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吾尔语“黑”与“白”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及翻译

2016-06-03景治强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7期
关键词:颜色词维吾尔语翻译

摘 要: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是文化的忠实记录者。颜色词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文化词汇,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试图从维吾尔语中的颜色词入手,通过义位分析,探索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并初步感知由此镜射出的维吾尔语表达特点。

关键词:维吾尔语;颜色词;语境;语义;翻译

作者简介:景治强,男,汉族,1990年9月出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士,在读硕士研究生,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7--02

色彩是光作用于眼睛并由此产生的感觉。人类对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例如:蓝色使人呼吸渐弱,血压降低;红色使人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这些颜色对人类的生理作用是共同的。但同一颜色对不同民族所产生的心理联想和文化意义却不完全相同,有时差异还比较突出,这是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历史经历、民族审美心理等因素使颜色词产生了不同的引申意义、象征意义、搭配意义,使其具有了民族性、社会性、时代性。

维吾尔语中的颜色词有“k?k”蓝色,“qara”黑色,“aq”白色,“qizil”红色,“sériq”黄色等五个典型的基本的颜色词。其中语义最为丰富,文化内涵最为深厚的颜色词有两个:“qara”黑、“aq”白,这两个词最能折射出维吾尔族历来的审美心理、宗教信仰及生活环境的特征。下面将对其分别进行举例分析,阐述其语义及翻译。

一、“qara”(黑)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

维吾尔族先民对黑色非常尊崇。9世纪末到13世纪初期,我国西域政权之一的“喀喇汗王朝(直译为黑汗王朝)”的名称用“qara”的“伟大,神圣”之义命名。同时期我国西域的另外一个政权高昌回鹘汗国国旗的颜色是黑色的。这两个汗国都是以维吾尔族先民为首而建立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汗国。

但在此之前,维吾尔族先民生活在蒙古草原颚尔浑河流域,建立起了回鹘汗国(744-840年),这个时期的古突厥人、古回鹘人曾用“qara”一词指称“百姓,牲畜,平民”,可见“qara”一词原先具有贬义色彩。贬义词为什么转变成了褒义词呢?

据研究表明:“本来以阿史那氏为核心的正统突厥人自称为‘蓝突厥,而受其奴役的异姓突厥被称为‘黑突厥”,可见“qara”一词本来具有藐视的贬义意味。但是异姓突厥强大起来以后,“黑”反而取代了“蓝”,成为了举族崇尚的上等颜色,进而演变为“高大,崇尚”的含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名录》中以“qara”一词命名的地名到达400多条,可见这一词的概括性之强,语义之丰富。

1.1由“qara” 的核心义派生出的搭配义:

(1)具有“黑色,血色”的语义:①qara gosh 精瘦肉②qara ash 粗粮

(2)具有“大,凶猛,猛烈”的语义:① qara mal 大畜②qara boran 狂风③qara orman 森林④qara ter 大汗淋漓⑤qara chorum 喀喇昆仑山

(3)具有“神圣”的语义:①qara sheher 焉耆县②qara ordu 圣宫③qara xandanliq 喀喇汗王朝

(4)具有“时间久,程度深”的语义:①qara soghuq 严寒②qara küz 深秋

(5)具有“反动”的语义:①qara küch 黑暗势力②qara guruh 黑帮③qara jemiyet 黑社会

(6)具有“秘密,暗中,隐蔽”的语义:①qara tizimlik 黑名单②qara til 黑话③qara mashina 黑车

(7)具有“黑暗,强迫,不幸”的语义:①qara k?ngli黑心肠②qara niyet 野心③qara chaplimaq 诬陷④qara sürkimek 抹黑⑤qara basturmaq 强令他人破费⑥qara basmaq 做噩梦⑦qara péshane 厄运⑧qara kün 不幸的日子⑨qara yüz 背信弃义,翻脸不认人

(8)具有“低微”的语义:①大老粗 qara türk②土包子 qara qosaq③粗活,杂活 qara xizmet④勤杂工 qara Ishchi

1.2“qara”在谚语中的翻译

“qara”一词在维吾尔谚语中若只是笼统地翻译为“黑色的”,而不译出其隐义是不准确,不恰当的。仅从字面意义直译则达不到谚语言简意赅的效果,如果根据深层含义意译则会更好一些。下面举出一些实例:

(1) qazangha yuluqsang qarisi yuqar.

直译:靠近锅边的会沾上烟灰。意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一谚语,主旨意思是说人的德行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直译为“靠近锅边的会沾上烟灰”,虽然也可以让读者明白其含义,但是不够文雅,若译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更为妥当。“朱”和“赤”可以释义为红色的东西,而“墨”和“黑”则是说黑色的东西。红与黑相对,红可以理解为正义的,好的;黑则是邪恶的,不好的。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2)qara taghlarni ayrip,aq taghlarni ayriwetkendek.

直译:好像分开黑山和白山。意译:煞有介事(矫揉造作)。

在此“qara tagh”和“aq tagh”直接译为“黑山”和“白山”也勉强可以表达一些意思,但是不够凝练。若译为“煞有介事”,指装模作样,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则恰到好处,也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并且此谚语还有一个历史语境:近代史上维吾尔族人民对黑山派和白山派争权夺利,鱼肉百姓的所作所为的厌恶之情。

(3)k?ngli qarining yüzi qara. 直译:心黑的人,脸也是黑的。意译:心恶之人,背信弃义。意译后的“背信弃义”的基本意思是指违背诺言,不讲道义,多指朋友间出卖友谊。这里的“qara”充分体现了与“黑”相关的深层含义,指心肠不好的人,从言行举止都会表现出来,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背信弃义之人的心理黑暗的特征。

(4)qara qazanning éshi tatliq. 直译:黑锅煮出香饭来。意译:英雄不问出处。

这里的qara并不是指锅的颜色是黑色的,“一口黑锅”,而是表示锅很普通,或者更贬义一些,“一口烂锅”,“一口破锅”,意思是:不管锅的好坏,做出的饭很香。恰好对应“英雄不问出处”的含义:对待英雄,不应计较他来自什么地方,出身什么家庭。

(5)qara kigiz Aqarmas,qara Aqarmas,sarang saqaymas.

直译:黑毡子漂不白,黑的白不了,疯子好不了。意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谚语中的“毡子”与“人”对应,“黑色”与人的“本性”对应,黑色的毡子洗不白,暗指“人的本性改不掉”。

二、“aq”(白)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

维吾尔语中“aq”的核心语义有两个:一是“白色的”;二是“空着的”。深层意义方面主要是和“qara”相对,表示“纯洁,善良,清白,顺利”等义。

2.1由“aq”派生出的搭配义:

(1)具有“清白,明白”的语义:men ?zemge aq.我是清白的。

(2)具有“丧事,葬礼”的语义:Aq baghlimaq戴孝(腰系白纱布)

(3)具有“善良”的语义:Aq k?ngül善良的心

(4)具有“精细,精良,优质”的语义:Aq ash细粮

(5)具有“真理的,正确的”的语义:Aq qarini periq Etmeslik.是非不分

(6)具有“启蒙,新生,萌芽”的语义:Aqartish herikiti启蒙运动

(7)具有“平安,安好,顺利”的语义:Aq yol bolsun.一路平安

(8)具有“浅,淡”的语义:Aq sériq浅黄色

2.2由“aq”派生出的借代义:

(1)具有“头发”(局部指代全部)的语义:Aq bash白头

(2)具有“羊皮”(该物品的质地)的语义:Aq tumaq羊皮帽子

(3)具有“牛奶”(颜色属性指代物品)的语义:Aq chay奶茶

(4)具有“白内障”(引申手法)的语义:Aq chüshmek患白内障

2.3“aq”在谚语中的翻译

(1)Aq s?ydürer, qara k?ydürer.白净女子靠美貌,黑肤女子靠激情。

(2)Aq k?ngülning éti harmas, kiyimi tozmas.善人骑的马不乏,穿的衣衫不褪色。

(3)Aqqa qara yoq, qarigha charü yoq.是白沾黑,可以洗白;是黑再洗,变不成白。(4)Aqning setliki bilinmes, qarining chirayliqliqni.白净女子能遮丑,黑肤女子难显美。(5)Aq-qarini arilashturuwetmek.混淆是非

例(1)中的“aq”为本义,意为“肤色好,白皙”;例(2)中的“aq”为搭配义,“善良,心肠好”的意思;例(3)中的“aq”为本义,意为“白色的”;例(4)中的“aq”为本义,指“肤色白皙”;例(5)中的“aq”为引申义,将“黑”、“白”分别译为“是”、“非”。

结论

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结晶在词汇层面上。一个民族的语言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通过词汇词义系统,可以窥测该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词汇的历史文化渊源。正如罗常培先生在《中国人与中国文》一书中所言:“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依仗它来推进。”

词语各义项的语义变化与人类思维的变化密切相关,这与人们的联想能力不断拓宽有很大关系。人类的思维不断进步,不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就会进一步深化,产生新的解读和新的翻译方法。所以,对文本的认识与译本的产生只会有相对性,而没有绝对性。

参考文献:

[1].廖泽宇,马俊民.维汉词典(修订本)[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马俊民,廖泽余.维汉对照维吾尔谚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3].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史震天.语言·翻译·文化[M].乌鲁木齐.天马出版社.2005.

[6].方晓华.现代维吾尔语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

[7].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颜色词维吾尔语翻译
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维吾尔语人名识别方法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中英颜色词涵义异同及其成因分析
从色彩心理学看《藻海无边》中颜色词的功能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英汉颜色词之对比与翻译
维吾尔语话题的韵律表现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现代维吾尔语中“-0wat-”的进行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