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麦可思调查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6-06-01李科举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职学生

李科举

[摘要]基于麦可思公司对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4年学生就业工作抽样调查数据,从就业质量、教学质量、学生工作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立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优化专业结构、加强职场教育、改善教学质量等几个方面全面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麦可思;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036-03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高达770万人,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将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千万学生职场竞技,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为此,高职院校应在潜心研究麦可思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提升指导水平,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一、麦可思调查基本情况

麦可思公司对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江苏农牧)2013届50个专业毕业生发放问卷,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074个,问卷覆盖面广,涉及学生多,数据真实有效,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报告。

就业基本情况报告主要从学生就业质量、教学质量、学生工作质量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反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就业质量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江苏农牧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4.6%,80%以上同学受雇于全职或半职工作,自主创业的学生占5.1%,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同学占11.6%,平均月收入3066元。收入水平于2012届相比稳中有升,就业率、学生自主创业和选择继续深造的同学比例高于同类农林类院校。专业相关度达56%,与同类院校相比基本持平,究其原因主要有: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先就业再择业、现有的工作收入较高等。职业期待吻合度整体不高,原因有:不符合我的职业愿景、不符合我的兴趣爱好、不符合我的生活方式等。调查也显示,毕业生对就业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和对学校的满意度,与以往相比有所提升,但离职率却略有提高,绝大多数同学选择离职,认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追求更高福利待遇、想改变职业或行业。

(二)教学质量分析

报告显示,毕业生对学校教学满意度为91%,高于同类农林类院校,当然,毕业生同时也指出,在实习和实践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与学生互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各专业的核心课程的重要程度和满足程度也应继续改善,与任课老师高频交流群体较小,还需继续加以改进。

(三)学生工作质量分析

毕业生对学院的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就业服务和生活服务方面整体满意度较高,但也认为,学校还应在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交流,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学生就业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社团活动的质量以及后勤整体服务上再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麦可思就业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在对学生的职场教育、教学质量、学工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职业不匹配,职场教育略显薄弱

学生毕业半年后选择职业与所学专业存在不匹配现象,对口率仅为56%。主要原因为现实工作与职业期待存在很大差距,导致选择其他工作,职业期待的落差对就业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这也说明学校在学生专业教育、顶岗实习、入职教育、精细化职业指导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二)教学效果有待优化,师生互动亟待加强

虽然毕业生对学校教学效果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对学生职场的支撑度不够的情况,教师采用常规方式授课方式减弱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理实一体化、项目化等教学方式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学生工作与学生期待有差距,社团活动效果需提供

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学校学生工作水平显著提高,但与学生的期待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后勤服务的整体质量和就业服务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学生的切身感受,这一方面说明当代当学生更加注意学生工作中的个人感受,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在相关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同时,学校社团众多,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度同比提升,但在活动开展的整体效果方面仍有不足,与学生期待有差距,需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对策研究

(一)加强职场教育,提高职场认知,凸显就业特色

1.加强专业教育,提高职业认知

专业认知主要是在新生入校后就开始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市场需求和能力要求等要素,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岗位的状况和未来发展有清醒的认识,明确岗位技能和知识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系统地引导学生择业认知、就业认知和创业认知。让学生明确大学的任务和使命,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变“我要学”。明确了毕业能干什么、要干什么,这样才能为今后顺利就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为此,加强专业教育,提高职业认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分年级开展专业教育。一年级可为新生配备学业导师,学业导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育,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同时邀请高年级优秀同学与新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如何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协调学习和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一年级专业教育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激发学习兴趣,第二步是引导学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二年级专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自觉强化动手能力,提高技能水平,掌握主干课程与专业的培养目标、岗位方向的关系,并考取相关专业证书。具体可采用课堂模拟教学、参加社会实践、邀请优秀毕业生作报告、参加招聘会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加强对职业的认知。三年级强化学生专业方向实践和就业的指导,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主动获取企业信息,指导学生要具备基本求职技能。在分年级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应力争让所有任课教师应将专业认知教育融入到平时的课堂中。

2.强化顶岗实习,提升专业技能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顶岗实习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做好此项工作,学校方应加强顶岗实习的筹划与管理,与用人单位加强联系,建立一批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同时还应强化教师的企业实际工作能力,做好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通过行之有效的顶岗实习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其就业技能,提高就业质量。

3.改善职业指导,凸显就业特色

改善职业指导,要以精细化职业指导为抓手,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目标,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构建精细化的职业指导体系,制定一项严格的职业指导考核制度。

学校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掌握单位用人需求,参照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修订教学计划及开展就业指导教学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目标。目前学校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体,这部分拥有职业指导资格证书的比例不高,其职业指导能力和水平有限,学校应有计划地选送他们外出培训,报考相关职业资格,提高职业指导水平和效果。同时,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如高职学生大一为角色转换期(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换),大二为学习沉淀期,大三又为角色转换期(从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转换),开设相应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以提升不同方面能力为立足点,针对不同专业岗位,分析岗位说明书,凸显专业特色,以让学生尽快了解相关岗位要求。

(二)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质量,满足就业需求

1.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质量

学校大部分专业按学科门类开设课程,学生专业知识面窄,课程教学内容单薄,尚未实现综合化、国际化、信息化;一些课程教学内容相对落后,未能反映学科前沿,未能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公选课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杂、散、乱”的倾向;有些专业过分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此,学校应优化各专业课程结构,建立适合当前农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要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建设、课程管理与评估的体系,健全课程建设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加大课程建设投入力度,以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为重点,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如开展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质量奖评比、尝试慕课教学等,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同时,还应加强通识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2.创新教学方式,重视互动参与

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已无法满足其需求,平淡无奇的讲授方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上从原来的“睡倒一片”到现在的“低头一片”。教师在互动式教学模式内容上要做到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声色俱全。教学方式上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采用诸如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发问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平台要紧跟自媒体的发展速度,打造QQ、微信、微博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在虚拟的平台里更易于师生双方进行交流和沟通。

3.加强师生交流,满足就业需求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名优秀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但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师生之间的交流过少,频率过低,大多毕业生在沟通能力等方面也存在欠缺。为此改变原来的“上课来,下课走”的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除了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外,还应适时的向学生介绍与就业相关的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岗位要求等,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提供就业渠道和信息。除此以外,还应畅通与学生的沟通渠道,通过微信等多种形式交流,打造立体式交流平台。与此同时,班主任、辅导员也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近距离面谈机会。从教学环节和日常管理环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强化学生现实交流意识,不断提高其沟通能力。

(责任编辑:桂杉杉)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高职学生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外语能力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