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2016-05-31刘大恩
刘大恩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上好小学数学课是数学教师的职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本文就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作粗浅的探讨。
一、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果,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片自主学习的天地,真正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动手实践的学习中。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但是,一节成功、高效率的动手实践课,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及对学生小组合作的分工是非常重要的,此环节安排不当将导致课堂教学混乱,忙而无序,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 我课前让学生准备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学具。课堂上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小组分工,然后让学生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直径。接着我出示讨论题: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怎样?这样学生就开始动手实践,小组分别量出所准备的学具的周长和直径,并将结果填在记录纸上,再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最后教师进行小结: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就是“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取固定值(π≈3.14)。同时,教师强调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则圆的周长公式表示为:c=πd或c=2πr 。这样的动手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会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段足球比赛录像的场景——裁判员抛硬币决定哪一方先开球的场面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提问:“这样公平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公平,因为硬币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是一个不确定的事件。”接着教师又提问:“如果抛十次、二十次呢?正面(反面)朝上可能出现多少次?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这就很顺利、迅速地引入了统计与可能性的内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需求,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使课堂更富有情趣。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
三、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每一个孩子应和蔼可亲,师生情感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如课堂中我经常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优良的学习风气及良好的课堂纪律进行表扬,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对于学困生,我都给予学习上的鼓励、帮助。这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就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及课堂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健康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创新,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踏实、认真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陕西省镇巴县兴隆镇青狮小学
编辑 聂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