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秘的“权威人士”

2016-06-02

人民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权威人士形势话语

5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文章。自去年5月以来,“权威人士”已经三次在《人民日报》发声谈中国经济,且均为头版转二版的高规格。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问中国经济》,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次就是5月9日刊登的《开局首季问大势》。

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说着大家最关切的话题,却不透露姓名身份,这位“权威人士”自见报伊始,就带着几分神秘。人们除了关注文章中其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也津津乐道于“权威人士”的真实身份。谁在说?对谁说?说什么?综合主流媒体关于“权威人士”的分析,这些疑问还是有迹可循的。

“权威人士”有渊源

尽管“权威人士”成为人们关注焦点是近一年内的事,但要追溯“他”和《人民日报》的渊源,却要回到70年前。

1946年5月,《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发自延安的新华社稿件,内容说的是美国权威人士认为,英国已拒绝将太平洋三个英属岛屿的主权让给美国。这是“权威人士”四个字在《人民日报》上首次出现。

现在看来,“权威人士”的首演并不具备典型特征,倒是之后的二次亮相,开创了其神秘气质的先河。

在那篇叫《中共权威人士评论目前时局》的新华社稿件中,“中共权威人士”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态度坚定的评论,矛头直指与人民为敌的蒋介石政府,评论之犀利、文字之铿锵,在那个“寒冬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历史节点,犹如旷野中一声春雷,鼓舞了同志的士气,震慑了敌人的灵魂。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有过不少猜测。不少人认为作者就是毛泽东本人。由于缺少直接证据,以上猜测至今未能证实,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借“权威人士”之口言事的传统,自此保留了下来。

因此,这种在中共中央机关报重要版面,由不具名的“权威人士”回应社会重大关切的做法,是沿袭自我党历史上一项悠久的传统。据官方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前至去年5月《人民日报》上共有1605篇文章提到“权威人士”。

另外,分析一种现象,离不开时代。如果翻阅从《人民日报》创刊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权威人士”的话语,会发现斗争的色彩一直比较浓烈。与之相对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权威人士”的形象要温和的多。

那么近三次发声的“权威人士”到底是谁?

有媒体分析指出,“权威人士”是国家领导人的几率不大,因为国家领导人一般以署名文章的形式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此外,之前解读宏观经济政策的专家学者均进行署名。综合来看,这“神秘人士”,极有可能是参与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部署,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或发改委主任、发改委分管宏观政策研究的副主任等这样级别的官员和专家。

另外,《人民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在中国报业和经济界具有特殊地位,在人们心目中,《人民日报》的“本报评论员”即意味着中央声音与高层背景,是极神秘的符号,而且发表的评论文章为各种笔名,最知名的评论署名是“任仲平”,其文章风格整体则偏向政治。那么“权威人士”是否有可能是《人民日报》评论人士呢?对此,权威媒体综合分析认为这种情况概率较小。

露面讲究“时机”

从“权威人士”近三次发声的时间节点看,每次出现都有鲜明的经济政策背景。第一次的2015年5月25日发表前不到一个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了经济形势;今年1月4日前不到一个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召开;最近的5月9日这一次发表前10天,同样是中央政治局分析经济形势的会议。

再具体一点看文章内容可知,去年第一次“权威人士”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回应的首先是“经济增速回落”的问题;第二次,恰逢年初股市动荡、国际市场波诡云谲之际,同时也有“供给侧改革”成为最高层经济话语的背景;第三次,则以回应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开题。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在党中央机关报上出现的“权威人士”对经济形势的论断,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作高层对经济的判断。但不同寻常处就在这里——按说,中央对某一事项的定调,出现一次就已足够。一年之内出现三次,足见重视程度。但反过来也证明,某些论断并未得到足够的回应,还需要进一步申明。

除了说话讲究“时机”,说话的语言风格也值得推敲。不难发现,以改革开放为界,能被冠以“权威人士”的,之前主要是因其身份地位的权威性,之后主要是因其技能和知识的权威性。这两个话语体系之间的差异,既有用词的差异,也有词内涵的变迁。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情况下,出现在《人民日报》上的绝大多数“权威人士”,语言都是《人民日报》惯常的风格,不会突出个体特征。但我们眼前的这位“权威人士”的话语却具有非常强的个人色彩,并且一阵见血,落地有声。

毋庸讳言,这是一种“短、实、新”的文风。这种文风,代表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领导干部文风要求的高标准。

说话“有的放矢”

这种申明是说给谁听?综合分析,“权威人士”对经济形势的论断每次出现,都是说给两个群体听:一是说给市场听。告诉市场,高层对经济形势怎么看,下一步怎么干,未来走向如何,帮助他们分析经济和市场走势。在当下信心比黄金金贵的背景下,这一点尤其重要。二是说给各级官员听。中央的精神是什么,该怎么干,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对市场,“权威人士”想表达什么?

一是给“定力”。归结起来就一句——我们不慌,你们也别慌。要跟我们一样,有定力,有信心。“不慌”,首先体现在对局势的判断上。继上一次对中国经济走势是L型还是V型的判断没有明确之后,这一次非常明确: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并且这个L的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虽然如此,但文中的淡定情绪还是很明显,也就是战略的定力。

二是给“稳政策”。要稳定预期,首先是稳定政策,宏观政策不能摇摆。比如,在强调供给侧改革的今天,如果还是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判断就会发生更改;同时,政策出台要有沟通、要有前瞻性引导,“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可以说,“权威人士”此次给市场吃的是一颗“定心丸”。

对官员,“权威人士”想传达的则是另一番话。

一是要改变。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官员群体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这一群体也需要改变。首先要改变的,是过去的一些思路和做法。这些做法可能在以往有效,但现在不再有效;或者短期也许有效,但长期不符合方向——这也就是新常态给官员群体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是政策要有针对性。比如,针对出清、清理僵尸企业问题。“针对性”体现在一句话:不能动辄“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这次“权威人士”也看到,上一轮国企改革10多年后,国企人浮于事的现象依然严重,职工“下不来”“裁不掉”,企业办社会、政企不分、企社不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换句话说,这一轮经济形势下,官员可能面临的是真正的考验。

到这里,“权威人士”到底是谁我们依然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但不妨用媒体的一句话结尾:别问我,他是谁。我只知道,“权威人士”还会被《人民日报》继续使用,在建设而非革命的话语体系之下,在真正需要的情况下。

猜你喜欢

权威人士形势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权威人士解读“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
从“权威人士”到国务院督查组
谁是《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
谁是《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