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五章 三次被打败,思想生动摇

2016-05-31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福兴高州太平军

清咸丰元年(1851)太平军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下,攻占了广西的永安州并在此屯兵。12月,在永安州封东、西、南、北、翼五王,完成封王建制,农民政权初步建立,声势日益壮大,并浩浩荡荡地向湖南进发。

其时,受太平军节节胜利的影响,广东高州的凌十八和怀乡的何名科两股反清势力不断壮大,攻城掠地,清廷十分头痛。

高廉道宗元醇闻知冯子材有勇有谋,请求高州总兵福兴批准,调派冯子材前往高州剿匪。福兴同意了宗元醇的请求,为了彻底消灭凌十八,福兴同时调派自己的得力干将张国梁协同作战。

张国梁原来也是反清人士,后来受了招安,由于战功突出,被升为把总。是广东高州总兵福兴手下一员猛将,最得福兴信任。

两人在追杀凌十八的战斗中,相互欣赏,协力作战,把凌十八的队伍赶至广西武利圩南岸,斩杀了三十多人。冯子材的手也被凌十八的人刺伤,落下了病根。

这年八月初二日,冯子材因围剿凌十八有功,赏戴八品顶戴。

接着,他又被派往怀乡围剿何名科。

何名科在怀乡盘踞多年,修筑有坚固的堡垒,拥有3000训练有素的农民军。

冯子材指挥的清兵只有1000人,虽然是正规绿营兵,但人生地不熟,深入敌人地盘打仗是兵家大忌。

冯子材综合分析了双方的形势,感觉以少胜多胜算不大,又怕提出意见被福兴视为懦战。于是,只好摆开阵势攻打,冯子材不停地来回跑动,给兵勇鼓劲。而何名科的人员都是当地农民,有作战经验,开战后一直相持不下,一直战到晚上都分不出胜负。冯子材只好收兵。

第二天一早,冯子材再次组织攻打,开始双方互有伤亡,冯子材知道相峙下去,对己方不利,突然间,他跃上了一块土墩高声宣布:“弟兄们,都给我往前冲,只要往前冲,人人有奖,杀一人奖励白银一两。冲啊,杀啊!”

在冷兵器时代,双方对垒,往往是勇者胜。兵勇们听说有奖,像潮水一样冲向敌人,杀声在空中回荡。何名科的战线被冲破,农民军被绿营兵气势吓傻了,纷纷奔窜。冯子材看时机已到,一马当先,冲在前面追赶败退的农民军,一直追到广西边界的蒲塘,斩杀了何名科,这才班师回营。

这一仗由于以少胜多,扫清了何名科,冯子材获奖500两白银。回营后他兑现承诺,论功行赏,全部分给了部下。

这是冯子材进入绿营军以来,自己指挥打赢的一次胜仗。捷报传来,张国梁第一个祝贺冯子材。

凭张国梁的直觉,广东军队不日就要开赴广西围剿太平军,正是用人之际。如能得冯子材搭档,便能所向披靡。于是大胆地向自己的上司、时任广东高州总兵的福兴推荐,冯子材从此投入福兴的麾下。

果真如张国梁所料,清廷为了扑灭太平军,以百倍的疯狂集结力量,从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广东不断输送军人到广西堵截太平军。

广东高州总兵福兴和广西提督向荣是追赶太平军的两支部队。

福兴十分依重冯子材,有一天,他把冯子材叫到高州衙门,寒暄后说了自己的打算:“我不日即北上围剿太平军,时间非常紧,你在广东和各路人马都熟,现在朝廷要扩充军力,希望你尽快招募500人跟我开赴前线。”

冯子材听了,内心十分感激福兴对他的信任,但表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坚定地说:“请大人放心,我会用最快的时间完成招兵任务,这次出征,我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力,任由大人差使。”

福兴是正宗的八旗兵出身,属于满州正白旗,他是靠战功一步步升到总兵的位置,爱惜部下,有功必赏。冯子材处事果断,敢打硬仗的个性给他留下了深刻印像,他想给他更大的舞台锻炼,这才委派他招兵买马。他已经决定,如果冯子材这次招兵顺利,他招来的500人,就交由冯子材统领。

因此,听了冯子材的话,很是高兴,和他交待了一些招募兵勇的注意事项,亲自送冯子材到门外。

冯子材离开衙门,心里想,都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信得过的人,还是钦廉子弟。

想过后,决定回钦廉招人。

冯子材从高州日夜不停地赶回钦州,在沙尾村插旗招兵。

这番回来,回想从前的种种磨难,冯子材内心难以平静。

他到匾柑尖岭祭拜了父亲,在招兵的同时,请哥哥帮忙,在沙尾村旧址重建房子,他专程前往廉州府,把欠黄老板最后的100两银子还了。他还带着丰厚的礼物去探望三个一生都不能忘记的恩人:彭元辅,沈棣辉、蔡书吏。

钦廉两地民众得知冯子材回来招兵,很多穷无所依的青壮年纷纷前来报名,招兵工作进展顺利,只用了五天时间,500人已经招满。

明天,就要离开钦州了,这一去,是福是祸不得而知,是生是死也只好听天由命。

他对钦州这块生他养他的故土很是依依不舍。

傍晚时分,他来到平南古渡口,想起当初和哥哥子清站在渡口等父亲回来的情景,泪水蓄满了眼眶。想到自己出生时第一次回钦州,走的也是平南古渡。当年赶跑假艺人也是从此踏上大路街。古渡口就像个成精的老人,默默地看着钦江水东流,也像一个尽责的书记员,记录下这里发生的一切。

从平南古渡口回来,他又走进土地庙,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黑暗中,好像当年四岁一个小儿正在向他走来。走进土地庙接受李先生教育的往事,已经十分模糊,但对李先生的感激之情让他无法平静。又想到15岁无处寄身,得这小庙庇护度过的许多风雨岁月。他心里发誓:下次回来,我一定要重修土地庙。

当他带着500人出现在福兴面前时,福兴很是高兴,郑重地对他说:“这就是你的队伍,希望你带着他们,保家卫国,闯出自己一番天地。”

冯子材听了,激动得热泪盈眶,心里说:“知我者,总兵也。”

有了自己的队伍,他要按自己的思路来训练,他要带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队伍。

福兴看见他陷入沉思,亲切地说:“这支队伍的名字,我也为你想好了,就叫常胜勇吧!”

咸丰元年十二月(1851年),34岁的冯子材被升为高州镇标右营左哨三司外委把总,赏戴蓝翎。

随即,冯子材跟随福兴辗转追赶太平军。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南濒热带海洋,北为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境内河流纵横,年降雨量1000毫米~2800毫米之间。

他们出发的时候,正是雨量最充沛的六七月,冯子材跟随福兴走在满是泥泞的土路上,走不多远,布鞋就成了泥鞋,人困马乏。而天气说变就变,本来丽日高照,刹那间便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哗啦啦说下就下,躲没处躲,藏没处藏,个个都成了落汤鸡。

部队又不时遭到太平军的偷袭,死伤惨重。

走着走着,看见路两旁尸横遍野,受伤的绿营兵躺在泥水里悲嚎,根本没有人管。有人在挖着浅浅的泥坑,随便地把死去的绿营兵往里一扔,草草铲上两锹土,就算埋了,连个记号都没有。

而先头部队不断传来某某部又被打败的消息,更让人心惊胆战。

冯子材很不理解,这洪秀全用了什么魔法,让这么多农民都跟着他拼命。他也是贫贱出身,知道一个贫苦之人,最大的渴望就是能过上好日子,但凡有一丝活下去的理由,就不会拼了命和官府斗。可以他的经历,他自己实在弄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不怕死。绿营兵就算最差,也是正规部队,为什么却被刚刚揭竿而起的农民军打得溃不成军,死伤如此惨重。

想到太平军,他又想到说过要投奔太平军的黄锦泗,他的好兄弟。现在不知身在何处,不会真的投靠太平军了吧,若是真投了太平军,万一两人在战场上相见,是打还是不打?他想着这些,一脸的茫然。不觉自己也感觉可笑,世界这么大,就算黄锦泗真的投奔了太平军,怎么可能兄弟刀枪相见。

咸丰四年(1854年),冯子材随福兴驻扎在天京外围,伺机进攻天京。

为了围困太平军,向荣从紫金山南麓,往朝阳门、正阳门外,至七桥瓮,摆出一字长蛇阵,连营数十座,紧抵天京城垣的孝陵卫以南一线组建江南大营,像一条铁索将太平军死死地勒紧,让太平军如鲠在喉。江南大营建立后,所辖兵勇总数达到32615人。

这个时期,冯子材先后跟随福兴、向荣辗转征战十年,从九品官升至二品的总兵,如果说没有显赫的战功,要升到这个高位不太可能。但是,在这十年里,他曾经三次被太平军击溃也是有史可查的事实。

咸丰八年(1858年),江南大营清兵被太平军猛烈攻击,死伤惨重。8月,浦口大营又被围困,情况危急,江南大营主帅和春为了增援浦口大营,从各支部队中抽出精锐兵员3000,交由冯子材统领,赶赴浦口大营待命。冯子材带着部队连夜行军,8月14日赶到浦口,还没有修筑好工事,就被太平军发起冲锋击败。后来和春又给冯子材派了由游击孔朝彪管带2000精锐部队渡江增援,原先被击溃的部队又集合起来,一共5000人交由冯子材统领。

冯子材看到增援部队赶来,精神大振,把击溃的兵士再次聚集,正要组织反攻,队伍还没有就位,太平军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击,兵勇纷纷退却,武器丢了一地,冯子材只好带着亲兵逃回镇江。

五天后,冯子材再次领着4000人增援浦口,太平军把冯子材的部队分割成两股,然后包围攻击。和春再次派总兵安勇帅增援冯子材,增援部队赶到,还没有摆好阵势,太平军像蜜蜂像蚂蚁一样聚集,漫山遍野都是太平军的旗帜。安勇帅战到全身无力而被杀,他所率领的部队士兵大多被斩杀。

咸丰九年(1859年)九月二十六日,六合清兵又被太平军围攻,和春再次派冯子材率兵增援,与先期到达的游击曾秉忠管带所率水师会合,准备会攻。

冯子材吃了两次败战,更加小心谨慎,他亲自深入敌阵侦察,回来后召开了专门的军事会议,会上,他对曾秉忠说:“如果要取得胜利,必须要先筑好堡垒,步步进击,扎实推进。”

曾秉忠说:“冯大人分析得极是,敌人现在斗志正盛,而我们已经吃了两次败仗,兵勇如惊弓之鸟,如果没有坚固的防守,一有风吹草动,兵勇就会落荒而逃,自相踩踏,不战而败。”

两个主帅统一意见后,派出三名副将看守新营,其余人马全部进入修筑工事。

二十八日,正当大家紧张地挖壕沟时,太平军大队人马突然降临。副将朱承先首先发现敌人,即刻命令兵勇开炮轰击,敌人受到阻击,减缓了进攻。但山后大批敌人汹涌而来,驻扎在河东的游击王希堂点放大炮,大炮在自己阵营突然爆炸,兵勇吓得四处逃奔,太平军趁机两路夹击,冯子材、朱承先来来回回督战,两人都受了伤,所有阵地都被太平军占领。冯子材看见大势已去,只好下令撤退,在烟雾弥漫的遮掩下,得以脱身。

因为这次大败,冯子材被和春凑请革职处分:“总兵冯子材奉檄总统援师,虽渡江甫及一日,究属调度无方,自应分别严参,以肃军纪。相应请旨,将甘肃西宁镇总兵冯子材暂行革职。”清廷准凑,冯子材被革职。

三次大败,让冯子材对太平军的实力和勇敢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为他在镇江保卫战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咸丰十年(1860年)七月,冯子材驻扎在镇江。

有天晚上,有个亲兵在街上偷偷揭了一张布告回来,走进冯子材的帐篷把布告递给他。

冯子材虽然只读过两个月私塾,但他从来不放弃认字学习的机会,尤其到福兴手下后,更是努力增长知识。布告上的字他大都认得。

原来这不是什么布告,而是洪秀全讨清廷檄文:

予惟天下者中国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衣食者中国之衣食,非胡虏之衣食也;子女民人者中国之子女民人,非胡虏之子女民人也。慨自有明失政,满洲乘衅,混乱中国,盗中国之天下,夺中国之衣食,淫虐中国之子女民人。而中国以六合之大,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中国沿得为有人乎!自满洲流毒中国,虐燄燔苍穹,淫毒秽宸极,腥风播於四海,妖气惨於五胡,而中国之人,反低首下心,甘为臣仆。甚矣哉,中国之无人也!……公等苦满洲之祸久矣,至今而犹不知变计,同心戮力,扫荡胡尘,其何以对上帝於高天乎!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雠,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顺天有厚赏,逆天有显戮。布告下天,咸使闻知。

亲兵眼见冯子材看得入神,轻声说:“这檄文说的也是事实,太平军虽然可恶,但清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两边都不值得卖命,我们干脆开溜回去过自在日子。”

冯子材听了,大喝一声:“大胆狂徒,这话也是你说的,下次再敢胡言乱语,绝不轻饶!”

亲兵吓得双腿发抖,连连说:“大人饶命,再也不敢了。”冯子材余怒未消,警告说:“如果不管好自己的嘴巴,小心祸从嘴出。”

亲兵听了,右手连连抽打自己的嘴巴。直打得血水直流,冯子材才说:“你出去思过,什么时候想通了,再回来。”

亲兵出去后,冯子材又从文书堆里翻出曾国藩的《讨粤匪檄》:

为传檄事: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

本部堂德薄能鲜,独仗忠信二字为行军之本,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明有浩浩长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难各忠臣烈士之魂,实鉴吾心,咸听吾言。檄到如律令,无忽!

看着对骂的两份檄文,冯子材内心乱了方寸。

当时,太平军正在围攻金坛,和春再次派冯子材增援。冯子材这次增援,算是和春给冯子材戴罪立功的机会。

冯子材虽然知道以三次战败之师去对抗精神亢奋,屡战屡胜的太平军,无疑于以卵击石。但军令难违,只好硬着头皮带兵前行。

行军经过丹阳时,看到沿途哀鸿遍野,伤兵躺在路上根本没人救治。而死伤的又大都是广东、广西的兵勇。又听传说李鸿章请洋人帮助镇压太平军,洋人不分黑白,见人就杀,平民死伤惨重。

冯子材心中大乱,发出了怒吼,“这仗我不打了,谁爱打让他打去!”

说完,调转马头,带队返回镇江。并向清兵节制乌兰泰报告“寡不敌众,我军被打败。”

由于这次的退缩,冯子材留给曾国藩的形象极差,曾国藩曾对手下说:“冯子材痞子出身,匪气有余,成事不足,此人不可重用。”

这话传到冯子材的耳里,冯子材也不放在心上。

猜你喜欢

福兴高州太平军
高州荔枝推出定制销售模式
“三色旅游品牌”对高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徐继畬视野中的太平军在山西
太平军童子营:杀人放火是本业
高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经验
海边的杀马特
福兴楼夜话
安庆出土的英制旧式加农舰炮
清末绍兴知府廖宗元死亡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