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大会会场内的特殊群体
2016-06-02
中国工程院最初成立时有很多官员院士,于是聘任了一些声望高的中科院院士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以提高中国工程院在国际上的权威性。
尽管今天“两院”章程仍允许交叉当选,“但两年增选一次,每年才增选几十个人,竞争很激烈,再搞交叉当选已不现实。”
南方周末记者 钱昊平
南方周末实习生 姚宇馨 李玲
发自北京
2016年5月30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同时召开的还有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这两个同时、同地召开的大会被简称为“两院”院士大会。
目前,“两院”共有院士1608人,其中有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中科院院士,也是工程院院士,简称“双院士”,共有16人。
建筑学家吴良镛、曾担任过国务委员的航空航天专家宋健都是“双院士”,18人中最年长的是材料科学家严东生,生于1918年,最年轻的是原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路甬祥生于1942年,1988年至1995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4年被聘为工程院院士。
根据“两院”各自制定的章程,允许院士“交叉当选”,也即中科院院士允许参加工程院院士的评选,反之亦然。
“但实际上这些‘双院士都不是自然当选的。”参与筹建中国工程院的中国工程院原党组成员、原秘书长葛
能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那是一个特意安排。”因为中国工程院成立时有很多官员院士,于是就聘任了一些声望高的中科院院士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当时这么做是为了提高中国工程院在国际上的权威性。
1994年中国工程学院聘任了30名中科院院士担任工程院院士,1995年聘任了4名,此后没再继续。这34名“双院士”也成了“绝版”,目前已有18人故去。
来自工程技术界的反对
葛能全至今还能记得,中国工程院成立当天,差点出了个差错。
1994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当天早早去了会场的葛能全,一眼就看到一个大错:横幅上把“工程院”写成了“工程学院”,他赶紧让人改正。
他分析,误会可能缘于很多人对工程院的不了解,以为它是大学一类的科技机构,实际上中国工程院是工程技术界的一个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
中国工程院的成立,要从1978年说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期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田长霖,建议中国重视工程技术的发展。
1982年,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大会上,学部委员侯祥麟第一次提出了成立中国工程技术科学院的倡议。后来,茅以升、钱三强、王大珩等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会议上都提出了相关提案。
1992年4月21日,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张维、侯祥麟、罗沛霖6位中科院学部委员共同讨论,由罗沛霖执笔写成了一份《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报送中央。
在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相继作出批示后,相关部门开始征求对组建工作的意见,有赞成,也有反对。
科学界反对的理由是,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高校教改时,学科被细分,造成理科与工科分家,这已被很多人认为是个错误。如果再建立一个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可能又会造成科学界与工程界的截然分家。
最后,中央综合考虑后,还是决定进行筹建,由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牵头。周光召将筹建工作交给王大珩和师昌绪两人。具体工作由中科院学部联合办公室承担,葛能全当时是这个办公室的常务副主任。
“当时,一部分来自工程技术界的官员也提出了反对意见。”葛能全印象中,这些人主要在当时的冶金部、地矿部、电力部等产业部门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过,有些学术功底,但没有中科院院士(当时叫学部委员)学问深厚。
他们反对的不是成立工程院,而是反对由中科院牵头,担心由中科院牵头,评选标准就和中科院一样,有可能会将他们排除在外。反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当时的冶金部、中国水电等单位的一些官员。
面对这种情况,周光召提出,“应主要依靠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工作的科学家或专家来进行,并在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后,报请中央和国务院决策”。“仔细读一下,就能读出周光召的意思。”葛能全说。
1993年,国务院决定筹建工作由国家科委牵头,中科院改为“辅助”。这是个折中的办法,既没有让中科院牵头,也没有让产业部门牵头。
不过,当时一些工程技术界的官员不仅反对中科院牵头,也反对由国家科委牵头。他们认为应该由产业部门牵头,“实际就是指国家经贸委。”葛能全说,经贸委与冶金、水电等部门对口。
时任国务委员宋健的态度是,名义上由国家科委牵头,实际工作还要委托中科院学部联合办开展。
但实际操作中,争议无处不在。本来当时筹备小组组长由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的师昌绪担任,后来被换成一位新中国成立前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过、新中国成立后又到苏联读大学的部长,成员中增加了冶金部有关领导等人,师昌绪成了筹备小组的副组长。
“会不会得到国际的权威认可”
1993年1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成立中国工程院的请示》。明确了机构名称是“中国工程院”,成员的称谓是“院士”,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也改称院士。
进行第一次院士遴选时,又出现了争议。由于时间紧迫,没有向各省铺开,只在64个中央部委以及45个筹备领导小组成员中确定了108名候选人。
一些产业界的部长、副部长没有进入候选人名单,很快中央接到反映说,候选人名单有问题,于是又补选了一次候选人,有两名产业界的官员进入。
按照设计,工程院有医药卫生学部,但有中央领导认为医药卫生主要是与健康有关,与工程技术关系不密切,可以以后再说。这样,一些医卫界的候选人就无法当选。后来根据卫生部的报告,又成立了医药卫生学部。
候选人风波平息后,筹备小组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不少候选人都是产业界的官员,有些还是部长级的官员。
“这会不会影响工程院院士的权威性?会不会得到国际的权威认可?”葛能全说,最后的方案是,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聘任了30名院士担任工程院院士,有钱学森、王大珩、王选、路甬祥、师昌绪、朱光亚、张光斗等具有国际影响力、得到国际权威认可的科学家。30人中,路甬祥最年轻,生于1911年的钱学森最年长,当时已经83岁。
葛能全解释,从制度上看,这么做也合乎规范,因为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成立中国工程院的请示》中就明确了工程院建立后与中国科学院(学部)是互不隶属的两个最高学术机构,但要保持两院的联系,允许少数成员交叉当选,兼有两个称号。
“但这30人显然不同于自然的交叉当选,而是一种特意安排。”葛能全说。最终从108名候选人中选出了66人,加上“特意安排”的30名“双院士”,一共产生96名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又有4名中科院院士被提名选举为工程院院士,成为“双院士”,他们分别是水利学家严恺、冶金学家邵象华、医学家吴阶平、建筑学家吴良镛。
但这34人之后,就没再产生过新的“双院士”。葛能全说,倒不是因为后来的科学家学术威望不够,而是没有人再推荐,实际也无法继续。
尽管今天“两院”章程仍允许交叉当选,“但两年增选一次,每年才增选几十个人,竞争很激烈,再搞交叉当选已不现实。”葛能全说,而且一些科学家已经具有很高的国际威望,有一个院士荣誉就够了,也没有必要挂着两个院士头衔。
按照当年国务院批准的筹建意见,中国工程院在发展过程中,院士总人数要超过中科院院士。这一目标已经实现,现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是841人,中科院的院士人数是76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