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全面启用“搬新房、开新局、写新篇”

2016-06-03肖翊

中国经济周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社大厦融合

肖翊

近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全面启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部门及社属媒体集体入驻,这对人民日报社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无疑会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用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新媒体大厦落成仪式上的话说,“可谓是搬新房、开新局、写新篇”。

夜幕下的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大楼的设计不存在任何直角,呈现出有机而动态的完美形状。从外观上看,不同角度也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2011年9月,新媒体大厦的建筑材料正运向工地。看起来是不是很炫酷?

新媒体大厦工程从2010年11月30日开工,于2014年5月12日外部装饰全部结束。这些建筑材料看起来像是要发射的导弹。

2016年5月下旬,《中国经济周刊》由9号楼旧址搬迁至新媒体大厦,打包装箱的不仅是沉甸甸的物品,更是满满的回忆和收获。

多年来,人民日报社积极拥抱互联网,已基本建成覆盖桌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电子屏等各类终端的现代传播体系,由一份报纸发展成为全媒体形态的“人民媒体方阵”。这其中,人民网率先发力、上市领跑,“两微一端”异军突起、紧紧跟上。

《中国经济周刊》作为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目前国内唯一一份以政经为主的综合经济类周刊,经历了海外版楼— 9号楼 — 新媒体大厦的办公场所变迁,参与了人民日报社近年来媒体融合的巨大变革和发展历程。在报社领导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目前,《中国经济周刊》已形成刊、网、社交媒体互动一体化的媒体矩阵,在创新融合的道路上正迈向新台阶。

搬家工人们的行动很迅速,把我们的大包小箱搬往新目的地。

《中国经济周刊》入驻新媒体大厦二层。我们搬进来之前,是这样的

装修完之后,是不是很惊艳?《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的新闻报道在这里编辑制作,提供给亲爱的读者。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由报刊综合业务楼、学术交流中心及地下室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35797平方米,总高180米,地上32层,地下3层。大楼的造型来源于中文的“人”字,与人民日报社的名称相呼应;结构形式为内筒外框的带支撑超高层纯钢架结构,总用钢量2.5万吨。近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设计获得了2015—2016年度米兰国际设计奖建筑类金奖。

这样的走廊,似乎应该有一双滑板鞋开放、简约、时尚的办公平台,马上就有小伙伴们忙碌的身影啦!

现代化的演播厅,将迎接政商学各界精英前来视频访谈。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社大厦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智慧大厦
刚柔并济
融媒体如何打造主流新闻“爆款产品”
破次元
融椅
电梯
楼顶慢跑
从人民搜索离职自主创业
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