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平寺石塔勘察报告

2016-06-01张剑玺

文物春秋 2016年1期
关键词:赞皇勘察河北

张剑玺

【摘 要】赞皇治平寺肇始于隋开皇三年(583), 兴盛于唐宋,毁于20世纪30年代。现该寺尚存唐代大石塔一座、小石塔两座、经幢一座及碑刻、散落石构件等。2012年9月,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治平寺进行了现场勘察。本文对大、小石塔及经幢的建筑形式、特点做了翔实记述,并结合相关碑刻资料,对治平寺的历史沿革、布局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河北;赞皇;治平寺;勘察

治平寺位于河北省赞皇县城南约6公里的嘉应寺村。该寺东距冯家村0.5公里,西距南清河村1.25公里,南为嘉应寺村,北距北清河乡1.3公里,地理位置为北纬37°36′18″—37°37′21″,东经114°24′04″—114°25′31″。寺内原有天王殿、大石塔、经幢、小石塔及正殿、禅房、钟楼等建筑,现仅存大石塔1座、小石塔2座(其中一座小塔现存县公安局院内)及经幢1座,另有碑刻及散落石构件等。2012年9月,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受赞皇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托,对治平寺石塔进行现场勘察,现将有关勘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治平寺历史沿革

有关治平寺的历史沿革,现保存在寺内的碑刻及石塔题记记载颇翔实,主要有:

1. 金明昌三年(1192)《重修治平寺碑》载:

……赞皇治平寺始为嘉应道场,隋开皇三年立,唐天宝八年□益石塔,宋仁宗(应为宋英宗)治平二年更□治平,皆赐号也。……每恨岁月绵亘,檐□栋欹,无名僧主之,不时缮葺,使游者不得尽凭余,且去垂二十载,道人资公乃拯一方缘化,殚平生衣盂之奉,重广前后殿及□兴法巷廊庑,凡数十大间,又易寺中旧道于东掖,……大定癸卯岁重九日记……明□三年冬至日,奉政大夫前行赞皇县令张志道施奉立石……

2.明成化十三年(1477)《重修治平寺记》载:

……直隶真定府赵州之赞皇县郡治之东南,去城约十里许,后有清流,前无隔碍,中之平坦,四顾山环之地,其间有古刹,肇自隋开皇三年, 创建为嘉应寺。唐天宝八年院心起大石浮图一座,前左右小石塔四座。宋仁宗(应为宋英宗)治平二年更为治平寺,皆赐额也。兴之唐宋,废于金元。国朝以来,节次僧修殿像,传至天顺八年,无僧,偶有本县天王寺住持大千润和尚之徒继满,一日达此,观其殿宇□牍,圣像残毁,聿自发心□理,以而募化诸缘,以重新改造正殿一所三间,上以琉璃,檐边脊兽,内以塑妆释迦金相、文殊、普贤、香花、菩萨、迦叶、阿难,左右壁悬山水境像一十二、圆觉二十四、诸天一十八罗汉诸品人物类,前建天王金刚殿、迦蓝祖师堂,……并建方丈庙庑、僧堂、厨库,……

3.乾隆五十五年(1790)残碑载:

……邑南八里许,治平寺创自隋朝,规模业大,虽历唐宋元明以及本朝,代有重修,然皆补葺,正殿虽存而抱厦配殿荡然矣,钟楼虽俱而楼阁则倾颓矣,禅堂方丈戴月披星……

此外,小石塔塔身刻有“开元廿八年(740)岁次庚辰……”;大石塔一层石柱刻有“天宝十一载(752)闰三月十一日……”,一层西侧塔檐刻有“大唐咸通十一年(870)九月十五日王文仲奉使……”等。

梳理以上碑文及石塔刻铭,结合史料及现场考察可知:

1.治平寺原名嘉应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更名为治平寺,并沿用至今。现治平寺所在村村名仍为嘉应寺村,可证其说不误。

2.治平寺肇始于隋开皇三年(583), 兴盛于唐宋,当时的寺院布局不详,但从唐代碑文记载可知大石塔位于寺院中部,应是前塔后殿的布局。现大石塔正北10余米处有一处建筑基址,恰可与碑文相互印证,另外,根据碑文“唐天宝八年(749)院心起大石浮图一座”及小石塔题刻“开元廿八年(740)岁次庚辰”,可知小塔的建造应当早于大石塔。

3.治平寺曾经规模完备,布局完整,僧侣众多,但历代均有殿堂倾颓、像毁僧散的情况,对治平寺进行修缮有明确记载的共有三次。其兴废脉络大致为:隋开皇三年(583)辟为嘉应道场,唐开元至天宝年间陆续建成四座小石塔及大石塔,形成以塔为中心的寺院布局;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由嘉应寺改名为治平寺,百余年后,金大定、明昌年间,对其进行了有记录的首次维修,主要重修了前后殿及廊庑数十间;明天顺八年(1464)至成化十三年(1477)再次进行大规模修缮,重新改造正殿,塑妆佛像,前建天王金刚殿、迦蓝祖师堂等建筑;最后一次修缮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据当地村民回忆,寺内建筑多毁于抗日战争时期,“文革”期间治平寺再次遭到破坏。1996年治平寺石塔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大、小石塔

(一)大石塔

大石塔为仿木楼阁式塔,平面八边形,总高11.72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封二;图一、二)。各石构件之间为干摆而成,接触面比外露面略低且为糙面,靠自身重量压实构件之间连接。

1.塔基 由基台、基座两部分组成,总高2.1米。

(1)基台使用四层条石砌筑而成,高0.92米。平面为抹角八边形,过径为1.87米,抹角边长0.495米,抹角处原为八个力士状埋头角柱,力士均已无存,仅余长方形孔洞,台面条石铺墁,南面施踏跺,现已无存。

(2)基座为须弥座形式,总高1.18米。平面八边形,由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五部分组成。圭角过径1.225米,由4—5块石构件拼接而成,相邻构件以银锭榫式铁件连接,榫规格为130×40毫米,圭角雕刻简单线条;下枋上下起线,每面中部雕刻两尊人物造像;下枭为两层石砌,残损严重,式样不详;束腰高0.29米,两角和中部雕刻蜀柱,两蜀柱间雕刻门;上枭为两层叠涩檐,过径0.96米,自一层塔身平出0.39米。

2.塔身 可分三层,总高6.035米。

(1)一层由塔身、铺作、檐部构成,总高2.44米,其中塔身高1.33米,铺作高0.41米,檐部高0.7米。

塔身为实心,平面八边形,过径0.66米(图三)。立面仿楼阁样式,施八角形倚柱,柱间施阑额,柱头略卷刹,四正面辟门,火焰形券饰,槛框、门枕俱全,四斜面雕刻直棱盲窗,塔身上半部浮雕佛教故事,每面内容不同(图四)。

倚柱上置栌斗,上承偷心造七铺作,一、三杪华拱偷心,正心素枋上隐刻泥道拱和泥道慢拱,檐枋下施替木,素枋和第二杪华拱上平棋枋间形成平棋天花,平棋枋和檐枋间为条形天花,天花上遍布墨笔题记(图五)。

檐部仿筒板瓦屋面形式,檐枋上承檐椽、飞椽,檐椽圆形,直径40毫米。飞椽长方形,规格30×20毫米,每面施椽飞13根,其上为连檐和筒板瓦屋面,屋面施围脊、戗脊,围、戗脊后半部有简单雕刻起线,戗脊前端施较大的瑞兽,现仅残存半个,其整体样式不详;每面石雕筒板瓦11垄,勾头为莲瓣式,直径55毫米,滴水为盆唇式,高15毫米。

(2)二层由平座、塔身、铺作、檐部构成,总高2.11米,其中平座高0.33米,塔身高1.03米,铺作高0.27米,檐部高0.48米。

自一层屋顶围脊角部出圆形倚柱,上承栌斗和偷心造六铺作,铺作第一杪偷心,正心素枋上隐刻泥道拱和泥道慢拱,檐枋上承托平座,平座八边形,过径0.93米,自塔身平出0.5米,由两块石材拼接而成,银锭榫连接。

塔身平面八角形,过径0.55米,各角部施圆形倚柱,直径90毫米,柱间施阑额,立面形式与一层塔身类似,同样是四正面辟门,火焰形券饰,槛框、门枕俱全,四斜面雕刻直棱盲窗,但其内侧从门框处起弧形斜面,形成空心塔身,塔身上半部同样为浮雕佛教题材故事(图六、七)。

各角倚柱上置栌斗,承偷心造六铺作,第一杪华拱上偷心,正心素枋上隐刻泥道拱,第二杪华拱素枋上隐刻令拱,正心素枋与第二杪素枋间为素平天花,第二杪素枋外为檐椽。

檐部仿筒板瓦形式,檐枋上承方形檐椽、飞椽,规格均为24×10毫米,每面施椽12根,上为连檐和筒板瓦屋面;屋面施围脊和戗脊,围脊和戗脊后半部有简单雕刻起线,戗兽位置雕成方形石墩,上部有圆形卯口;每面石雕筒板瓦10垄,莲瓣式勾头,直径50毫米,盆唇式滴水,高15毫米。

(3)三层由平座、塔身、铺作、檐部构成,总高1.485米,其中平座高0.27米,塔身高0.63米,铺作高0.265米,檐部高0.32米。

平座结构与二层平座相同,自二层屋面围脊上出圆形倚柱,上承偷心五铺作,正心素枋上隐刻泥道拱,檐枋上承条形天花和平座,平座平面为八边形,过径0.72米,自塔身平出0.41米。

塔身实心,平面八角形,过径0.41米,各角部施圆形倚柱,直径90毫米。四正面雕刻板门,板门雕刻三路门钉,呈虚掩状,四斜面雕刻直棱盲窗(图八)。

倚柱上置栌斗,上承六铺作,第一杪华拱偷心,素枋上隐刻泥道拱,第二杪华拱上出令拱,上承素枋,第三杪华拱散斗上承双下昂和檐枋,角梁位置雕刻力士形象。

三层屋面升起较为明显,檐枋两端较中部升起60毫米,其上随势雕刻长方形檐椽、飞椽,每面 11根椽,规格均为25×5毫米;飞椽上为连檐和筒板瓦屋面,围脊和戗脊后半部有简单雕刻起线,戗脊前半部雕双层石墩,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八边形,其上有圆形卯口;屋面筒板瓦每面7垄,莲瓣式勾头,直径50毫米,盆唇式滴水,高15毫米。

3.塔刹 由刹座、刹身、刹顶组成,总高3.585米,其中刹座高1.34米,刹身高1.76米,刹顶高0.485米(图九)。

(1)刹座由三层组成,总高1.34米。一层主体呈圆鼓状,直径0.91米,八角对出祥云。二层为须弥座形式,平面八边形,束腰过径0.25米,各面雕以瑞兽,共计四狮四象,间隔分布。三层为宝盖,平面八边形,宝盖底面浮雕瑞兽,两瑞兽间布以莲花;宝盖立面为城阙形式,下半部为高大城台,雕刻“四门出游”,上半部四正面各雕三殿,中间一座为歇山建筑,施寻仗栏杆,两侧为悬山建筑,四斜面雕四柱五间建筑,柱上施单拱铺作,角部雕角楼,连接相邻两面,角楼城台雕力土像(图一○)。

(2)刹身由五层组成,高1.76米。一层为仰莲座,直径0.84米,高0.315米,雕刻成两层圆润的莲瓣样式;二层、四层为八棱柱形,过径分别为0.2米、0.14米,高分别为0.43米、0.25米;三层、五层呈圆鼓状,各雕三层莲瓣,直径分别为0.755米、0.49米。

(3)刹顶为锥体,四角出棱雕刻火焰珠式,高0.485米。

4.塔身浮雕 每层塔身上半部均有浮雕,共24组,雕刻佛、菩萨、弟子、力士、供养人等大小造像近百尊。

一层造像:一铺五尊(即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施禅定印(一佛二力士)、涅图、舍利塔、屋形龛(龛内为释迦多宝并坐)等;

二层造像:摩诘文殊对答、帝释天、大梵天、出游图、楼阁塔等;

三层造像:一佛一菩萨一地藏、一铺五尊、屋形龛(龛内为一佛一菩萨一力士)等。

造像以一佛两弟子两菩萨五尊组合最多。其中三层以弥勒为本尊的弥勒、地藏、观音组合与响堂山石窟唐代造像大致相同。佛像著双领下垂式袈裟或通肩式袈裟;菩萨身体有曲线,上身袒,下著羊肠裙,帔帛覆肩自然下垂;地藏菩萨身著袒右袈裟,为唐代地藏造像的标准像式(图一一)。

(二)小石塔

小石塔现存两座,均已残损,分列大石塔南部东、西两侧。东侧小石塔仅存基座,塔身、塔檐曾被盗,现分别存于文物库房和县公安局院内,残高2.73米。西侧小石塔仅存基座与一、二层塔身及塔檐,残高1.75米。

东侧小石塔平面为方形,基座长宽均为0.92米,高0.12米。一层塔身平面方形,长0.6米,宽0.57米,高0.84米,东面雕门,内部为半圆形佛龛,内雕五尊佛像,门两侧雕力士,门上雕兽头、双龙及飞天,门枕石位置雕石狮,塔檐高0.25米。二层、三层塔身每面雕刻三尊佛像,四层每面雕二尊佛像,五层每面雕刻一尊佛像,塔身高度分别为0.175米、0.165米、0.14米、0.13米,二至四层塔檐高度均为0.23米,五层塔檐高0.22米,各层塔檐均为叠涩出檐再叠涩收顶(图一二)。

西侧小石塔平面方形,基座为两层叠涩,长宽均为1.16米,高0.09米。一层塔身长宽均为0.68米,高0.9米,东面雕券门,内为半圆形佛龛,内雕五尊佛像,券门两侧雕力士像,塔檐为叠涩出檐再叠涩收顶,高0.27米。二层塔身高0.14米,东面雕三尊佛像,其余三面素面,其上为两层叠涩塔檐,高0.35米(图一三)。

三、经 幢

治平寺除了大、小石塔外,还有一座唐代经幢颇重要。经幢位于大石塔东南,由幢座、一层幢身及宝盖、二层幢座组成,残高4.01米,与《中国佛塔史》第82页所载照片[1]对比,现存经幢已缺失两部分(图一四)。

幢座平面四边形,为双层须弥座形式,下层高0.86米(现埋入地下0.18米),上层高0.5米,下枭雕莲瓣,束腰各角雕蜀柱,每面雕刻二尊佛像。一层幢身高2.03米,平面为八边形,下端除西面和西北面外,各面雕刻门、佛像,上端各面雕刻方形佛龛,内雕佛像,幢身上托八边形宝盖,各面线雕帐幔,隔面浮雕象头、线雕兽头。二层幢座高0.62米,平面八(下转67页)(上接51页)边形,正面雕大象头,斜面雕力士像。

四、结 语

治平寺现存的大小石塔及经幢,形式不一,各具特色。小石塔为典型的密檐式石塔,一层塔身高大,并开辟塔门,以上各层高度递减,塔身不做雕刻,檐部上下均为叠涩;大石塔为八角形仿木楼阁式,各层施铺作承托檐部结构,铺作均为偷心造,立面所施倚柱柱头卷刹、柱间以阑额连接、平棋天花延伸至檐部,这些仿木构件的作法从侧面体现了唐代木构建筑特点;经幢结构较为简单,幢身下段粗长,上段细短,两段之间以宝盖相隔,具有唐代经幢的特点。

大石塔处于治平寺中心位置,且造型美观,玲珑秀巧,雕琢精致,是该寺的标志性建筑,其塔身、塔刹遍布雕饰,其中佛造像体态丰腴,面相丰圆,为唐代造像的标准像式,对于研究唐代佛教寺院分布、佛教发展及石刻造像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张驭寰.中国佛塔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82.

〔责任编辑:张金栋〕

猜你喜欢

赞皇勘察河北
‘赞皇大枣’和‘冬枣’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锦上添花
星星零散,如你耀眼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简易避雨棚栽培对赞皇大枣裂果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孙婷婷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分析
矿山地质勘察和勘察灾害防治问题探讨
浅谈推行水利工程勘察(测)监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