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教师文化研究现状及改进策略
2016-06-01杨继富黄小娜
杨继富 黄小娜
[摘要]有关教师文化方面的研究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许多学者对其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校教师文化研究现状分析,发现教师文化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其相关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不过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教师文化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为此提出几条改进策略。
[关键词]教师文化;研究现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131-02
关于教师文化变革的研究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许多学者对教师文化变革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建议。
一、国外有关教师文化研究的现状
纵观国外教师文化变革相关文献,我们可以将国外的教师文化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教师文化研究最早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社会学家沃勒的《教学社会学》为标志性著作。沃勒在《教学社会学》(1932)中,从社会学的角度描述了学校教师文化的特征,即权势、卑屈、狭隘等特性,并揭露了形成这种教师文化偏差的社会性和制度性的原因。此外,沃勒在《教学社会学》一书中,还具体研究了师生、生生、教师以及社区之间的具体关系,认为教师的形象应当为公仆,道德化诠释的角色需要由教师来扮演。
(二)第二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教师文化研究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是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洛蒂,他的代表著作《学校教师——社会学研究》(1975)风靡一时,因为当时洛蒂看到了知识和权力在教师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他还认为教师文化具有典型的个人主义特征,他将个人主义分为三个方面:现实主义、保守主义和个人主义。尔后以英、美的社会学家和人类文化学家为中心,把教师文化作为学校研究的一环发展起来,并受洛蒂的影响,通过更为详细和深入的研究,对教师个人的情感以及人际关系极其关注,让教师作为个人来说,变得更为丰满以及全面。目前的时代提倡的是教师文化的合作化以及开放化,因此如果继续沿用教师的人文主义,无论是对于教师自身以及专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阻碍性。
(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教师文化研究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因受教师专业化运动与教师教育改革运动的影响,教师文化研究也开始注重自身的研究领域。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在教师文化的主要表现方面,哈格里夫斯还提出了个人主义、自然合作主义、人为合作主义、派别主义文化这四种形式。从其研究中发现:只有当合作成为教师的行为方式和行事风格、成为自然状态下的教师的教师无意识习惯行为时,才是真正的合作,对于目前形势下的教师文化来说需要从教学实践经验的静态化向教学实践理论性的动态化转变。
随后,日本学者佐藤学则把教师文化的研究与教师日常交往活动结合起来,在《课程与教师》一书中佐藤学曾对教师进行了划分,他认为可以划分为四种,分别是作为公仆的教师、作为劳动者的教师、作为技术熟练者的教师和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从他对教师文化的阐释可以了解到:教师的专业化它不仅仅是在技能、行为方式方面的专业化,更是教师文化的专业化。
二、国内有关教师文化研究的现状
通过中国知网,以国内教育类数篇优秀硕博论文和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教师文化”为关键词,从1951年至2014年1月期间进行检索,其中核心期刊共检索到5955篇,硕博论文5488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教师文化研究大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文化界定的研究。相关学者在探讨这一文化内涵时表示,作为亚文化的教师文化,综合了所有教师的行为准则以及价值体系方面的文化,和其它文化一起构成了学校文化。包含内容极多,如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以及习惯等,另外同事之间的关系,结合成员的方式等都被包含其中,形成了集体无意识,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内在约束力很强,也能够以此为依据来对教师行为进行解释。另有学者认为教师文化属于组织文化的一种,或者也可以说是群体文化的一种。以学校教育环境作为背景,教师群体通过自身的教学过程,来创造出精神以及物质成果的具体表现。这样的观点对教师文化有如下的划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二)教师文化的特征研究。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尤其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这种特征与其他社会群体所具有的特征是有区别的。有关学者表示,作为一种群体文化,精神层面是群体文化最为核心的部分。对它的探讨如果是从精神层面来开展,可以分析出它的三大特点,分别为融合性、精神性以及可塑性。教师文化是可改造的,也就体现为了可塑性,在长时间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行为方式表现出了相关的习惯以及态度等,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师文化。
(三)教师文化类型的研究。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文化与承诺》一书中,针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代沟问题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理论,后人将其迁移至教师文化研究领域,进而演绎出了三喻型教师文化理论,将教师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即前喻型教师文化、并喻型教师文化和后喻型教师文化。我国有学者依据其“三喻文化”理论来分析我国的教师文化,认为当前我国的教师文化属于“后喻型教师文化”,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前喻型教师文化”。相关学者结合当前教师文化的本质以及未来具体的走向对教师文化进行了分类,认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适应型以及创生型。
(四)教师文化功能的研究。学校文化的建设者有许多,最为重要的当属教师,所以,当我们要建设学校文化时,需要以教师文化的建设作为基础,建设学校文化的状况到底如何,教师文化的好与坏与其有直接的关联。相关学者经过研究后发现,当建设学校文化时,教师文化的引导功能十分明显,同时示范以及预警等功能也同时存在。还有研究者结合农村教师文化来进行分析,认为加强建设农村学校的教师文化,对于中国农村的教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在国内还有许多学者从教师文化变革研究人手,认为教师文化重构需要理论提升,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发展。还有学者从生命哲学视角、从主体间性哲学视角、文化四维度理论视角等来研究教师文化。总之,在国内教师文化的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并且教师文化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不过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教师文化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仍有改之处。
三、学校教师文化研究的改进策略
(一)薄弱学校教师文化研究需加强。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师文化建设文献的深入研究,发现当前在研究教师文化时,往往选择的对象是城市或者是市区的学校,而很少涉及到农村地区学校,因此在教师文化建设方面出现了失衡。从城市学校来看,一般这类学校的教学设施较为先进,而且在教师文化建设方面,有很多接受专家教育的机会和指导,但是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学设备较为落后,同时信息十分封闭,因此教师文化建设方面所能获得的理论依据非常少。另外比较农村以及城市学校,无论是领导者的素质、还是学校的设施等方面,都较为落后,因此想要开展教师文化建设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日后对于农村地区教师文化建设的研究投入需要加强,让城市以及农村都能够在教师文化建设上获得同步发展。
(二)教师文化研究的视野需拓宽。研究如何建设教师文化,不仅仅是学校范围内需要考虑的,我们需要将研究的视野进行拓宽,放眼到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当中,因为不管是学校文化,还是社会文化,信息都是相同的,社会文化会制约学校的教师文化建设。叶澜教授曾经说过,对于建设学校文化,我们不能仅仅认为是建设校园、课程文化等,如果仅仅从这些方面开展研究,那么无论是建设学校文化的任务,还是意义都将是极其狭隘的。教师文化建设亦是如此,所以今后的教师文化建设研究应在视野角度上要有所拓展。
(三)教师文化变革的研究需深入。纵观有关国内外教师文化相关文献,发觉教师文化变革是当前学校变革过程中的焦点,而国内研究者对这个问题并没有深入的探索。早些年和教师文化相关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教师文化时,大多数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如构建教师文化、界定教师文化的内涵、如何继承以及发展教师文化等,没有真正的把教师文化变革放在学校变革的现实背景下进行研究,并忽视了它在学校管理变革中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师文化研究需与实践结合。有关教师文化建设的观点在教育界中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从多视角、多学科进行教师文化的研究屡见不鲜。可是,这些研究大多侧重于对教师文化建设理论的阐述,而有关具体情境下的教师文化的建设分析较少,不是因地制宜,忽视了每一个学校有其不同的文化特点和变革、重构的独特性。有些研究仍停留在说理的层面上,对于怎样建设学校教师文化、如何创建先进教师文化缺乏实践指导意义,与实践方面出现严重的脱节。
总之,作为教师文化的研究者,不能局限于教师文化的文献与思辨研究为主要内容,不能只局限于对教师文化文本的解读与阐释,和对教师文化的研究只提出一般性的见解。研究者应该移出房门,多去了解一下教室的实际生活,去用敏锐的眼光挖掘出教师文化最实际的问题,以便能提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师文化理论。
(责任编辑:章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