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厌恶情绪”需要精英担当
2016-06-03
武雪梅
最近在国人眼中奉行“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的韩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对强者恭顺、对弱者刁难的社会现象,韩国媒体把这种欺软怕硬称为是社会的“厌恶情绪”。韩国专家分析,随着社会结构固化,人们很难有晋升上层社会的机会,往往选择歧视比自己更弱的人宣泄受害意识。
当下中国有没有类似的社会情绪?在中国社会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中,扶弱救济、相帮众筹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公众普遍认同关爱弱者,生活态度积极向善。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有像韩国媒体报道的那样,残疾人乘坐电动轮椅进餐厅吃饭,居然会被拒绝。这说明我们的精神文明构建是有效且有益的。但还是有不少人,从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故中、从各种社会生活明规则、潜规则不自如的轮转中迷惘困惑,甚至宣称我们已经进入到“互害型社会”,一度引发甚嚣尘上的社会争论。
静心思考,韩国的问题出现在待人接物的社会表层,而我们的问题出 现在看不见的背后,导火索更多的是追求个人直接利益的最大化。一些人浮躁、暴戾,情绪燃点过低,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无法放弃对物欲的追求,无法体会对世间万物的品评与回味。在我们坚定追求生活内容的同时,不知不觉放弃了对生命内涵的解读。
微信圈里一度自发流传着白岩松和陈道明的文章,他们的文字往往把外在的平静与内心的安宁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确实是解决当下问题的一个着力点。但还有不容置疑的事实,他们是在完成了物质基础构建后,产生这种发自内心的领悟的。在大道至简这一点上,他们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在安贫乐道上,却往往容易让普通人有无力感。如果疲于奋斗在还房贷、找工作的弱势层面,会不会有很多人会发自内心地赞美夕阳、街巷,怀有美好的诗意眺望远方?
所以说解决这个问题,单靠一时反思、一段文字或者一种情调是远远不够的。人们是在弱肉强食、无法自保的原始状态中,走入礼让关爱、相互扶助的文明社会的。如果在现实的重压下,为得到的比别人更多,而再次陷入到恃强凌弱、宣泄怨怼的精神蒙昧中,那就是人类共同的悲哀。在资本或权益上拥有得越多,越应该深刻领会。只有精英担当,才能减少弱者负累,从而崇尚人文、摒弃物欲。而切实解决社会矛盾、减少“厌恶情绪”、维护公平正义,就需要建设正常努力进取就能有所获得的社会机制,用法治思维惩恶扬善,让核心价值观能够真正从容调整我们的生活际遇,富有感性地成为我们信条。▲(作者是辽宁省委宣传部互联网宣传管理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