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载能源革命,创造巨大商业价值

2016-06-03

中国经济周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能源

历次工业革命无不与能源的变革息息相关。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电气时代,全球能源的每一次变迁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国家电网是先知先行者。

2014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刘振亚就明确提出“随着清洁能源、智能电网、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兴起,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发展”。

“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相伴生,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新能源的开发与传输技术、新材料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各类新技术的集成式、聚合式突破。”《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做了系统阐述——

储能技术突破瓶颈,使电动汽车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远超过内燃机汽车,高速公路上的充电站代替了加油站;全球数百颗气象卫星联网协作,可以精准判断某时某地光的强弱,风的速度,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中获取能源;等离子体、纳米材料等技术更加先进,可以制造出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面板、强度更高的风机、质量更轻的电动汽车、线损更低的输电线路,彻底更新能源产业面貌……

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投资大、产业链条长、经济带动力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清洁能源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全球配置,不仅将使人类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将为全球注入强大的经济增长动力。

一系列新型价值创造方式将应运而生。

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寓经济低碳化于经济持续增长之中,既在持续增长中实现低碳化,又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将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抓手,既利当前又利长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重构世界能源体系,创造出全新的市场领域,催生新的经济模式,将全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016年3月,刘振亚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资规模超过50万亿美元,将有力带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获得巨大的时区差、季节差、电价差效益。如果我国启动能源互联网建设,2016—2025年电网投资可达10万亿元人民币,带动清洁能源投资10万亿元人民币,年均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以上。

特高压复龙换流站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助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消化钢铁产能2000万吨以上、风电产能4300万千瓦、光伏5600万千瓦,可为装备制造业创造6000亿元以上的增加值,每年增加就业岗位200万个。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发展,是推进世界能源革命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平台。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

全球能源互联网建成时,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碳排放可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1990年的一半,能够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有效治理雾霾。

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可以保障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清洁能源装机将分别达到10亿千瓦和17亿千瓦,清洁能源的比重分别可以达到18%和26%,通过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我国可将碳排放峰值控制在101亿吨左右,峰值降低24亿吨,达峰时间可从2030年提前至2025年前。2020年中东部可以通过能源互联网接受清洁电力达到3.1亿千瓦,每年可替代原煤4.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9.5亿吨,二氧化硫164万吨,PM2.5排放量降低20%以上。

围绕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继2015年11月和12月中美、中欧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装备研讨会分别在芝加哥和柏林举办之后,2016年1月,全球金融界精英聚首香港,聚焦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商业价值,拓宽投融资渠道。

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全球电力及公共事业部总经理安东尼·伊安诺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未来对于创造利益至关重要。

麦格理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可再生能源部全球主席大卫·罗斯曼认为,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乐于在全球能源互联网这样收益稳定的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全球电网对于金融界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2016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出席在美国休斯敦举办的剑桥能源周,宣讲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世界能源变革转型的战略主张。

2016年3月,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为主题,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国“关注气候变化”行动组织、国际能源署、爱迪生电气协会联合主办。来自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26个国家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相关企业、科研院校等700多位代表参会。会上,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韩国电力公社、日本软银集团、俄罗斯电网公司共同签署了《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在亚洲迈出重要一步。

全球能源互联网正在加速落地。

猜你喜欢

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能源问题
绿色清洁能源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7年2月商品及能源市场数据
丰富的能源
2016年7月商品及能源市场数据
2016年2月商品及能源市场数据
脚底下的能源——地热
能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