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自建住宅设计初探
——以南京市高淳区蒋山村为例

2016-06-01王媛媛WangYuanyuan赵和生ZhaoHeshengLiuFeng

住宅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字型户型功能模块

■ 王媛媛 Wang Yuanyuan 赵和生 Zhao Hesheng 刘 峰 Liu Feng

农村自建住宅设计初探
——以南京市高淳区蒋山村为例

■ 王媛媛 Wang Yuanyuan 赵和生 Zhao Hesheng 刘 峰 Liu Feng

农村住宅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活资料,是改进农村生活条件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以南京市高淳区固城镇蒋山社区农民自建住宅设计项目为例,通过分析农民生活行为与其活动空间的关系,引入“模块化”概念,将功能空间简化为具有数据弹性的模块,通过模块的组合产生多样化的户型以适应不同家庭的需求,为农村住户自建住宅提供参考。

农村住宅;空间生长;模块化设计

在我国,农村住房问题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农村住房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十一五”以来,我国各地展开了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与原有农村聚落相比,新农村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住宅多采用“产品化”的集中建设模式,缩短了建设周期,节约了资源。但是,新农村住宅的“标准式”户型忽视了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生活模式的多元化诉求[1]。本文以南京市高淳区蒋山村规划实践为基础,提出具有适应性的户型参考,提供更新和改善农村居住条件、解决农村居住水平偏低问题的新思路。

1 蒋山村农民自建住宅现状

蒋山村位于南京市高淳区固城镇南部,是一个由九龙山、金山、蒋山、花山及固城湖围合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村庄。蒋山村现有住宅用地多为 “宅基+院落”的组合,建筑形体大致分为“L”形、“一”字形2种(图1)。从村落演化过程来看,蒋山村的农民自建住宅在不断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①灵活性较低,空间结构不可变动,难以满足由家庭经济发展、人口变动等原因产生的居住需求;②舒适性较低,住宅内部难以获得充足的采光和良好的通风;③住宅建筑形式充满随意性和自发性,不利于村庄整体风貌的形成和建筑群落的组织;④由于技术条件及施工手段有限,建筑质量无法保证,自建住宅的质量存在隐患;⑤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卫生条件较差 (图2) 。

图1 村庄肌理与住宅形态示意图

2 蒋山村农民自建住宅设计目标及思路

2.1 设计目标

蒋山村自建住宅研究旨在为当地农民自建和更新住宅提供户型样本,户型设计应满足几点要求:①尊重农民传统生活习惯,住宅具备可变性,便于农民自主改造;②在功能上尽可能满足多种住户需求,形态上有利于不同地段的组团布局,具有适应性;③符合地形条件,优化原有建筑群落布置,维持村庄肌理的多样性;④方便建设,节地节能,经济适用。

图2 蒋山村住宅现状

2.2 设计思路

考虑到农村重要的生产功能、生活成本等条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蒋山村农民自建住宅设计进行了控制。

2.2.1 满足家庭聚集性

农村家庭人口结构通常相对复杂,三代同堂或两家并居的情况较为常见。农村住宅中堂屋和院落是较为常用的家庭公共场所。户型设计应考虑室内向心性空间的布置,宜在底层设置较大的公共空间。

2.2.2 满足自然通风采光需求

蒋山村大部分居民对空调、暖气等设备的使用频率较低,其住宅的通风采光多依靠建筑自身完成。自建住宅的户型设计应考虑利用建筑手段和优化建筑周边微环境等方式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2.2.3 形态的控制

蒋山村自建住宅的基地应基本保持现有的长向矩形模式,并适当控制宅基地面积和比例,建筑形态应与现存2种形式相似,保持村庄整体性与协调性。

2.2.4 成本的控制

户型设计应控制层高与面积,适当减小建筑开间,户型以功能紧凑、使用方便为宜。可考虑适当引入低成本生态技术,提高农村能源使用效率,节地节能。

3 农村住宅户型模块化设计

3.1 基本功能空间的“模块化”概念

农村自建住宅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公共空间、私密空间、竖向交通轴和开敞空间4个部分。公共空间包含客厅(堂屋)、起居室、餐厅和厨房等;私密空间包含卧室、老人卧室、儿童房等;竖向交通轴包含楼梯、厕所等交通与辅助空间;开敞空间包含院落、晒台等室外部分(图3)。将这些功能空间赋予“模块”的概念,住宅整体以竖向交通轴为核心,各模块按照功能逻辑关系,结合住户实际需求,进行多样组合,每个模块的尺寸面积和内部布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最终形成不同的户型。

图3 功能空间模块化示意图

3.2.户型模块基本组合方式

户型模块组合是指功能模块依照住户使用需求,以多种方式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农村住宅的空间结构。多层农村住宅通过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多种空间位置关系构成不同的户型,院落则通常在住宅两端,某些情况下,住宅中的院落也可在住宅一角或由天井代替[2]。其中,竖向交通轴的位置及面积对其他空间的相互组织有重要影响。多层农村住宅功能模块的基本组合形式可分为3种基本模式(表1)。

3.3 模块基本组合的变化

农村生活方式影响着农村住宅空间[3]。我们希望设计一套可随农民生活变化而“自我生长”、“自我适应”的自建住宅体系,平面上围绕竖向交通轴增加功能模块,空间上依竖向交通轴向上增加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之间亦可置换和改造,使住宅能长期适应农民生活需求。

3.3.1 模式1:家庭产业变化与“目”字型住宅的生长

蒋山村有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存,具有乡村旅游的潜质,未来几年内,部分农户可能参与乡村旅游的相关产业如沿街商铺、农家乐等。家庭产业的变化使农村住宅中的空间性质发生改变,住户需要将自宅从纯居住转为商住合一的形式。“目”字型住宅中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相互独立,能较好地适应此种住宅改造情况(图4)。住户可考虑将底层部分架空以方便停车,也可将客厅、老人卧室合并作为沿街商铺,或设置侧院,增大前后室内建筑面积,通过将部分住宅自用私密空间上移来获得更多商业空间。3层可根据需要增建卧室和晒台。

图4 “目”字型住宅空间生长模型图

表1 功能模块基本组合形式

3.3.2 模式2:家庭生活模式变化与横“T”字型住宅的生长

农村家庭的成员较为复杂,家庭生活模式变化迅速。以蒋山村典型的三世同堂家庭为例,孩子长大渴求相对独立的卧室和书房;老人需要采光良好的底层卧室和方便直达的前后院;母亲希望卧室内部能有一些手工劳动空间;父亲想要增设起居室来享受生活。大部分家庭有着住宅容量需求增加,功能复杂化的趋势。横“T”字型住宅中竖向交通轴对交通的便捷性和家庭向心性影响较小,空间上易增加功能模块,较为适应由家庭生活模式改变带来的住宅生长需求(图5)。根据用地长宽的不同,住户可朝横向和纵向扩大建筑面积,增建老人卧室、起居室、书房等空间,也可通过竖向加建儿童室、起居室等房间,并根据实际需求,将卧室、晒台等功能进行置换。

3.3.3 模式3:家庭生活模式变化与倒“T”字型住宅的生长

家庭结构的变化对住宅规模的影响重大。近年,蒋山村家庭虽然朝着小型化的趋势发展,但具有血缘关系的几家人共居一室的情况依然不少。且农村传统养老模式依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在外的子女也经常回家照顾老人,农村住宅的家庭结构是动态改变的,因此住宅内部常需要保留一定空间以备需要。倒“T”字型住宅的竖向交通轴居于住宅后部,上下层干扰较少,建筑底层空间充足,便于横向生长,能较好地适应家庭结构的变化(图6)。住户易于在底层加建老人卧室和保姆室等房间。

以上3种模式及其衍生形式,可以较好地适应农村家庭产业、生活模式、家庭结构的改变,在较长周期内满足住户的基本居住需求。3种模式用地相对集约,建造成本较低。建筑整体形态相对统一,单体组合自由灵活,延续蒋山乡村肌理的同时保证了农村住宅的丰富性。除上述之外还有很多衍生的功能模块组合方法,住户判断自我需求的出发点不同,组合的原则与逻辑就不一样,由此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户型模式。

4 设计实例分析

4.1 横“T”字型住宅的空间生长实例

蒋山村自建住宅用地多为东西向窄,南北向长的矩形,模式2的住宅形态在当地较为普遍。在这类户型中,功能模块的布局呈横向“T”字型结构,以竖向交通轴为生长原点,当家庭产业、家庭结构和生活模式发生变化时,可阶段性地增加和调整各功能模块的数量和位置来满足生活需求;各功能模块通过竖向交通轴紧密联系,既保证住宅内部整体使用紧凑方便,又能使各生活起居空间彼此独立,互不干扰。

图5 横 “T”字型住宅空间生长模型图

图6 倒“T”字形住宅空间生长模型图

在平面上,前后院保留空间方便扩建和功能调整;竖向空间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建楼层,以竖向交通及周边辅助空间为核心,置换晒台与卧室,增加或减少房间数量。如住户因家庭经济条件欠佳、人口较少等原因不需要3层,可先建2层满足基本居住需求;若后期住户的家庭人口发生变化、经济条件好转,或想引入农家乐等接待、住宿产业,可根据需求选择性增建3~4层,并置换晒台、卧室等功能模块。各主要房间尺寸和布局可结合实际确定(图7)。

4.2 横“T”字型住宅的拼合效果

横“T”字型住宅占地面积约100m2,开间小,进深足,适用于多种独立或双拼农村住宅。室内空间采光充足,通风良好;前、后院可适当作为储藏、务农空间使用;晒台和屋顶可安装太阳能装置;楼梯靠边侧居中,住宅内部交通流畅,使用效率较高。此户型在居住组团中根据自建变化的不同,亦能拼合出多种立面形式与空间形态,增加乡村建筑多样性,丰富乡村整体风貌(图8)。

5 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的背景下,农村的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农村住宅建设模式单一、无视农民多元化生活习俗等问题仍然存在。农民自建住宅户型设计,在引入现代生活理念的基础上,应更多地参考传统农村住宅的形制与农村生活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住宅空间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笔者认为,农村住宅的建设应该适当控制住宅用地规模,建筑师应在住宅基地不增加的前提下,以功能模块组合的思路,为农民提供可变换的户型参考,增加农民自建住宅的自主性和自豪感,带动农民建设住宅的积极性。在技术层面上,空间可生长的模式有利于节约农民建房的用地,保证了住宅在小尺度上可变,避免了单调刻板的空间形式,形成了宜人的村庄格局和形态。住宅可通过“生长、扩建”来满足农民家庭生活变化带来的空间需求,走出了农民住宅建设单一、反复拆建的怪圈,提高了农民建房的经济效益。

图7 横“T”字型住宅生长示意图

图8 横“T”字型住宅拼合效果图

[1]付烨.居住模式与新农村住宅户型设计──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0:1-4.

[2]骆中钊.新型农村住宅精粹[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8-50.

[3]牛婧.农村住宅空间和生活方式变化关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31-32.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Design of Rural Self-Constructed Residences --Taking Jiangshan Village, Gaochun District, Nanjing for Instance

Rural residences, as peasants' important means of living, are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living condition in countryside. With design project of peasants' self-constructed of Jiangshan Community, Gucheng Township, Gaochun District, Nanjing as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modularization"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asants' living behavior and their activity space to simplify the functional space into modules with data elasticity, and produced diversif ed house type through module combining for meeting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househol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ural self-constructed residence.

rural residences, spatial growth, modularized design

2016-01-08)

王媛媛,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在读硕士生;赵和生,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刘峰,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猜你喜欢

字型户型功能模块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侨城一号A&E户型
大倾角煤层无轨胶轮车运输的适用性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并行大口径管道“V”字型沉管下沟施工方法
一道2019年中考考纲几何题的多种解法
基于ASP.NET标准的采购管理系统研究
高校二手交易网络平台功能及技术框架分析与设计
“一字型”折叠翼展开试验与仿真验证分析
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