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综艺,“争”出一身毛病

2016-06-03

环球时报 2016-06-03
关键词:歌王竞技综艺

本报特约记者 张文 金惠真

《跨界歌王》被指假唱,《隐藏的歌手》陷抄袭风波。

今年一季度,国内已有17档音乐类综艺问世,近来又随着《跨界歌王》《夏日甜心》《加油美少女》《盖世音雄》等大量新节目的制作,音乐类综艺迎来数量井喷。但在音乐类综艺景气回归的同时,节目屡遭争议、收视率平平、过度综艺化等新问题也愈发凸显。

现状:旧节目与新类型

2016年,老牌音乐类综艺仅有《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最美和声》《蒙面歌王》《中国好歌曲》等8档节目。与此同时,大量新综艺正在被制作和推出中。究竟是何原因促使音乐类综艺出现井喷?

网络平台对网络原创节目的强需求,是音乐类综艺爆发的重要推力,如《对口型大作战》《大事发声》《十三亿分贝》等,都是国内视频网站针对网生代开发的新音乐类综艺节目。此外,大量新节目启用非专业歌手和素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几年困扰音乐类综艺的歌手荒问题。例如北京卫视的《跨界歌王》和东方卫视的《我不是歌手》,都邀请演员来参加歌唱竞技,而湖南卫视《我想和你唱》则采用素人歌手和专业歌手合唱的方式。

在克服观众审美疲劳方面,传统音乐竞技已被明显淡化,假唱、模仿、猜身份等游戏式设置成为新看点。江苏卫视《看见你的声音》和浙江卫视《谁是大歌神》,都带有明显的综艺性质,音乐竞演让位于音乐游戏,新的节目设置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争议:收视与版权

不过,大量新音乐类综艺,并没有换来收视率的同步爆发。在2016年前两个季度的综艺收视排行中,音乐类综艺目前仅《我是歌手4》进入前十名,除《我是歌手4》之外,收视破1的节目仅有湖南卫视《我想和你唱》和北京卫视《跨界歌王》。大量新节目的高投入,并未立刻换来现象级的收视和社交媒体讨论度。

与此同时,版权争议不绝于耳。浙江卫视《谁是大歌神》节目制作方此前公开介绍称,该节目是引进韩国JTBC电视台的音乐节目《HiddenSinger》。可是就在《谁是大歌神》播出之前,另一档音乐类综艺《隐藏的歌手》已于去年10月底在9家地面频道播出。该节目一经播出就遭到韩国JTBC电视台的指责,认为《隐藏的歌手》涉嫌抄袭《HiddenSinger》。

“对于中国的抄袭,韩方束手无策”,韩国娱乐网站“OSEN”6月1日以此为题报道称,中国一些电视台抄袭、剽窃韩国综艺节目的情况已“肆无忌惮”。韩国《Hiddensinger》导演表示,如果想维权,只能打国际官司,成本比较高昂。因此,对于中国电视台的抄袭行为,韩方只能寄希望于中国观众自觉抵制该类节目。该报道称,与中国电视台抄袭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泰国、越南等亚洲国家的版权意识普遍很高,均通过正式渠道向韩方购买版权后在本土制作播出当地版《Hiddensinger》,并且引起火暴收视热潮。

此外,新开播的北京卫视《跨界歌王》,节目第一期就引发观众对于节目比赛规则、评委标准和是否假唱等多重争议。而随着音乐类综艺游戏性质的升级,各大综艺都倾向于邀请能玩又能唱、具有收视保证的节目嘉宾,薛之谦、大张伟等艺人反复出现在各大音乐类综艺节目中,节目设置的趋同和节目嘉宾的重复,直接导致许多观众对层出不穷的音乐类综艺“傻傻分不清楚”。

未来:综艺化与引进化?

从专业竞技类音乐综艺的发展态势看,两档具有代表性的节目《我是歌手》和《中国好声音》都已遭遇“第三季魔咒”,背后的音乐竞技新鲜感已经消耗殆尽。素人竞技、偶像团体养成、音乐游戏等形式的综艺化音乐综艺出现,正是为了填补观众日益变化的口味。由于原创力的不足,当下火暴荧屏的音乐综艺几乎全部来自韩国等外来的成熟音乐综艺模式,许多自称原创的音乐综艺也遭遇抄袭质疑。在节目创意频频撞车的情况下,对于节目收视率的争夺,必然导致音乐类综艺娱乐化趋势走向极端,但这是否会引发观众新的审美疲劳?

当音乐类综艺节目市场重现火暴,在看上去很美的市场环境下,只有从业者真正从收视率竞争中跳出来,在吸收外来综艺营养的同时,找寻国内观众对于音乐类综艺的真正市场需求,重新发掘音乐类综艺的价值,找到音乐、游戏、综艺三者的平衡点,音乐类综艺才能真正找回自己的盛夏时光。▲

猜你喜欢

歌王竞技综艺
电竞种植记
E生命力
《跨界歌王》有歌声有美食
《歌手》总决赛 Jessie J惊艳夺冠
2017首届综艺峰会:尊重每一个工种
2017上半年自制综艺数量与播放量迎来增长
《跨界歌王》研讨会在京召开
陕南歌王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