,让孩子画出更大的圆圈或更小的圆圈。

以上活动也可以改用大小不同的硬币或棋子进行,比比谁叠得高。对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去体悟时间的长短,如“木头人”的游戏,家长和孩子一起念念有词:“转转转,转转转,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然后摆个姿势就不动了,谁能坚持住到最后谁就是胜者,并请裁判宣布获胜者的时间。

“配对”活动是建立“多”、“少”、“同样多”概念活动最为有效的方法。让儿童学会用“……比……多”、“……比……长”、“……比……圆”、“……比……重”的句式表达。如乘车时,可以向儿童提问:是人比座位多,还是座位比人多,当有座位空时,座位多,人少;当有人站着无座位空时,人多,座位少;当每个人都有座而且无座位空时,人与座位同样多,这是生活情境。

家长也可以创设操作情境,如让儿童把茶杯盖上杯盖,然后比较茶杯与杯盖的多少。还可以做“抢椅子”的游戏,让儿童体悟到游戏中人始终比椅子多。正因为人多椅子少才有抢椅子的需要。

当儿童有了初步的“多”、“少”、“同样多”的概念后,可以让儿童把一些物体按大小次序排列起来,或者把长短不一的小棒按长短次序排列起来,以加深对量的可比性的理解。

通过多种形式的玩动,让儿童逐步形成长、短、同样长的概念,并知道长、短的相对意义,使儿童的“量感”在生活情境中得到体验和表达。

2.量的守恒性与可分性

建立了“多”、“少”、“同样多”的概念后,认识量的守恒性才有可能。所谓量的守恒性,即量的多少不因空间或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形态、颜色的改变而改变。把下图里的苹果当着儿童的面分散排列成右图,如果孩子认为苹果变多了,说明该孩子还不具备量的守恒,但切不可直接告诉孩子变化前后是同样多的。

家长可以先让孩子观察数量较少的物体,如把一双筷子分开放,看有没有变多或变少,横着放是否比竖着放长一些。然后逐步增加物体的数量并改变物体的形态让儿童判断。如一把筷子捆在一起,然后散开,比较前后两次是否同样多。这种训练要经常变换形式做,并结合下面将要谈的量的可分性进行。

量的可分性,是指一个量作为整体可以分为若干个部分,其中每部分都小于整体,各部分合起来还是这个整体。比如,我们可以把一块巧克力糖分成3块吃,也可以把一块巧克力糖分成更多的块数。但不管怎样分,任何一小块总比原来的巧克力小。如果我们把分开的巧克力糖合起来,还是原来的一块,又重新回到了量的守恒性。

儿童认识并熟悉量的守恒性和可分性,应当在学龄前完成,为儿童入学后建立数概念作必要的准备。这个准备如果不充分,儿童对数的认识只能是表面的、形式的和计算的。

四、数学启蒙在“数”概念形成后完成

数学启蒙还将延续到儿童入学以后。数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一般在儿童入学后完成。例如“2”这个数就是从2个人、2张桌子等凡是代表2个物体的许许多多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它是精确的、抽象的量。要学生掌握理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纵观人类数概念的形成历史,早期的数概念是极端具体的。如英国有一个民族的语言,有好几种不同的数字:一种用于走兽和扁平的物体,一种用于时间和圆形的物体;一种是用于来数人的;一种是用于树木和长形物体的等。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才发现了对飞鸟和两天同是数“2”的例子。可见,具体的东西总是在抽象的东西之先。我们至今也保持着这种具体的数。如“5”用“一只手”表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只不过是人类数概念建立过程的一个缩影,这是不可违背的规律。

儿童对数的认识是建立在数表象基础上的。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我们应找到一个物化了的数表象,如5个人、5个玩具、一只手5个指头,这三个集合的基数都是5。这种集合为“一般等价集合”,它的基数,就反映了量的基本属性,而去除了那些与量的基本属性无关的物理的、化学的、生命的形式。可以选择一般等价集中一个集合作为代表,来指明这一类集合的元素个数。许多民族都用“一只手”来表示5。学生的板指计数,就是找到了一个物化了的数表象。把要数的物体与手指“配对”。如果物体正好能与五指对应,这些物体的个数就用5来表示。若手指不够与物体对应,则说物体的个数比5多,若有手指空出而没有物体与之对应,则说物体的个数比5少。

这些训练当然也让儿童在“玩动”中进行。如,画数字长条,让孩子沿着长条踩、跳,喜欢文静一点的孩子也可以掷骰子玩跳棋。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如小小售货员,商品上贴上标价(简单的1元、2元),售货时比对标价,点数硬币的个数。

通过计数的训练,对自然数一、二、三……的表象,即符号1、2、3……就不会感到是一个空洞无物的,而是一个有丰富内容的音形义集于一体的数词。

在形成数表象的同时,量的基本性质映射到数概念中来。量的可比性,从3只苹果比2只苹果多,变换为3比2大,实现了数的可比性,造成了数的群体结构,即数有大小顺序。

当儿童建立了正确的数概念后,数学启蒙就算完成了。

如此大谈一通,不知道对你有无帮助。

祝春安!

您的朋友老庸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崇川学校)

责任编辑李淳

猜你喜欢

小棒座位物体
换座位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巴士上的座位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巧移小棒
换座位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那个没抢到座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