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所能告诉我们的

2016-06-01

海峡旅游 2016年5期
关键词:夯土墙家庙吴氏

在培田的村落建筑中,涵盖了生活居住、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甚至是突破传统文化的公益性建筑。在宗族管理下兴建的培田村落,即是传统中国文化在乡村的一种有趣缩影。

〔宗祠〕

代表性建筑:衍庆堂、久公祠、衡公祠

在培田吴氏开始发迹的宋元时期,正是宗族制度被广泛提出作为政权力量补充的时期。“立家庙”成为宗族组织内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志。直到清代,雍正皇帝说“立家庙以荐蒸尝”,进一步规范了建立家庙的必要性。在清代鼎盛时期,培田村共有宗祠和各类家庙30余座,现存仍有12座。这些家庙,不仅是时代变迁的重要依据,更记录了大量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信息。

〔民居〕

代表性建筑形式:锁头屋、围龙屋、九厅十八井

培田的民居建筑,随着历史的沿革以及当地经济、人口情况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早年人口稀少,建筑材料短缺,房屋以夯土墙木架构为主,风格朴实简约;第八九代人之后,人口增多,经济水平提高,房屋也逐渐扩大为两三进式带左右横屋的院落;清中期以后,类似九厅十八井这样形制的大型住宅越来越多,不再使用夯土墙而转为使用砖木结构,建筑方式日益繁复,雕刻工艺日益精细。主要原因在于培田经商赚到钱的人越来越多,互相之间形成攀比之风。

〔私塾书院〕

代表性建筑:南山书院、容膝居、锄经别墅

历史上培田曾建有书院、私塾和文武学堂等共18座之多,还有各类文教建筑,如文庙、武庙等等。为支持在外子弟们就读,还在汀州、连城、漳州等地建有吴氏家族的学馆。除此之外,宗族还成立了一些文化组织,如朱子惜字社、文舍等来烘托浓郁的学习氛围。

〔公共与信仰空间〕

代表性建筑:拯婴社、东太义仓、文武庙、妈祖庙

培田的公共建筑分为两种,一种为公益性建筑,另一种则为村中的庙宇。培田曾经设立过“拯婴社”。受到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抛弃、溺杀女婴的事件在培田时有发生,嘉庆年间,族人吴昌迪在村中提倡设立拯婴社,拯救被抛弃的女婴。除此之外,村中的文武庙、妈祖庙等庙宇,作为民众的精神寄托而在村中屹立不倒数百年,信仰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商业街市〕

代表性建筑:千米古街、义和圩市

从培田五世祖起,吴氏便富甲河源里。培田人善于利用身边的各种优势资源进行商品交易,加之培田位于连城与汀州路程的中点,更让这里成为了众多行人、商旅的中继站。同时,培田很早开始就有了区域性的圩市,村内又逐步形成了商业街,不论是商业或服务业都非常发达。现存的最为著名商业街的为培田的“千米古街”。

猜你喜欢

夯土墙家庙吴氏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
夯土建筑研究现状综述
荒家庙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宁化红军医院 旧址焕然一新
鲜为人知的满族家庙兴庆寺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夯土墙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吴氏“安胃饮”治疗“产后胃炎”39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