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式的“乡愁”

2016-06-03王蕾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7期
关键词:审美意蕴乡愁

摘 要:刘先平最先竖起“大自然文学”的旗帜,以文学形式,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对自然的书写显示出作者进步的生态观念及道德伦理价值取向,作品具有广阔的审美空间及意蕴,体现了作者寻找美丽家园的"乡愁”式冲动。

关键词:乡愁;《美丽的西沙群岛》;审美意蕴;大自然文学

作者简介:王蕾(1989-),女,河南商丘人,安徽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7-0-02

在余光中诗中,乡愁是一种思乡之情,邮票寄寓着思,船票倾诉着念,未来那一方矮矮的坟墓蕴涵着爱,一弯浅浅的海峡寄托着家,这是诗人的绵绵思乡之情,也是游子的悠悠情怀。而现在人类过度地追求自然的经济价值,忽视了人类生存的家园,人类和精神逐渐疏远。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语境中,乡愁不再是单纯的思乡情怀,它具有更高的审美意蕴,更广阔的审美空间,是对过去美好生态的呼唤,是对人类美好生存家园的怀念,是对自然,生态的人文式回顾的一种情感。

大自然文学作家刘先平书写自然,歌颂生命,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文学作品启迪人们思想,呼唤生态道德,用实际行动实践着"人与自然,共荣共存”的生态理念。《美丽的西沙群岛》这部作品描写了刘先平探险西沙时的所见所感。把科学知识的普及,神秘自然的解密与人性真善美的挖掘相结合,文学接受范围广,对于生态道德的建立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具有人文式的乡愁色彩的书写方式,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

一、伦理情怀——趋“善”

柴静的《穹顶之下》是前一段时间网上比较火的一个视频,点击率很高,人们对这个视频的关注也说明现代人的生态意识的提高,但是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等,这些生态问题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工业文明以来人们过度地追求经济利益,大肆地掠夺自然,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失调,对森林的乱砍乱伐,对珍惜动物的捕杀,对自然过渡掠夺,只注重人的利益,眼前利益,忽略自然,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恶化,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这样的生态问题,刘先平通过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类现在生存存在的困境的思考,充满了生态伦理道德的自觉。

在《美丽的西沙群岛》中,作者虽然着墨不多,却也能体现出作者的对自然生灵迫害的心痛,当人们有钱了,对于吃的要求也更高了,大肆捕杀海龟,做成美食,还有那些勤劳却因碰上人类而命苦的海燕,为了养育孩子,辛苦做的燕窝一次又一次被人类割走,海燕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做,直到“吐血”也还是逃不过人类那双爱财的眼睛,因为血燕价值更高;人类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玳瑁被“五马分尸”,做成装饰品,以显示其地位身份或者品味,满足自己的虚荣。人们肆意破坏自然,捕杀自然生灵的事情,给读者接受的心理造成很大冲击,但是作品也从正面写了很多战士与海洋生物之间感人的故事:战士与海龟相互陪伴;海博士王三奇对海洋的贡献等,给读者心理注入一股暖流。

有人认为,人处在食物链顶端,是最高等的,其他生物只是为人类发展的辅助,但“为了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个体的牺牲是给更大的生物共同体的‘善,这是法西斯主义式的论点” [1]。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人类不能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利用之后却把它们残忍地杀掉,而对大自然应有的正常持续发展的固有的权利视而不见,要知道自然对人类不只是义务。《美丽的西沙群岛》通过正反故事的讲述,善与恶的对比,有助于人类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有助于读者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和生态伦理道德的建立,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一个整体,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系统的健康,才会推动整个生物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最正确,最理性的伦理境界。

二、审美体验——赞“美”

存在即是合理,生命便是一种美,因此,《美丽的西沙群岛》审美价值首先在于海洋世界的美,它有无与伦比的自然之美:五彩斑斓的海水;彩虹一样美丽的水母;海底珊瑚构造的缤纷花园;神奇的气鼓鱼;笨头笨脑的海龟;红色的长棘海星;蓝色的巨大金枪鱼等等,这就是大自然创造的生命,这就是"美”,是大自然的美丽名片。

其次,《美丽的西沙群岛》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则是心灵美,内在美。文学有情感才有生命,这些动人的故事打动了作者,激发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是作者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情感的自然产物,作者凭借自己先锋的情感与道德倾向既抨击了破坏自然,破坏生态的行为,又向读者展现了自然的美,和谐的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从而达到了生态道德的自觉。同时,“审美主体也是借助情感的审美直觉来获得美感的” [2],是文学欣赏与接受的前提,只有情感与文学接受者的情感倾向一致,作品才会与接受主体的心理形成共鸣。

作品以纪实的笔法写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西沙的很多岛屿上都有“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大字标题,战士们探亲回岛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向国旗,敬礼,向祖国报道;西沙群岛上生存环境恶劣,缺少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可是为了保卫祖国,守卫海疆,战士们依然坚定地守候在这里,给战士送补给的船有时很久不能上岛,战士们就会面临缺粮的艰难,于是战士们各自从家乡背土来种植蔬菜,这就是西沙群岛上五色土的故事;另外还有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战士失恋,海龟陪伴;战士退伍,海龟相送;海龟产子,战士守护等等。

刘先平《美丽的西沙群岛》描述如此多的情感故事,至真至纯的情感,与接受主体渴望真善美的审美心理倾向一致,更易与接受主体产生共鸣,从而呼唤人们心里最纯的赤子之心,唤醒心中最善的情感,从而达到尊重自然,善待生命的理想境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

三、哲学追思——爱“生命”

自柏拉图以来就有这样一个哲学传统:主体与客体的两分。后来笛卡尔明确地将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主体客体的两分首先体现人本主义精神,例如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促进长江滚滚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诗句虽写景,但更关注人的情感体验。其次,主体客体的对立体现了科学主义的精神,明确的主客两分有利于“对世界做客观的观察与分析,突出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客观性”。[3] 但是主体与客体不是绝对的,生态哲学并没有主客二分的说法,生态哲学主张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在本质上是平等的。

在刘先平的笔下,自然界的动植物不是人类情感的附属品,也不再是情感的象征符号,或者是人物命运的陪衬与烘托,动植物成为一个真正的生命主体出现在刘先平的文本叙事中。他宣扬动植物与人一样,都是世界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论是人,还是动物,在本质上都是生命,是平等的。

刘先平说:“大自然文学是热爱生命的文学,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神奇呢?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畏和热爱的。”热爱生命便成了刘先平文本叙事的鲜明品格。他冲破了文学的“小我”维度,把侧重点由写人转变为写自然,“把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投射到动物身上,传递动物的生命话语,展示动物世界的生存美、生命美。” [4]

就像《美丽的西沙群岛》里说的,珊瑚是海洋世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可是珊瑚虫却有个天大的克星——长棘海星,长棘海星会吃掉大量的珊瑚虫,导致珊瑚大面积死亡,破坏生态系统。可是即便是这样,我们却不能大肆杀戮长棘海星,因为每个物种都是生态链中的一环,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天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不能干预大自然正常的生存竞争。

参考文献:

[1] 王水汀,简论生态中心主义动物保护的伦理主张及策略 [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

[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陈望衡,环境美学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 高平,论刘先平大自然文学中的动物叙事 [J],淮南: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

猜你喜欢

审美意蕴乡愁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寻找乡愁
乡愁凭寄
浅谈中国古典舞作品《粉·墨》的文化传承
回头一望是乡愁
论明代文人茶画中的审美意蕴
《大鱼》的意象叙事及审美意蕴
试论朝鲜朝文人李廷龟的中国山水游记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