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开课的诚意与新意

2016-06-01王黑铁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家常新意公开课

王黑铁

现在公开课常有,而好课不常有。公开课好不好首先要看其诚意,其次要看它有没有新意。

一、看诚意

有些老师视公开课为负担,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公开课毕竟是日常教学中一项常规工作,也是教育科研的一项传统活动,还是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是骡子是马总要牵出来遛遛”。这种“赶鸭子上架”的公开课毫无诚意可言,其质量与效果便可想而知。

有些老师对于公开课趋之若鹜,纯粹就是为了那一纸证书,好在评职评优评先时“名利双收”。这样的公开课,也明显缺乏诚意,是我所比较反感的。

当我明显地感觉到开课的老师是那么在乎,那么卖力,为了这节课倾注了太多心血的时候,我知道这是一节好课。他为了这节课,绞尽了脑汁,挖空了心思,从课件来看,每一帧页面都那么精美,无论背景风格,还是标点符号,显然都经过老师的精雕细刻;从教学的过程来看,每一个环节都那么从容,无论起承转合,还是提问评点,显然都经过老师的反复打磨。就算他教学能力一般,在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升华上有所欠缺,也依然能上出好课。当开课教师不辞辛劳、费尽心思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毫无疑问也打造了开课教师,也打动了听课教师。这就是诚意的力量,正所谓“心诚则灵”。

二、看新意

现在的公开课越来越多,校级的、校际的、区级的、市级的。有些老师上公开课和上家常课是一样的,充其量是家常课的加强版。对于“留声机”“放映机”“复印机”等应试教育说词、陈腐教学方式仍然津津乐道、沾沾自喜。他们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美其名曰:真实课堂。没有创新的“真实”,让公开课的科研价值大打折扣。

有些老师对于公开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四平八稳不出意外即可。你看,我课件(虽然粗糙)也有了,学案(虽然没用)也有了,板书(虽然凌乱)也有了,师生互动(虽然只是一问一答)也有了,小组讨论(虽然只是让学生挪一下座位)也有了,什么都不缺,圆满完成任务。但整体感觉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东施效颦”而已,缺乏新意和个性。

有的老师在技术上走在前沿,对于最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如电子白板、未来教室等,驾轻就熟,着实让人羡慕。有的老师在材料上大做文章,对于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时事热点能够敏锐地捕捉。有的老师在教法上变着花样,课本剧、时空穿梭、新闻发布会等,使课堂气氛不断掀起高潮,让人心情愉悦。有的老师在程序上别出心裁,如对《伐无道诛暴秦》一课,采取了倒叙的手法,先讲秦的灭亡,再讲秦末农民起义,最后讲秦的暴政,着实让人称道。有的老师板书设计可谓独具匠心,看似随意地在黑板上写下的词语,最后被圆圈、箭头一连,便成了清晰的思维导图,让人豁然开朗。有的老师教学语言显然是经过千锤百炼,字正腔圆、风趣幽默、富有诗意,让人如沐春风。这些创新,即便不甚完美,也能给人以启迪。

有诚意的公开课让人肃然起敬,有新意的公开课让人眼界大开。既有诚意又有新意的公开课,对于听课老师而言,是一种享受,总有不虚此行之感,对于上课的学生而言则是一种幸运。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家常新意公开课
夏日偶成
一点新意,一点乐趣
家常豆腐不长呀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家常豆腐
科学小卫士系列(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