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道 贵在阴阳和谐
2016-06-01童心田
Chinese calligraphy is a form of calligraphy widely practiced in China and revered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spher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ink and wash painting. Chinese calligraphy distinguishes from other cultural arts because it emphasizes motion and derives different forms.
开宗明义:书法者,章法、技法、笔法、墨法也;道者,一阴一阳之谓也;阴阳者,宇宙、时空、能量之对立统一也。一言以蔽之,书法之道、之妙、之境界,在于书法之形神、主次、大小、奇正、疾徐、刚柔、黑白、浓淡、轻重、方圆、起止,等等,和谐共生,对立统一,移形换位,变化无穷。
阴阳是宇宙、时空、能量,是万事万物之本源。
盘古开天地,分阴阳,定时空,显能量,以阴阳为本,时空为象,能量为源。万事万物,至宏至微,皆含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发展变化,对立统一,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因此,阴阳乃万事万物本身所固有之属性,并由此生成宇宙之基本规律。
阴阳是中国古典哲学之基石。
阴阳互易,时空互行,能量互化,盛极而衰,否极泰来,至阴之中,当有一阳升起,至阳之中,亦有一阴尚存。因此,阴阳是一个“合二为一”的抽象化概念。必须指出的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条件而定。
阴阳文化是中国书法之本源。
书法以文化为本源,正所谓无文不经典,无文走不远。一个书法家,举手投笔,必才华横溢,挥手成章,妙语连珠,信手拈来;反之,若无八斗之才,五车之学,岂能称为书法家?只配叫做写字匠耳!因此,书法是国学文化传播之载体。字外功是书法家内力真功也!特别是阴阳文化,更是一切书法家的必修课、必由路!
中国书法,源远阴阳。自仓颉造字以来,从鸟文、陶文,到甲骨文、石鼓文,从散氏盘、毛公鼎,到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由籀而篆,自正而草,演绎了中国书法独具魅力的艺术符号,先后涌现了钟张二王、颠张醉素、颜柳欧赵、米蔡苏黄等一大批灿若星辰的书法泰斗,形成了浩如烟海的名家碑帖。可谓精彩纷呈,气象万千。然,万法归宗,无论张迁碑、曹全碑、勤礼碑、宝塔碑、玄秘塔碑、九成宫碑,还是兰亭序帖、圣教序帖、蜀素帖、苕溪诗帖、淳化阁帖、三稀堂法帖,皆离不开阴阳之纲、阴阳之理、阴阳之道、阴阳之法。
汉代书论大师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蔡邕从书法之源、书法之势、书法结体、书法用笔等诸多要素上,指出了书法之道之所在,可谓一语破的,简明深刻。
书法诸法,皆含阴阳。
孙过庭《书谱》云: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
二王妙在何处?
通览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快雪时晴帖等,其气韵、用笔、结体、墨法,无不阴阳和谐。字里行间,更是阴阳互生,刚柔相济,主次搭配,大小错落,黑白相间,虚实结合,疾徐相应,轻重互照,浓淡相宜,甚至,情绪高低,喜怒哀乐,瞻前顾后,悲欢离合,亦跃然纸上,为书法之道贵在阴阳和谐做了有力佐证。
由此可见,阴阳文化乃书法之本源,书法乃阴阳文化之载体。
阴阳中的虚与实、刚与柔、拙与巧、方与圆、黑与白、动与静、向与背、肥与瘦等等对立统一思想,与书法创作中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平衡对称、参差错落、奇正相生、收放呼应、轻重缓急、疏密相间、和谐统一的原则,可谓不谋而合。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名列颜柳欧赵之首,有颜筋柳骨之誉。他的字粗犷有力,但用笔多有变化,粗中有细。字里行间更是跌宕起伏,笔划虽粗却不臃肿,刚劲却刚中有柔,皆阴阳和谐使然也。
由此生发开去,阴阳文化,不仅是书法创作的本源、灵魂、核心和境界,亦是书法评判的准绳、尺度、规范和真理。
书法创作,离不开文房四宝(成品墨汁,取代了研墨之砚,少了红袖添香之趣),文房四宝本身也饱含阴阳之理。一支软溜吧唧、被洋人称为毛锥子的毛笔,却软中有硬,可以锥划沙、屋漏痕、折钗股,力透纸背,此乃笔中有阴阳也;一滩黑乎乎、被书画家称为可分五色的墨汁,可以显示浓淡干湿、飞白墨韵,此乃墨中有阴阳也;一张宣纸,一经与笔墨结合,更是变化莫测,黑白布局,大小快慢,浓淡轻重,喜怒哀乐,皆跃然纸上,此乃纸中有阴阳也。
书法创作中的章法,更彰显阴阳和谐之道。在章法中,正文字要大,落款字要小,落款不能和正文天地平齐;字里行间,要大小错落,干湿相宜,计白当黑,疏密有致,使之气韵生动,等等。
明代张绅《书法通释》云:“终篇结构,首尾相映。笔意顾盼,朝向偃仰,阴阳起伏,笔笔不断。”
由此可见,一篇之中有阴阳,黑白相间,首尾相顾;一字之中有阴阳,横竖撇捺,点提折钩,搭配得当;一笔之中,亦有阴阳,直中有曲,粗中有细,起中有伏,一波三折;嵚印之中仍有阴阳,嵚印的位置、大小、多少、首尾,必须与书法作品整体搭配,画龙点睛,拾遗补缺,相得益彰。即使印章本身也有阴刻、阳刻之讲究。
阴阳文化是书法之至高境界。
仅就一幅书法作品而言,我们常用“形神俱备”誉之。形者,章法、技法、结体、笔法、墨法也;神者,气韵、神采、金石气、书卷气也,特别是作品所透露出来的个人气质,风格,学养等。然而,如果我们统观书法这一整体艺术形式,其承载则是书法艺术中更为至高无上的精神,即通过书法艺术符号,诠释阴阳和谐之大道。
阴阳文化是书法之根本大法。
勿容置疑,阴阳孕育书法,渗透书法,是书法之根本法则和无尚技法。提与按,速与迟,轻与重,动与静,方与圆,露与藏,仰与俯,疏与密,开与合,虚与实,浓与淡,枯与润,相辅相成,纸上太极,再现宇宙万象阴阳和谐之根本规律。
《素问》云:“根本者,阴阳也。”
书法家一旦了悟阴阳,则书道在心,进而心到意到笔到,与天地合,与日月通,与山水行,则灵感生生不息,技法层出不穷,意在笔先,下笔如神,满腹经纶,任意挥洒。胸中块垒,冰消雪融;万丈豪情,火山喷发;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情之外;心无挂碍,物我两忘,无意而佳,美哉妙哉!
故而断言,书法之道,乃阴阳之道、中庸之道、智慧之道、永恒之道也。
王羲之《议书》云:“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于疏,短胜于长。作字之体,须道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宜密,密则如沉疴缠身。不宜疏,疏则如溺水之禽。不宜长,长则如死蛇挂树。不宜短,短则如踏死蛤蟆。此乃大忌,不可不慎。”
此乃书圣现身说法之结晶也,字字珠玑,生动传神,紧扣阴阳之道,解读阴阳之法,当为后学之里程碑也。
综上所述,阴阳是宇宙万象之大道、古典哲学之本源、华夏文化之核心、中国书法之根本。
在众多民族瑰宝中,书法迥然不同于雕塑、绘画、音乐、戏剧、中医、气功、美食、武术、建筑等,不对物象做具体的摹拟写照,无雕饰,无渲染,无色彩,而以高度抽象的艺术符号、高度凝炼的线条律动,把握宇宙万象根本规律,再现太极世界阴阳和谐、对立统一、生生不息、天人合一之境界。
书法之道,贵在阴阳和谐也!
Born in 1955 in Henan Province, Tong Xintian is a member both of China Writers Association and Chinese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 and the president of Lotus Academy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etc. He has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exhibitions and won grand prizes.
童心田,字思飞,1955年生于河南省沈丘县。历任新华社记者、《解放军报》编辑、《人民武警报》主编。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文鉴会员、中国摄协会员、莲花书画院院长、北京文墨丹青书画院院长。
其书法诸体兼善,以行草见长。重韵尚法,雅俗共赏。多次在全国全军大展获奖。日前,国家邮政总局将其书法作品印成邮票、信封、充值卡、纪念册发行;国家版权局鉴于其书法作品理论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和笔法、墨法、技法创新,审核批复为童式书法作品集萃。(责编 宁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