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绿道网络体系规划研究
2016-06-02ResearchontheGreenwayNetworkPlanninginSongjiangDistrictofShanghai
Research on the Greenway Network Planning in Songjiang District of Shanghai
赵文方 施佳颖
上海市松江区绿道网络体系规划研究
赵文方
上海市松江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
计划建设科科长,高级工程师
施佳颖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硕士研究生
0 引言
作为上海市的郊区新城之一,近年来松江区的社会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松江城区范围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随着城区建设用地的减少,城市绿色空间的增加受到限制,同时绿地面临破碎化和斑块化的趋势。城市绿道作为实现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相协调的生态、休闲、历史记忆、审美及其他用途的多目标线性土地网络[1],具有生态保护、休闲游憩、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可以使破碎化的绿色斑块和人文资源有机串联。目前,珠江三角洲已率先完成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深圳、广州等地以此为依据极力推动绿道网的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中浙江省、安徽省以及江西省等地区也开始了绿道的规划和建设。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将全面推进城市绿道体系建设,松江作为上海市重要的郊区新城,绿道规划与建设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熟经验,建构绿道网络系统,促进宜居城乡环境的营造。
1 绿道的概念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1.1 绿道的概念形成
现代绿道(greenway)规划与建设的理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欧美国家对市区层面中分散、破碎的城市绿地和公园联接的探索。1867年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等人在美国波士顿地区规划了一条呈带状分布的城市公园系统,是西方国家公认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绿道理论发展至今,经历了不断的发展演变和实践探索。
1.2 国外绿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
国外绿道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这个阶段中公园路(parkway)发展并逐渐成熟;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这个阶段生态学影响绿道的规划发展;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际化绿道运动全面兴起。国外绿道理论和时间的发展历程详见表1。
表1 国外绿道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
1.3 国内绿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
国内绿道的发展也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绿道理论的引进和不断深化研究;第二阶段为21世纪前10年,绿道理论与国内发展背景相结合,逐步运用到实践中来;第三阶段为2010年至今,绿道的理论研究进入高潮,国内掀起了“绿道”规划热潮。国内绿道理论和时间的发展历程详见表2。
1.4 对城市绿道构建的启示
一是绿道是绿地系统的补充和发展。绿道既不同于呈点状分布、各自独立的公园绿地,也不同于主要目的是隔离交通、保证通行安全的绿化带。绿道系统是其他非线性绿色资源的重要补充,它提供绿色交通网络,使破碎的自然斑块和分散的历史资源建立稳定的联系。因此,要保证绿地系统和绿道网络协同发展,构建“公园绿地—公共开放空间—绿道网络体系”为一体的城市绿网。
二是建立分层级的绿道网络框架。绿道网由区域绿道和中心城区绿道共同构成,并形成网状公共开放空间系统。根据绿道所处环境和建设功能的差异,将绿道分为郊野型、都市型、社区型3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绿道的宽度和配套设施也要体现差异。
三是绿道网络的规划要综合多种功能。绿道必须走出景观设计的范畴,紧紧结合本地需求,走向功能的多样化,才能获得广泛和持久的生命力[10]。除了生态保护和休闲游憩功能以外,还要考虑到经济发展、人文历史、教育、旅游、交通等功能。
2 松江区绿道网络体系规划
通过对国内外绿道概念和发展历程的研究,城市绿道在区域层面,可以保护和修复生态,促进土地的集约型使用,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在城市层面,可以引导城市与郊区的互动发展,提升微观的空间体验。松江区作为上海的都市新城,在绿道网络体系规划中既遵循绿道规划的一般性原则,同时又根据松江实际体现绿道规划的差异性。
2.1 规划原则
基于松江区绿色空间发展过程及现状存在的问题,绿道规划以“生态性、文化性、服务性”为原则。绿道建设首先要体现生态性,建设绿道的过程注重维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系统、动物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服务居民生活。其次要体现文化性,充分利用松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结合各类人文景点,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保护历史文化传统和体现现代文明相结合,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绿道的建设还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性,合理规划绿道线形,科学建设绿道服务设施,满足居民出行和活动的需求,使绿色空间与城市融合,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表2 国内绿道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
表3 松江区主要绿道一览表
2.2 松江区绿道的构成
城市绿道网络是多层次、系统化、网络化的系统,需要统筹城乡发展进行均衡布局,结合松江的发展现状和绿地系统的发展需求,松江区绿道建设必须分层次进行规划。
松江绿道网络由区域绿道和中心城区绿道共同构成,形成网络状的绿色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区域绿道是指连接松江区与上海市中心及周边地区,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体系建设有重要影响的绿道[10]。中心城区绿道是指连接松江中心城区内重要功能组团,对城市生态、休闲和绿色出行系统建设有重要意义的绿道[9]。通过区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的绿道规划,实现一张覆盖整个松江城区的绿道网,最大程度地发挥绿道网络体系的综合功能效益。
2.2.1 区域绿道类型
区域性绿道是城区与周边地区、城区之间以及城区内部联系的重要绿道,对区域生态网络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绿道在区域中所处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绿道可以分为郊野型、都市型和社区型3种类型(表3)。
郊野型绿道处于城区的外围地区,是连接城区、城镇和重要的风景旅游节点等的绿色开放空间,主要依托城区周边的开敞绿地、河道和田野等建设,加强城乡间的生态联系和景观互动。
都市型绿道主要集中在城区建设区内,是居民游憩、出行等活动的绿色空间,主要依托河道、城市(镇)道路两侧的绿带等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为城市居民户外活动提供场所。
社区型绿道主要是连接城市居住小区和其他功能区,依托道路绿地、滨河绿地、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等建设,提升城市微观层面的景观体验。
2.2.2 中心城区绿道的类型
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开放空间众多,中心城区绿道是居民的使用频率最高、活动强度最大的绿道,对居民的休闲生活具有独特的意义。依据中心城区绿道发挥的作用、连接城市功能组团的差异,将中心城区绿道分为3个等级。
一级绿道是指连接城区主要大型公园绿地和游憩景点,对松江区生态绿地保护、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和风景游览体系构建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绿廊;对于保护和延伸城区绿地、建立城区生态安全格局、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便居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级绿道是指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绿道绿廊,使居民区、城区各功能区与城区绿道绿廊和绿地有机联系,对于改善城区小气候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具有重要作用。
三级绿道是指中心城区社区范围内的绿道绿廊,使居住组团、居住区与城区绿道绿廊和绿地有机联系,对于改善城镇局部小气候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具有重要作用。
2.3 松江区绿道结构布局
2.3.1 区域绿道结构布局
绿道规划力求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地方风貌特征,提升城市发展品位。通过合理的绿道结构布局,可以充分发挥绿道的功能,满足市民的不同游憩需求。
基于松江区的道路、水系资源现状,契合区域空间形态,形成以主要道路为绿道骨架,公园绿地、游憩景点穿插的网状结构,构成“三经六纬,多片多点”的区域绿道规划结构网络(图1)。
图1 松江区域绿道网络结构及“千层饼”分析示意图
其中,“三经”是指九新公路—新车公路、沪松公路和千新公路—辰塔路。“六纬”指泗陈公路、沈砖路—辰花公路—卖新公路、文翔路、松蒸路—松汇路—北松公路、闵塔公路和叶新公路。
“多片”指佘山—广富林片区、泗泾—九亭片区、中央公园—大学城片区、仓城—府城片区、松南郊野片区和浦南田园片区。“多点”包括中央公园、广富林郊野公园、天马郊野公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辰山植物园、松南郊野公园等公园绿地和游憩景点。
“三经六纬、多片多点”是从斑块、廊道、基质3个层面对松江区域的绿地、路网、水系、城市片区等作为生态要素系统规划,通过不同层面的叠加,经过保留、增强等筛选过程,得出的符合各层面要求的合理的绿道网络系统结构。有利于营造区域性景观生态,构建绿色廊道网络,整合城市聚合与离散的生态格局[11]。
2.3.2 中心城区绿道结构布局
由城区道路绿地和滨水绿地蓝绿交织构成的生态网络覆盖整个中心城区,对外连接区域绿色斑块、廊道,对内串联公园绿地、城市广场,形成完整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松江中心城区绿道规划主要借助区域内交错的水网和路网结构,以“有水可倚、有绿可傍”为目标,形成“水陆两环、三级绿道、多点联动”的布局结构,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健康、活力、生态的休闲游线。
水陆两环:道路绿道环线是由广富林路—辰塔路—松汇路—松东路—茸兴路构成的绿道环线,滨水绿道环线是由张家浜—通波塘—人民河—沈泾塘形成的滨水绿道环线。
三级绿道:依据中心城区绿道发挥的作用、连接城市功能组团的差异,将其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级绿道包括人民路、嘉松路、广富林路、文翔路、辰塔路、三新路和荣乐路,二级绿道包括乐都路、玉树路、思贤路、文诚路、龙汇路、中山路和通波路,三级绿道包括联系主要社区的次干道和支路等。
多点联动:叠加水陆两环和三级绿道后产生了绿道敏感节点,结合中心城区现有及规划中的绿地空间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中心城区绿色公共开放空间节点。这些节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划分为两个等级:一级公共开放空间节点包括大中型的公园绿地和集散广场等,二级公共开放空间节点则是指小型的街头绿地和广场、社区公园等。最终形成中心城区“水陆两环、三级绿道、多点联动”的绿道网络规划布局(图2)。
图2 中心城区绿道网络结构图
图3 松江绿道4大模式断面图
2.4 专项配套设施规划
专项配套设施是实现绿道网络系统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是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基本绿道布局规划的基础上需要进行相应的专项配套设施规划。绿道网络专项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慢行系统和标识系统等。
2.4.1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系统是保障游憩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性物质条件。在城市绿道建设中,基础设施系统规划应该先行。基础设施系统主要包括出入口、停车场、环境卫生、照明、通讯、防火、给排水、供电等[5]。绿道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的分设密度应因地制宜,前提是不能对绿道网所经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干扰。
2.4.2 服务设施
服务设施由游览设施服务点和管理设施服务点两部分组成。游览设施服务点主要为绿道中的游客提供便民服务;管理设施服务点主要为绿道的日常管理服务。游览设施服务点主要包括信息咨询亭、游客中心、医疗点、露营点、烧烤点、垂钓点等;管理设施服务点主要包括治安点、消防点等。
2.4.3 慢行系统
慢行道分为步行道、自行车道、无障碍道和综合慢车道,其设置应遵循最低生态影响原则,不应在生态敏感区开辟慢行道,避免干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应充分合理利用现有道路,例如村路、园路、滨河路、废弃的铁路等,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建设改造;尽量做到两侧有景可观,步移景异;满足旅游、防林防火、环境保护及生产、管理等多方面环保要求,多采用软性铺装。要保证所选材料能与绿道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并能代表当地特色或文化特征。规划针对松江不同类型绿道的使用功能和地区,设计了4种车道类型(图3)。
2.4.4 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由指示标志、信息标志、教育标志与警示标志组成。在布局上主要充分考虑游人的需求,均匀分布。所有标识要在统一规格的基础上,具有自身特色,应能明显区别于道路交通及其他标识。各种标志牌一般应设置在游客行进方向道路右侧或分隔带上,牌面下缘至地面高度宜为1.8—2.5 m。同类标识牌设置间距不应大于500 m。
指示标志:标明游览方向和线路的信息。
信息标志:标明游客在生态绿道中的位置,并提供生态绿道设施、项目、活动以及游览线路等。信息标志宜按照环形、放射状、连接线3类设定标识主色,明确标示该生态绿道的线形特征。
教育标志:标明生态绿道两侧独特品质或自然与文化特征的差异,作为向公众普及生态保护、文化等知识的载体。
警示标志:标明可能存在的危险及其程度,宜在危险路段前80—100 m处设置。
3 结语
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城市绿道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并归纳了国外绿道对我国绿道构建的借鉴意义。绿道是绿地系统的补充和发展,绿道网络的规划要综合多种功能,同时城市需要建立分层级的绿道网络体系。基于上海市松江区城市绿色空间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现实需求,松江区绿道网络分为区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和郊野型、都市型和社区型3种绿道类型,通过构建水陆两环、三级绿道“分层次、成网络”的绿道网络体系来达到绿道系统差异性和统一性的一致,从而确保绿道的可达性和共享性。专项配套设施是实现绿道网络系统的重要内容和保障,通过因地制宜配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慢行系统和标识系统等专项设施来确保绿道功能的正常发挥。松江区绿道网络体系的构建研究,可为其他地区绿道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韩西丽. 实用景观——卢布尔雅那市环城绿道[J].城市规划,2008,32(8):81-86. HAN Xili. Practical landscape: inspiration from Ljubljana Pot[J]. City Planning Review, 2008, 32(8):81-86.
[2]Little C E. Greenways for America[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5.
[3]叶盛东. 美国绿道简介[J]. 国外城市规划,1992 (3):44-47. YE Shengdong.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American greenways[J].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1992(3): 44-47.
[4]宗跃光. 大都市空间扩展的廊道效应与景观结构优化——以北京市区为例[J]. 地理研究,1998,17(2):8-13. ZONG Yueguang. The corridor effects and optimization of landscape structure in a metropolitan: a case study of Beijing[J].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8, 17(2):8-13.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0. Circular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further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green channel construction [R]. Gazette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0.
[6]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 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06,26(9):3108-3116. ZHOU Nianxing, YU Kongjian, HUANG Zhenfang. Perspectives on greenway development[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 26(9): 3108-3116.
[7]李昌浩. 绿色通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 LI Changhao.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eenway[D]. Nanjing: Nanjing Forest University, 2005.
[8]谭少华,赵万民. 绿道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园林,2007,23(2):85-89. TAN Shaohua, ZHAO Wanmin.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greenway planning and research[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7, 23(2): 85-89.
[9]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珠江三角洲地区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R]. 2010. Guangdong Urban &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Green Pearl River Delta road network master plan outline[R]. 2010.
[10]马向明,程红宁. 广东绿道体系的构建:构思与创新[J]. 城市规划,2013,36(2):38-44. MA Xiangming, CHENG Hongning. Building of greenway system in Guangdong Province: conception and innovation[J].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3, 36(2): 38-44.
[11]金云峰,周煦. 城市层面绿道系统规划模式探讨[J]. 现代城市研究,2011(3):33-37. JIN Yunfeng, ZHOU Xi. Conceptual discussion on planning model of urban greenway system[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1(3): 33-37.
Research on the Greenway Network Planning in Songjiang District of Shanghai
赵文方 施佳颖
摘 要城市绿道网络系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国内外积极开展了绿道规划运动。梳理了国内外绿道的发展历程,归纳了不同阶段绿道的特征和借鉴意义,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明确了松江区绿道的构成及类型。松江区绿道网络分为区域绿道、中心城区绿道2个层次和郊野型、都市型和社区型3种绿道类型;提出了区域绿道和中心城区绿道网络体系结构布局,并进行了绿道专项配套设施规划,可为同类城市绿道网络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AbstractUrban greenway network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The greenway planning movement is rising in recent years around the world. This paper sorts out of the course of greenway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enways in different stag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types of the greenways of Songjiang District, the two planning levels of greenway system as Regional-Central City are clearly defined. And the greenway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namely country type, urban type and community type. The paper also plans the greenway special facilitie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关 键 词绿道 | 发展历程 | 松江区 | 绿道网络
KeywordsGreenway | Development course | Songjiang District | Greenway network
作者简介
文章编号1673-8985(2016)02-0083-06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