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商在“精准扶贫”中开始发力

2016-06-01卞文志

农村青年 2016年5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花卉电子商务

电商在“精准扶贫”中开始发力

近年来,我国物流快递业在《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等多个重磅文件相继出台的大背景下,农村电商正逐渐迎来高速发展期。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农村网民已达到1.95亿,增长速度已远超城镇。未来,随着“十三五”电子商务顶层设计启动,后续政策仍将密集出台,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大爆发时代即将到来。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有情怀的人去做

目前,农村电商分为两个市场维度,一是将农产品“外销”,另一个是网购进村,而率先被看好的则是网购进村。比如,去年10月,淘宝网在浙江省桐庐市开出第一个农村淘宝服务站,至今这种模式已经覆盖到了全国6000多个村。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B2B事业群总裁吴敏芝表示,对于整个农村战略,阿里巴巴更多是在用公益的心态去做一项民生工程。她透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返乡创业,目前农村淘宝合伙人的招募比例已经达到了一比几十,接近公务员考试的录取比例。目前全国收入过万的合伙人已经有十多个,5000元以上的合伙人比率接近10%,全国平均值接近3000元。

据悉,这些回村创业的年轻人,即便是在村头设一个站点帮村民下单网购,然后每单收取5元左右的服务费,也能获得不错的收入。而传统零售出身的苏宁云商,在电商下乡的战役中也不甘示弱。日前,苏宁宣布在2015年计划建成1500家苏宁易购服务站,并计划在5年内建立10000家,深入全国乡村,试图从渠道建设层面打破壁垒。资深电商观察人士分析认为,从政策层面来看,足见国家对于推进农村电商基础建设、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视。虽然目前农资电商以及农产品电商的市场规模均在万亿以上,但是,目前更多的是网购进村,并没有解决农产品触网的问题,互联网真正与农业融合,还需要时日。

“互联网+农业”的本质是通过信息化技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提高农业自动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在应用领域最重要的是如下四件事:一是农村电子商务,二是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三是包括农产品供求信息以及农产品交易平台等服务,四是农业大数据的开发、创新、利用。基于此,对于“互联网+农业”,严格意义上应该是“农业+互联网”,现在是用虚拟冲击实体。“互联网+”仅仅是技术思路,而解决中国的农业乃至“三农”问题,必须要有情怀的人去做,这是要花时间、精力甚至我们的生命去从事的一个行业。

网店开张俩月,卖光自家滞销苹果

围绕农品产生产、研发、加工、仓储、销售、电子商务等环节,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规划建设了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电商扶贫基地,电商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基地和沂蒙商城产业园、电商物流园、沂蒙农业创业创新园等“四基地三园区”,通过培育集果品加工、菌蔬产品、农业电商、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为电商扶贫开拓了广阔空间

蒙阴县野店北晏子村32岁的牛庆花,前几年养猪赔了钱,去年又贷款承包了十多亩苹果,苹果喜获丰收,可是行情不好。眼看着苹果就要烂在地里,桃墟电子商务中心的负责人王敏找到了她,动员她去学习电商。此后,牛庆花每天骑电动车走50多里路,赶到桃墟电子商务中心接受免费培训。后来在中心人员的指导下,她开了自己的网店——“孟良崮果园”。网店开张后,每天有近500个订单,她的苹果很快就找到了出路。“原来以为烂在地里的苹果,后来个把月就都卖出去了,还能帮着其他村民卖。”牛庆花说,从春节到现在,网店的营业额已经达到7万余元。“没想到淘宝店,让我一个农民妇女也能发家致富。”她高兴地说。

桃墟电子商务中心的负责人王敏告诉笔者,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把农产品卖上好价钱,中心定期免费给村民进行电商知识培训。自去年4月份运营以来,他们带动了当地金鑫、安口、魏城等社区发展沂蒙山好风光特产店、沂蒙山特产杂粮店、蒙阴蜜桃基地等40余家电商发展,主要销售蒙阴当地蜜桃、核桃、香椿、鸭蛋、小米等200多个土特产品。去年全镇电子商务营业额达到1700万元,实现了产品增效,农民增收、效益翻番。“我们在收购老百姓农产品时,也会有优惠政策。比如市场收购价每斤六毛的话,我们就出价9毛或者1块。如果遇到村里的贫困户的话,我们的收购价格还会更高。”王敏表示。

据悉,由青园农业电子商务中心组建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垛庄镇古泉村也签订了项目帮扶协议。“协议包括扶持农户发展农产品种植,安排贫困户有劳动力家庭成员稳定务工,或是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给予补助。”电子商务负责人刘元江说,我们争取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村民早日脱贫致富。“电子商务,通过各种方式让老百姓走上致富路。”据蒙阴县扶贫办张广宝介绍,目前全县已经制定电商扶贫脱贫实施方案,开展“百家电商帮扶贫困户”活动。从蜜桃、有机蔬菜、有机鱼等本地特色产品上寻找突破点,促进有意向的电商与有意向的贫困户对接,使贫困户通过参与电子商务或为电子商务提供产品等方式增加收入。

电商帮助营销,从四方面改变花卉供给

据报道,如今,电商已成为“云花”继批发零售和产地型拍卖交易之后,正在兴起的又一重要交易模式。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购物习惯,也改变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同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云南花卉生产,供给结构悄然发生改变。电商的兴起,从产品质量、品种选育、物流配送和包装4个方面影响着花卉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电商的出现,促使优质鲜切花的比例得到提高。优质花始终受到热捧,供不应求,网络平台售价居高不下。以去年“七夕节”为例,AA级玫瑰售价是C级的4倍左右,电商从业者纷纷深入一线基地抢购优质产品,有的甚至用几倍的价格去厄瓜多尔等国进口高价玫瑰,获得高额利润。高价高利产品刺激生产者千方百计种植优质花,或改善设施设备,或改进生产技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科研要与生产相适应,还必须考虑市场需求。为适应这一市场变化,品种选育专家不得不考虑电商市场领域中消费者的需求特点,不断调整和修正育种目标,并采取适合电商特点的手段进行新品种推广。以盆花为例,大花蕙兰等大中型花卉,越来越不能满足大众消费需求,而轻便、小型化的小盆花,越来越受到广大网络购物者的青睐,消费热度从网络开始传导至其他市场领域,最终实现线上和线下的互动交融。这促使育种人依据互联网消费市场制定和调整品种选育的策略和结构。近两年,小型类盆花的生产量快速扩大,以盆栽玫瑰为例,2014年云南产量不足30万盆,2015年跃升至200万盆,2016年预计超过1000万盆。

花卉电商改变了传统包装方式,催生了个性化包装。云南鲜切花传统批发中的常用包装,大而沉重,每箱重量达40~80公斤,适合大批量二手批发和成批运输,成本较低,但装箱打包过程的用力挤压、翻滚和搬运,往往导致鲜花损耗过大,鲜切花到达终端市场的品质下降。这一切正随着电商的出现而得到改变,涉及了电商的产地供货商,最先考虑的就是包装,目标客户从二级批发商变为对单个的网购消费者。产地供货商把采购来的各类鲜切花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制作为标准的花束、花盒或其他个性化产品,产品配套齐全,包装精美,运输便捷。

过去,云南花卉运输都属产地至批发市场、批发市场至终端的大宗运输。电商兴起后,花卉同城配送、快递货运快速发展。目前,专业做花卉电商运输服务的物流公司甚少,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今年2月14日情人节期间,11支装的花束礼盒仅物流费用就高达40元,占产品总价的近60%。长此以往,势必刺激更多的物流商涉足花卉电商配送,为业界提供更便利、更多样的物流配送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果丰硕,为我们赢得全局工作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所以说,“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卞文志)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花卉电子商务
李鱓·花卉十二开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花卉之二》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