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本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6-06-04荆新仓
荆新仓
利用文本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荆新仓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的好坏直接反映出语言能力训练的效果如何。然而,目前在许多农村学校,作文教学却成了语文教学的附属品,许多教师心里虽然明白作文的重要性,课堂上的训练却流于形式甚至几近于无,许多学生也害怕作文,写作水平普遍较低。写作本质上是个人情思的表达,也即通常所说的“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心”。然而,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总体而言知识面与视野均较为狭小,平时的生活经历也比较单调,所以,一到作文的时候,他们总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总是空洞无物,或者是无病呻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即使想要开展作文教学也是困难重重,久而久之自己也形成了敷衍塞责的习惯。
笔者认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文本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每当老师布置作文时,学生就会感到头痛或是愁眉苦脸,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写作的兴趣。学生不能享受写作的乐趣,自然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首先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这方面,利用好课内课外的文本资源,往往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猫》《马》等文章,描写的对象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或接触到的,而这些动物的独特之处,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生动感人。借助这些文本,我们可以提醒学生,作文未必要写那些难得一见之物或不寻常之事,许多最普通平常的东西,只要细心留意观察,也可以发现许多平时未能注意到的独特之处,激发起写作的冲动。
很多学生以为乡村生活单调乏味,没什么值得记述的地方,他们更向往通过电视和电脑了解到的无比精彩的大城市。对此,笔者向他们推荐了当代作家韩少功反思城市文明、返归自然生活的散文集《山南水北——八溪峒笔记》。透过作家的眼光,学生惊讶于乡村生活竟也有那么多美妙动人的地方。书中写到,城市的月亮“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我让学生细细品味这样的句子,当他们了解到,由于丛林般的高楼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大城市的月光竟无所显现,因而是一个没有月光的地方时,他们才发现了身居村落也有难得的乐趣。后来,有学生还据此把在月光如水的夜里走在乡间小道上聆听蛙声阵阵的难忘经历写进了文章,虽然文笔欠佳,描写还不够生动,但其内心表达的冲动无疑已被激发出来。所谓的“我手写我心”,依据自身能力即可,不必强求尽善尽美。
学生在写作之时,往往受到作文题材的限制,经常出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局面,选材的范围常常显得非常狭窄,甚至是因袭陈旧,诸如父母送雨伞、送衣服,老师背学生到医院看病等题材总是一再出现。厚积才能薄发,博览方可约取,丰厚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有了好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但是,如何让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用心细细观察是主要途径,而合理利用文本资源则可以起到辅助作用。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就是通过作者具体真实的受教育经历表现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和爱心:用手指拼写,教会作者拼写;在手心中拼写,学到了许多事物的名词;在大自然中教学,以独特的方式体会大自然的奇妙与丰富等。结合这些内容,我提醒学生,其实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只是我们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而已。只要学会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并认真做好记录,就能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海伦·凯勒自小聋哑,但也因为如此,她的其它感官远比正常人细腻、敏锐,往往能够以不同于常人的途径感知到事物的奇异之处。所以,如果我们在观察事物时能够调动起自己的所有感官知觉,而不是囿于眼睛所看到的东西,那么,即使生活的空间非常狭窄,也能够积累下丰富的素材。例如,对于平常所见的细雨,不仅可以触摸到它的清凉滋润,还可以闻到其清新气息,而在农村,躺在瓦屋之下,倾听密集的细雨滴到瓦片上那种细碎的声音,绝对是城里住在高楼大厦的人无福享受的乐趣。又如,对于许多人熟视无睹的花儿,不仅可以观赏其鲜艳的颜色和优雅的身姿,嗅闻其芳香,还可以触摸它们的娇弱,聆听它们生命的细语。不难想象,如此积累下来的写作素材,只要付诸笔端,即使学生的文笔不佳,也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因其感受新颖独特,极富生活情趣。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写作的训练,还是要从阅读说起。虽然文章不等于生活,是‘流’不是‘源’,但同样可以影响写作。”可见,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逐步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并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从而在阅读中领会并掌握写作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
作文是创造性的作业,而模仿则是创造的基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文本进行仿写,不仅能引发、开拓、校正学生思路,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解决学生作文时的畏难情绪。正如书法的临帖一样,对于写作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仿写也是走向独立创作的必由之路。但是,让学生进行模仿,决非要求他们对课文死记硬背,目的是让他们借着拐杖学会走路,然后再丢掉拐杖,达到自由写作的目的。而仿写也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要正确引导学生拓宽思路,以自身的生活体验和记忆积累,对原有的文本,进行适当的创造,如此方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做一个有心人,紧密联系我们的作文教学,利用好现有的文本资源,不仅能从根本上扭转学生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现象,而且还往往可以激起他们的写作热情,触发他们的灵感。
(作者单位:河南泌阳县铜山乡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