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历史逻辑
2016-06-02李国强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下午就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李国强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
距今21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开启了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友好交往的大门,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形成了两条重要的国际通道,这就是时至今日仍为世人称道的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得到沿线各国广泛支持。它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有机地衔接在一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美好前景。基于对历史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回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逻辑。
“一带一路”连接历史指向未来,连着中国通向世界
古代丝绸之路由陆地和海洋上的众多通道构成,其中陆地丝绸之路主要有4条:西北丝绸之路、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东北亚丝绸之路。陆地丝绸之路的主线,从西安或洛阳出发,最终到达欧洲的罗马和非洲的埃及等地。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线路有3条,分别是东洋航线、南洋航线和西洋航线。海上丝绸之路从我国东南沿海多地出发,一直到达肯尼亚、索马里、坦桑尼亚等非洲东海岸。
在陆地丝绸之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先秦萌发、秦汉形成、隋唐繁荣、宋元式微、明清衰落5个阶段。而海上丝绸之路则经历了秦汉肇始,唐宋形成,元明清繁荣,清末衰落4个阶段。
在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特设的“一带一路”展馆吸引了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此设立展台。
可以说,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从来不是单一道路,而是由众多通道组成,它首次开辟东西方大通道,是人类历史上经贸交流的里程碑;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由沿线各国人民共同推动,不仅首次实现科学技术大传播,是人类社会和生产方式巨变的孵化器,而且首开人类文明交流先河,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平交往的典范,谱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华丽乐章。
“一带一路”一端连着历史,一端指向未来;一端连着中国,一端通向世界。它不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复兴,更不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翻版,而是伟大的超越。“一带一路”倡议汲取的是古代丝绸之路文明的精髓,传承的是古代丝绸之路文明的精神,致力于打造的是互利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其内涵和外延都是古代丝绸之路不可比拟的。
古代丝绸之路构建起了全新的中西经贸与文化交流平台,集中代表了古代历史上先进的理念、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要求。但它从来不是一条固定的有形道路,古代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其经两千多年所凝练的“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
“一带一路”倡议绝不是简单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这个名称,也不是简单地运用古代丝绸之路这个符号,而是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丝路精神,并将其化作连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的精神支点和纽带;把古代丝绸之路缔造的无数辉煌,化作激发我们推动当今社会和平发展的新思维、新路径,创造性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透过对古代丝绸之路形成发展历史的总结,我们不难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与古代丝绸之路既有诸多差异,也有许多共性。我们既能从古代丝绸之路所积淀的经验中获取真知和养分,也能从古代丝绸之路所累积的教训中得到新知和感悟。
经济社会繁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动因
经济繁荣是国运昌盛的缩影,是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的先决条件。从历史上看,陆海丝绸之路兴盛之时都是古代中国最强盛之时。从汉唐到宋元,从明到清中叶,我国综合国力接连强盛,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可以说,丝绸之路的兴衰是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晴雨表。
经济的高度繁荣,使我国成为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当之无愧的引领者。尽管沿线各国各地区人口规模、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千差万别,但都有商品交换的共同愿望。古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发展的利益诉求下应运而生,在沿线国家的互通有无中日渐兴盛。它聚合了沿线国家的商贸、产业和资源配置,成为各方利益交汇的经济走廊。而丝绸之路在因应沿线国家商品贸易、人员交往和人文交流多种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带来沿线国家商品结构、生产方式、市场行为以及政策机制、社会组织、思想观念重新建构的连锁反应。
历史表明,经济的进步和繁荣既是丝绸之路形成的基础,也是丝绸之路持久兴旺的动力源泉。“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全球贸易和跨境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潜力、最有活力的地区。尽管沿线各国国情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但都有十分强烈的发展愿望。“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沿线国家发展经济、维护稳定、改善民生的现实需求,为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和新型合作平台,符合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渐趋深入,“一带一路”倡议必将极大地推动沿线各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从而造福于沿线各国人民。
政府引导与主体参与的有机统一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要求
如果说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是经济繁荣的必然的话,那么,政府引导和民间主体则是丝绸之路腾飞的“两翼”。
有人认为,古代丝绸之路从未有过政府的经营行为,完全是民间自发性使然。这个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事实上,历代政府都在丝绸之路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设置官职、制定规则、出台政策,为丝绸之路贸易提供了制度支持;稳定边疆、建立驿站、军事戍守,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安全保障;与沿线国家和各民族讲信修睦、守望相助,为丝绸之路的发展营造出良性的外部环境。
由民间自发的货物交换而促成,是古代丝绸之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往来于丝绸之路的群体是多元的,几乎囊括了沿线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有僧侣、学者、工匠,也有使节、商队、贩客。丝绸之路贸易的形式是多样的,既有官方贸易,也有边界互市、民间交易。丝绸之路贸易的行业是多类型的,几乎涵盖了各时期主要经济领域。尽管古代陆海丝绸之路的物质生产、商品流通和资本流动只具有低级的市场调节特征,但参与其中的多元力量,是推动丝绸之路发展的最活跃的主体元素。
历史表明,政府支持与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作用,是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只有使政府与参与主体协调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激发出推动丝绸之路发展的活力,使丝绸之路成为各方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平台。
和平稳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前提
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展现出一幅幅我国与沿线国家友好交往的壮美画卷。和谐的政治氛围,融洽的民族关系,安定的沿线环境,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而丝绸之路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了跨国商贸活动和跨种族文化交流。
古代丝绸之路从形成伊始,就与沿线国家政治稳定度、彼此关系和谐度息息相关。我国秉持以和为贵、以诚相待的理念,与沿线国家维系了长期和平稳定的政治关系。
有人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要恢复历史上的朝贡关系,这一观点是对历史的极大误解。所谓朝贡关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至19世纪末期,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一种政治秩序体系。至唐代,朝贡关系的政治含义淡化,礼尚往来、商品交换的性质上升,朝贡关系转化为朝贡贸易。凡与中国有朝贡关系的国家,无不借朝贡以物易物、获得中原王朝丰厚的回馈,朝贡使团的人数动辄达数百人。
需要指出的是:1、古代朝贡关系不是丝绸之路的产物,而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对象之间的双边关系。尽管不少朝贡使团走的是丝绸之路,但与丝路的形成和发展并无关联。2、中原王朝的回馈没有附加条件,反而因厚往薄来,不堪重负,不得不屡屡限制各国朝贡次数和人数,朝贡贸易的真正受益者并非中原王朝。3、朝贡贸易不是古代丝路贸易的全部,它只是其中之一,朝贡关系绝不等同于朝贡贸易,朝贡贸易绝不等同于丝绸之路贸易。因此,把“一带一路”倡议与朝贡关系联系起来违背历史事实,是错误的曲解。
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血腥扩张寻求殖民统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我国是推动丝绸之路形成发展最重要的国度,但从未借此对外侵略扩张,更没有因丝路之便占有他人一寸土地,从而赢得沿线国家信任和仰慕,丝绸之路因此成为各国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典范。
历史表明,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共同发展的共赢理念,是推动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的关键因素,也是丝绸之路的本质属性。当我国和沿线国家共有稳定安宁的良好政治氛围时,丝绸之路就会兴旺;当我国和沿线国家共享平等交往、共同发展的融洽关系时,丝绸之路就会昌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的趋势进一步得到强化。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各国政府应共同构建多层次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共同维护好丝绸之路沿线的和平与稳定。
开放包容是“一带一路”倡议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
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留给后人的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就是开放包容。从道路畅通到经贸繁荣,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化,无一不是沿线各国人民共同创造,无一不是沿线各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从来不是中国的独享地带,而是沿线各国共有的财富。沿线各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彼此文明形态;以包容的观念,善待各自文化差异,从而实现商品互补、文化互鉴、文明互动。
在古代丝绸之路贸易中,我国一向推崇讲情重义、先义后利、互惠互利。唐朝政府要求各地官员对胡商“常加存问”,“接以仁恩,使其感悦”。讲诚信、重公平,始终是古代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贸易交往的行为规范和基本遵循。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哪个民族的智慧能独立支撑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不同国家和民族只有相互尊重、彼此包容,才能创造出引领时代的文明成果。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是国家强大、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自我封闭,盲目自大,必然导致落后。超越文明属性、制度差异、发展水平,秉持开放包容、合作交流,是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难题的重要途径。
文明互鉴是“一带一路”倡议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古代陆海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交流的第一通道,通过它中国走向了世界,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持续的跨文明交流对话,记录了也见证了沿线不同国家、众多民族成长的历程,从而成为全人类的集体记忆。
丝绸之路之所以持续时间长、富有生命力,原因就在于思想文化纽带的连结、精神力量的支撑和多元文明的传承。古代丝绸之路上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文明,如同一双无形的手,导引着沿线各国各地区的社会进步;又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丝绸之路不断向前迈进。
不同地区的文明发展有各自的内在逻辑,不同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文明的交流、交融甚至交锋中,跨越语言、意识形态、宗教等种种差异,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理解,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得到最充分展示、最深入交流,缔造出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共同价值取向,凝炼成“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 的伟大丝路精神。
历史表明,多种文明汇聚而成的价值底蕴,是古代丝绸之路充满活力的不竭之源。文明因多样而纷呈,因互学而丰富,因互鉴而升华。文明的互学互鉴,是丝绸之路生生不息的精神支点,是丝绸之路魅力永恒的精髓所在。
就如同古代丝绸之路加速了人类发展进程,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一样,“一带一路”倡议势必在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人类文明在更高层次上的迈进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不止是人们的记忆,更是我们继往开来的底蕴所在。在充分吸取和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需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以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不断推进和深化“一带一路”建设,从而使沿线各国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好处。在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倡议终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世界人民的福祉,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