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聊斋志异?婴宁》的叙事艺术

2016-06-03董增权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7期
关键词:婴宁视角叙事

董增权

摘 要:《婴宁》集中塑造了婴宁天真无瑕的女子形象,在叙事上代表着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较高的艺术水准。与传统的单纯叙事相小说比,其采取双重的叙事线索,利用不同叙事视角的转换,把主人公置于诗意的玄幻环境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讲述,进行干预性叙事,使得叙事曲折有趣,此外,还有顺叙,倒叙等叙事手法遥相呼应,互相补充,故事更加完整,情节跌宕起伏。

关键词:婴宁;叙事;视角;艺术;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7-0-02

《婴宁》是古代文言小说的叙事佳作,讲述了书生王子服和狐女婴宁的爱情故事,在《聊斋》的故事中在长短不一的聊斋故事里,《婴宁》以其严谨的结构,清晰的首尾,起伏的故事情节使得小说叙事别具一格。而关于婴宁的现代研究多为人物形象的分析,多注意婴宁的爱笑一面,从爱笑到不笑的转变,进而探讨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残害。现代的研究对《婴宁》的叙事分析较少,现拟从敘事线索、叙事视角的转换、诗意的叙事环境、叙事方式四个方面来讨论其叙事的艺术特色。

1.双重叙事线索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大多受到史传文学的影响,叙事线索呈现单线发展。《婴宁》虽然总体表现出时间的单一流动性,但同时松弛有度,使得小说的结构线索由一条变为两条,鬼怪的世界和现实的人世并列经行并交融在一起,故事的内容也变的跌宕起伏,出现双重叙事线索。

与《聊斋志异》里的多数小说开篇方式相同,《婴宁》开头介绍了王子服的个人经历,接着上元佳节偶遇婴宁,婴宁手中的梅花被遗弃在地,又被王子服拾到并珍藏,这为后来王子服寻找婴宁埋下伏笔。在小说里,婴宁拈花微笑的形象被多次塑造,王子服再见婴宁,眼中的婴宁是这样的:“举头见生……含笑拈花而入,”婴宁爱笑更爱花的天性跃然纸上。以婴宁的憨笑和拈花的为故事线索,后面的事件一一展开,如婴宁、王子服二人的对话也围绕花进行:“女且下且笑,不能自止……生出袖中花示之”;“结婚后,家里不开心的事情都被婴宁的憨笑一笑带过,又如西人子看到婴宁对他“不避而笑,误以为女意已属”。贯穿故事情节的都离不开婴宁的笑语拈花,随着时间的前进发展,婴宁的笑消失。小说按照时间发展的同时,二人之外的王母与吴生也在继续,王母发现儿子不见,向吴生追问,王母又派人寻觅,王子服和婴宁逐渐熟悉的同时,王母派来寻找的人也到了,两件事同时进行,井井有条。“小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王子服在婴宁家里发生的事情,如何进门,怎样认亲,王子服与婴宁的啼笑皆非的对话等等都是遵循时间的发展顺序。对王母寻找儿子的过程去只用几句话一笔带过,语言虽少,却体现出严密的结构,在王子服娶了婴宁这一条发生在人世的故事线索之外,还有一条虚幻的由作者构思的狐产女,托鬼母喂养,鬼母托梦转谢的线索也同时写出,表现出成熟的叙事技巧。

2.叙事视角的转换

叙事视角也称叙述聚集,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婴宁》沿袭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创作模式,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全知叙事视角,但巧妙的实现了叙事视角的中途转换,共有四次,体现了较高的叙事水准。

《婴宁》与《聊斋志异》里的大部分作品相同,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进行开篇叙事,首先交代了王子服的身世背景并进一步讲述故事的开端。上元节灯会上偶遇婴宁,二人可谓一见钟情,虽然婴宁对奴婢说:“个儿郎目灼灼似贼”,但临走时把手中把玩的梅花故意留下以示心境。归家后王子服相思成疾,吴生探望,用虚假的言语来宽慰他,并要替他寻找。这些故事都采用了全知全能的叙事方法,作者借上帝之眼耳,方能得知王子服与婴宁相见的场景,王与吴二人的谈话内容。故事进行到这里,讲述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转移到了王子服的角度。“转思。”……“南山行去……遥望……”一改上帝视角,借王子服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婴宁生活的山村环境,其居所“门前皆细柳,墙内桃杏犹繁,”婴宁其人“其声姣细”。通过与老妪的对话,可渐获得更多的婴宁的形象,婴宁“年十六,呆痴如婴儿”。在接下来的对话中,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以王子服的视野观察,婴宁的形象在大家的眼中逐渐丰满,王子服眼里的婴宁就成为大家眼里的婴宁。

当王子服带婴宁回家之后,婴宁爱笑的形象又借王母和吴生的话语表现出来,王母曰“此女亦太憨”,在家中女婢的眼里:婴宁是一个没有架子的女主人,犯了错多要婴宁去向王母求情;,而在邻人妇女眼里,婴宁善操女工,精巧绝伦。从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再到众人的面前,一步一步地视角的转换,在流动的视觉变换下,婴宁的性格,容貌,才艺一一展露。第三人称的叙事形式转移到具有限制性的个体之上,避免了叙事的平白无味,把虚构的仙怪故事客观化,使人如临其境,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婴宁哭诉而出,“妾本狐产,母临去,以妾托鬼母”。这样借婴宁之口给出了前文所提问题的答案,毫不生涩,读者也可很好的接受。小说到结尾的叙事视角的转换,极大强化了叙述的效果,其主题的表达也变得含蓄复杂,从审美层次的角度分析,其充满浪漫主义的气息。

3.诗意的叙事环境

清代的文言小说出现了以诗入小说的文学现象,虽不是首次,但《婴宁》却独树一帜,《婴宁》全篇没有诗歌插入,却蕴含着诗歌般的故事环境,提升了小说的叙事艺术魅力,这一点难能可贵。

诗情画意多指语言文字的优美,蕴含诗歌般的意境。而小说的诗意的叙事环境是从狭义上进行探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色彩。本篇小说的叙事环境就在有我的条件下刻画。前文提到作者第一次进行视角转移,从全能视觉转移到王子服的感官上,小说这样描写:

约三十余里,……有巨石滑洁,因据坐少憩。

这段文字以王子服的视角观察,婴宁家居环境展现在众人面前,随着王子服的移动,可以看到婴宁所居住山村景致,门前细柳,墙内细竹林,其门户干净雅致,宛如桃花仙境。花狐鬼怪的洞穴却被描绘如此不染纤尘,只有如此隔绝尘世,婴宁的内心才没有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保持天真的本心。

诗意的叙事方式不仅表现在刻画总体的自然环境,而且体现在诗意的人物关系,即社会环境。当婴宁与王子服对话时,王子服向婴宁真情告白,婴宁百思不得其解。婴宁的天真无瑕,王子服的囧迫在这里一览无遗。在春色荡漾的后花园里,探讨爱情,照应现实生活中男女的爱情经历。但不被婴宁理解,让人哭笑不得的时候,同时流动诗情画意。在日常生活流动的状态下,二人的谈话被赋予了诗歌特质,婴宁的天真活波,王子服执着的爱慕活灵活现。作者将这些美好的东西塑造为诗意的描写对象,环境描写的诗化,实现了主客观相交融的叙事目的。

借环境描写和营造艺术氛围来创造意境,都同人物塑造分不开,而其间无不融进强烈的爱憎感情和理想追求,在得到神清气爽的艺术感受的同时,还能领会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历史的思考,用诗化的情感来表达,别有一番滋味。

4.多种叙事法相呼应

作者在构思小说的结构时,巧妙布局,成功运用直叙、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故事的内容得到有序的互补。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文章的节奏,优化时间的进度和布局;另一方面,极大限度的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小说一开始是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直接进行讲述,吴生的编造和王子服的见闻不谋而合,这为后面婴宁的哭诉埋下了很大伏笔,而最精彩的是王子服偕同婴宁回到家的时候,谈论起婴宁家世:

抵家,母睹姝丽,……”因审诘面庞、志赘,一一符合。又疑曰:“是矣。然亡已多年,何得复存?

这一段所用的是标准的插叙叙事手法,是王子服母亲对婴宁的询问,承接上文,然而仔细思考,这段对话事实上是对婴宁身世的进一步揭露,王母所言,届时对秦氏的追忆,都是倒叙的方式加以表达。加之吴生的叙述,使得婴宁的身世扑朔迷离,最后借婴宁之口,加以补全。亦幻亦真的手法,增强了作品的真实度。婴宁对自身身世的解释完全没有让王子服感到害怕,在自然不自然的经历中,不仅是王子服,王子服身边的人也感到很自然。直叙,倒叙和插叙的完美结合,完美展现了故事的完整结构。

《婴宁》围绕婴宁与王子服的爱情,按照明暗的双重叙事线索,从各种人物的视角观察,在诗意的环境中,实现多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别出心裁的叙事技巧体现了作者的叙事目的由“讲故事”向“写故事”的转变"。《婴宁》代表了《聊斋志异》的敘事艺术水平,是文言小说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佳作。

参考文献:

[1]蒲松龄.婴宁[A].张友鹤选注.聊斋志异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孙海平.浅析《婴宁》的叙事技巧[J]蒲松齡研究.山东:2005.

[3]蒲松龄.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但明伦评,蒲松龄注.聊斋志异(上.下)〔M〕.济南:齐鲁书社,1994.

[5]盛伟.蒲松龄全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婴宁视角叙事
假天真抑或真性情——婴宁形象之我见
婴宁之美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
略析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质
论电影中角色参与的心理快感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婴宁》中的花与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