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被疑为登陆“试水温”
2016-06-03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陈明宇
卸任才两周的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6月1日突然宣布将访问香港,并就两岸关系发表演讲。这引发港台媒体的种种猜测,一些舆论认为他此行绝不是回出生地那么简单,而是为未来赴大陆访问“试水温”。亲绿媒体2日还爆出猛料,称马英九原计划是先访问新加坡。
澄清并无先访新加坡计划
马英九申请15日赴港的消息传出后,陈水扁儿子陈致中2日在脸谱发文称,“拥抱一中的马英九趴趴走,一边一国的陈总统坐黑牢,总统府应三思,基于台湾人民的利益,否决马赴港的申请”。对马英九提出教唆泄密罪控告的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称,马英九访港有两个目的:一是在诉讼策略上提前做准备,表明自己没有受到出境管制,没有罪;二是测试蔡英文的态度。民进党“立委”叶宜津称,毕竟香港属于中国,马过去有过承诺,现在一卸任就要去香港,“盼他能三思”。“台湾社”“北社”等“台独”团体联合发表声明称,根据台“国家机密保护法施行细则第39条”规定,被列管的机密人员必须在20天前向原单位提出申请,但马办6月1日才送件到“总统府”,要求民进党当局“不要看到马英九就腿软、开后门”。
《自由时报》2日称,马英九卸任后,被认为最有可能在两岸领域找寻舞台,他“出访第一站就选择香港,下一站呢?”文章称,香港曾拒绝不少台湾非蓝营人士入境,马英九卸任不到一个月就顺利访港,能够拍板同意的绝非香港,而是北京。而他访港并非只是回到出生地那么简单,香港是中国大陆推行“一国两制”的地方。该报认为,马英九涉及的24个案件已重启调查,但未限制出境,因此申请案核准的机会相当大。
值得关注的是,自由电子报2日披露称,根据查证,马英九以李光耀学院邀请演讲的名义,原本计划在本月出访新加坡,然后再转往香港访问,相关准备在卸任前即展开筹划。但新加坡认为首要工作是经营好新台关系,因此评估如果同意马英九此时到访,恐怕会让新加坡为难,何况原台湾驻新代表已经辞职,新代表尚未宣布,更加不宜。报道还称,马英九方面认为,出访新加坡的计划延至八九月间,应该可以顺利成行。
对此,马英九办公室进行了澄清,称马英九卸任前即陆续接到许多邀访,包括美国、欧洲和东南亚;而他安排的第一个出访行程就是去香港演讲,并无所谓此行原本首站是新加坡的计划。
与香港渊源深
蓝营则正面看待,国民党“立委”林为洲说,马英九访港在法律上没有问题,他当然不至于做出不利于台湾的行为;既然两岸关系目前陷于停滞,而马与香港又有深厚渊源,若能正面看待这样的小出访,或许能缓和当前的两岸关系。台湾《经济日报》2日称,马英九任内曾在2008年5月透过当时的“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发布正式新闻,“正副总统应属于国家机密保护法境管的名单,马总统认为必须依法行政,纵使是总统,也不能自外于法律的约束,马总统会在卸任前,把自己提报为国家机密保护法的境管名单中”。文章透露,蔡英文已核定马英九将有3年出境管制期,而马英九当年也循例核定陈水扁3年管制期。
就算不做8年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香港也家喻户晓,所以他访港消息一传出,香港很多方面都感兴趣。《星岛日报》2日介绍了马英九与香港的渊源,称65岁的马英九在香港出生,1岁时到台湾,他曾于1997年、1999年和2001年三次访港,受到港府礼遇,与时任特首董建华会面,掀起一阵“马旋风”。2005年,马再度计划以台北市长身份访港,却无法取得入境签注,“有传当年正值北京审议《反分裂国家法》的敏感时刻,内地方面认为时机不适合”。
想致力于两岸沟通?
香港《明报》2日援引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泉忠的话称,马英九卸任后出访首站选择香港是明智之举,他卸任前民意低落,原因之一是与大陆走得太近,现在选择先赴“属于中国但不等于大陆”、又是其出生地的香港,一来可缓解舆论压力,同时观望台湾社会的反应,如反应良好,不久将赴大陆。林泉忠估计,如果马英九到大陆,第一站可能去南京拜谒中山陵。他认为,香港只是马英九的第一步,其重点是担任两岸沟通的桥梁,或取代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地位,“虽然马英九卸任,但他的政治第二春才刚开始”。香港中文大学学者蔡子强认为,马英九想取代连战担任台湾联系大陆领导人的角色,他借本次访港“试水温”,再决定下一步。台湾《联合报》2日称,邀请马英九到香港演讲的亚洲出版业协会,基本被视为一个洋机构,主要成员是国际大媒体的亚洲总部或分支。该协会办活动得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商量,因为会展中心的活动要由贸发局拍板,而贸发局属于半官方机构,最高决策层是由19人组成的理事会,当中有工商领袖,也有港府高官,“由于港府主管官员在理事会中,等于间接与港府商量。至于那天晚上的演讲厅中,除了马英九这位主礼嘉宾,还有哪些嘉宾陪坐,各方也很好奇”。
《星岛日报》2日称,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时推进“台独”,两岸重量级沟通的责任落在连战身上,但近年连战的政治能量和公众关注度有所下降,马英九正好填补这个空缺,继续对绿营施压。文章认为,马此行可能是为日后历史性登陆铺路,以便肩负两岸沟通的重任,并且牵制绿营“去中国化”走向,而香港也将继续以自身的独特地位,在两岸关系中扮演微妙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