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轮椅竞速冠军:以手代腿我要奔向世界

2016-06-01江文胜

农村青年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冶市竞速黄石市

江文胜

全国轮椅竞速冠军:以手代腿我要奔向世界

江文胜

卢凡在比赛场上

自幼双腿变成残腿,羞于见人的她在家自学文化

1991年12月23日,在湖北省黄石大冶市保安镇磨山村卢家嘴湾,卢友明又喜得千金——卢凡出生了。卢凡上面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哥哥是老三,她是老五。卢友明本是村里小学的一位老师,因头二胎是女儿,他想要个儿子便违反计生政策生下了第三胎,虽然得到了一个儿子,他也被学校辞退了,回家当起了一个农民。已有3个女儿的他,第五胎仍是个女儿,便给女儿取名为卢凡,意为“降落人间的平凡人”。

可谁知,卢凡从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竟当起了一个“不平凡”的人。她常常发低烧,爱哭闹,父母以为她感冒了,便把她抱到私人诊所治疗,治疗了一段时间,仍不见好转,还发起了高烧。卢凡父母感到不妙,便把卢凡抱到黄石市铁山区儿童医院,住院治疗了59天,仍没有什么大的好转。医生说卢凡患的是小儿麻痹症,治好的几率为千分之一。

不甘心的卢友明夫妇决定不放弃对女儿的治疗,又把她送到湖北省鄂州市医院继续治疗。经过医生的一番精心诊治,卢凡的高烧到底是退了下来,可她的腰部以下部位已全部被高烧烧坏,没了一点知觉。医生说卢凡患的不是小儿麻痹症,是巴林综合症,主要是由于私人诊所的医生摸不着病情打错了针,造成了如今的病情,加上来大医院治疗过晚,更是雪上加霜。医生说,卢凡将一生与轮椅相伴,永远都站不起来了。

1997年,卢凡6岁了,父母准备背着她上学,她却一口回绝了。无奈,在空闲时间里,卢友明就在家里先教卢凡学拼音,等女儿学会拼音后,再教她识字。在卢凡顽强坚持和不懈努力下,从没上过一天学的她,学完了小学到初中的全部课程。

18岁的她坐着轮椅,昂首挺胸进了陌生的体育场

16岁,卢凡想外出打工,争取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为此,父母及姐姐们为她咨询了不少用人单位,可没有一家的工作适合她。

2009年4月底,大冶市成德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老板刘早香与妻子陈国莲到老同学卢友明的家中做客。陈国莲是个非常细心的人。她通过对卢凡的细心观察,感觉轮椅上的卢凡有一种不屈的气质。她认为既然没有适合卢凡从事的工作,她倒不如向体育运动方面发展。如果她努力发奋的话,兴许能干出一番一般人干不出的事业来。

热心肠的陈国莲是大冶城关人,与大冶市残联主席肖佳平非常熟悉。她就把卢凡的情况如实地向肖佳平作了详细的介绍。肖佳平对卢凡极其重视,于2005年5月底亲自邀请卢凡到黄石市轮椅竞速训练基地从事轮椅竞速。

从此,卢凡开始了她人生的运动生涯。

卢凡一坐上训练基地的轮椅,她就喜欢上了这个新奇的东西,这里的轮椅跟家里的轮椅有着极大的不同。她和其他4名队友一起,开始了一个月的试训。刚开始,卢凡很不适应高强度的训练,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一个月后,卢凡在测试中,以优异的成绩从试训队友中脱颖而出,被选入省队,正式开始训练。

破世界纪录屡夺冠,以手代腿的她将进军残奥会

2009年11月,参加轮椅竞速训练不到半年时间的卢凡,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全国残疾人(20周岁以下)田径锦标赛,一举夺得了女子T53-200、T53-400两块金牌,并打破了赛会纪录。这两块金牌给了卢凡继续练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她自己也醒悟了,她觉得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

参加完这次比赛后,卢凡被招进轮椅竞速国家队,备战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和世界锦标赛,她是此次参加冬训的唯一一名新队员。在集训队里,卢凡的资历最浅、年龄最小,她看到了自己与奥运选手之间的差距。为此,她训练更加刻苦,用训练场上的汗水换来了自己的迅速进步。

2010年9月的一天,北京。在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卢凡是湖北省唯一一位参加国家队集训的黄石籍T53级轮椅竞速运动员。她和3名队友团结协作,夺得女子轮椅竞速100米接力项目金牌。她还勇夺女子轮椅竞速400米接力项目金牌,并以超过4秒的优势打破了保持近10年的世界纪录。

黄石市轮椅竞速训练基地。教练决定让运动员们摇着轮椅上公路。在公路上训练,虽坡多、车多、人多,但却能练肺活量,能锻炼运动员们的意志和各种应变能力。卢凡训练一年多来,是开天辟地第一次上公路训练。

这次上公路进行爬坡训练,2个队友一组并排爬坡。当卢凡爬过3个坡后,在下坡时,跟她一组的那名男队友不知怎么从后面撞上了卢凡,连人带椅压在卢凡的身上。那位男队友没受什么伤,而卢凡的左边脸受了重伤,小石子还嵌进了她脸部的肉里。她死里逃生。卢凡休息了一个月,伤还没完全好,她又出现在训练场上。

2010年11月28日,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中国代表团在北京成立。在中国轮椅竞速组女运动员名单中,大冶籍运动员卢凡成功入选。

2010年12月18日上午9时,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第十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正在举行。

坐在轮椅上的卢凡,双手奋力转动轮子,一往无前地向终点冲刺。最后她夺得铜牌。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日功。奖牌是用平时艰苦的训练换来的。

在轮椅竞速训练中,是不分春夏秋冬的,一律视作夏天。夏天训练,运动员们只穿一件衬衣,常常是练完后,衬衣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人也像从水里钻出来。而到了冬天,运动员们仍只能穿一件衬衣,如穿多了衣服,是坐不进轮椅的。冬天常下雪,有时还伴着小雨。轮椅跑起来的时候,基本上不觉得冷。但只要停下来,就冻得浑身打哆嗦。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一直训练不停。

皇天不负苦心人!

2011年10月14日,在杭州举行的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卢凡是湖北省唯一一名T53级女子运动员,在全国也不多见。组委会考虑到全国T52、T53、T54级女子运动员稀少,就将这3级别的运动员混合组织比赛,共有河北、湖北、陕西3个参赛队。湖北参赛队两名运动员在交接接力棒时,速度不够快,被其他参赛队运动员赶了上来。卢凡接过接力棒,沉着应战,迅速而敏捷地滑动轮椅,将平日在黄石训练基地积累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差点超越其他参赛队运动员。最后,她和3名队友以1分55毫秒的速度,仅比金牌得主河北队慢5毫秒,摘得女子4×100米T52-T54级轮椅竞速一块宝贵的银牌。

10月17日上午,在女子100米T53级田径比赛中,卢凡以17.53秒的成绩再获一枚银牌。

10月18日上午,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田径赛场上,卢凡与3名湖北省队友合作,在女子4×400米T52-54级轮椅竞速比赛中,战胜了曾经在女子4×100米T52-T54级比赛中战胜过自己的河北代表队,同时也战胜了自己。

卢凡(左一)和作者

在“最后一战”中,卢凡“跑”最后一棒。她充分发挥自己冲刺能力好的特点,双手不停转动车轮,第一个冲过终点线,为湖北省代表队赢得一枚更加宝贵的金牌,填补了18年来大冶市残疾运动员在洲际运动会上无奖牌的空白,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她也以一金二银的成绩为自己此次残运会之行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由于卢凡在体育上取得了特殊的业绩,她先后被评为“大冶市十大杰出青年”、“黄石市劳动模范”、“大冶市人大代表”、“黄石市十大杰出青年”等。2011年8月,在大冶市残联和保安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卢凡被安置在镇矿业公司上班。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工作,她能靠自己养活自己了。

2016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残奥会在即,让我们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残奥会上再赌卢凡的风姿,在这个世界最高级别的舞台上,卢凡定会继续书写辉煌!

(责任编辑:刘晓)

E-mail:liuxiao317@126.com

猜你喜欢

大冶市竞速黄石市
氢能“竞速”
袁国强藏品欣赏
湖北大冶:诉前检察建议助力文化古迹遗址保护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四维的转变
——一大冶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竞速大挑战
黄石市区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近30年来黄石市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研究
黄石市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创活力新镇 建幸福陈贵——大冶市陈贵镇大力开展“全国文明镇”创建活动
黄石市城林气动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