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分析和思考

2016-05-31沈丽达杨祚璋杨继岚胡凤娣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昆明650118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肿瘤学

谢 琳,沈丽达,杨祚璋,杨继岚,胡凤娣(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昆明650118)



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分析和思考

谢琳,沈丽达,杨祚璋,杨继岚,胡凤娣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昆明650118)

摘要:目的了解目前我校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现状。方法选取我校2011级、2012级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临床教学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结果我校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对临床技能学习感兴趣,全年参加的临床技能操作次数处于中等水平,但在病案讨论和多学科会诊中汇报、发言次数相对较少,沟通、坏消息告知次数较少,自我评价表达、总结、沟通能力不高。操作较少组学生临床技能熟练程度自我评价较低,而操作中等和较多组学生临床技能熟练程度自我评价稍好,但无明显差异(P>0.05)。带教教师反馈意见次数较少组学生意见有效性较低,和反馈次数较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反馈意见次数中等组和较多组教师意见有效性无差异(P>0.05)。结论我校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可适当调整内容比重,应更关注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临床学习中操作次数处于中等水平,但需要提高每次的操作质量。带教教师虽对学生的操作、诊疗提供了反馈意见,但缺乏细节和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

注:本文系昆明医科大学校级教研教改课题(2014JY- Y- 51)

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是相对于学术性而言的学位类型,其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临床医学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侧重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肿瘤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涉及的相关专业较多,基础知识要求高,而肿瘤专科医生在云南省范围,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十分匮乏。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理论和实际、科研和临床并重的实用型肿瘤专科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1~3]。

目前,我校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用的是入学后半年在校理论学习、1.5年临床轮转和1年专业临床学习及完成毕业课题模式。教研室还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开展每2周1次的以学生为主导的病案专题讨论。这一培养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均有很好的提升作用,但由于学生个人素质、学习方法、学习意愿等多种因素影响,培养过程和结果均有不同。为提高肿瘤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综合素质,课题组对我校2011级、2012级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当前培养模式在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沟通能力等临床核心能力培养上的优缺点,以提高教学质量。

1 研究对象

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1级、2012级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2011级学生22人,2012级学生22人,共发放问卷44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

2 调查方法

问卷采用无记名填写方式,共22项,包括硕士生一般情况,对肿瘤学专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相关临床技能操作,沟通、表达能力,危重抢救等具体实践技能,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习期望等。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记量资料应用t检验,等级资料应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4 结果

4.1学生基本状况

2011级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共22人,男生7人,女生15人,无工作经验的有12人。2012级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22人,男生8人,女生14人,无工作经验的有16人。对两级学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40人表示喜欢肿瘤学专业,对临床技能学习感兴趣,希望提高临床技能。也就是说,我校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喜欢所学专业,重视自身临床综合素质培养。

4.2临床技能培养情况

(1)学生参加临床抢救,独立完成临床技能操作、体检、问诊、病案讨论等的频次:半数以上学生10~20次/半年或超过20次/半年,处于中等水平。但在病案讨论和多学科会诊中汇报、发言次数相对较少,沟通、坏消息告知次数较少。学生自我评价中掌握表达和总结能力的只占47.8%。学生普遍反映对沟通、接诊、坏消息告知技巧掌握不理想,掌握较好的仅占37.5%。

(2)将操作1~10次/半年的学生定义为操作较少组,11~20 次/半年的学生为操作中等组,20次以上/半年的学生为操作较多组。操作较少组学生临床技能熟练程度自我评价较低,操作中等组和操作较多组自我评价稍好,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带教教师反馈意见方面,反馈次数较少组意见有效性较低,和反馈次数较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反馈意见中等组和反馈意见较多组意见有效性无显著性差异。详见表1~4,图1、2。

表1 半年内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情况[n(%)]

表2 学生自我能力评价[n(%)]

表3 临床技能操作学习效果比较(人)

图1 学生临床技能掌握程度

表4 教师反馈意见有效性比较(人)

图2 老师反馈意见有效性

5 讨论

调查发现,我校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喜欢所学专业,对自身临床能力提升态度积极,但部分学生临床技能掌握较差,学习效果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1)我校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可适当调整内容比重,关注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培养。研究数据显示,学生参加病案讨论次数较多,但在病案讨论和多学科会诊中汇报、发言次数相对较少,自我评价中掌握表达、总结能力的只有47.5%。如果能够开展以学生为主导的专题病例讨论,对学生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总结能力有益,对研究生顺利通过毕业答辩也有帮助。因此,应坚持开展一定数量的病案讨论,鼓励学生作为主讲人进行病例汇报,同时提出问题,参加的学生进行个人发言、集体辩论,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和补充。

研究提示学生问诊和门诊诊疗次数、病历书写份数较多,但沟通、坏消息告知次数相对较少,学生普遍反映对沟通和接诊、坏消息告知技巧掌握不理想。故在关注诊疗人次的同时,应重视沟通能力、接诊技巧、坏消息告知技巧培训,必要时进行相应的专题培训和练习。

(2)学生临床操作次数处于中等水平,需要提高操作质量。我院肿瘤学专业型研究生大多数(87.5%)每年有10~20次甚至20次以上的独立临床操作机会,操作次数与其他院校相比并不少[4~6],但操作中等组和操作较多组临床技能掌握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更加重视每次的操作质量,每次操作后均能发现问题并有所改进,学生的操作技能将会进一步提高。因此,应该重视每次操作后的反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提高每次操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3)带教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诊疗提出意见,对学生提高有直接意义,但部分意见缺乏细节和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师的反馈对学生的提高有重要意义,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意见表示感谢和肯定,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重视反馈。部分意见缺乏细节和针对性,我们应改进反馈方式,提高反馈有效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接诊思路、风格等具体内容进行反馈,制订改进计划,引导学生回顾反馈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肿瘤学又具有特殊性,我校肿瘤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肿瘤学专科人才,临床核心能力培养是教学的重点。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值得思考。针对实际情况,可尝试引入一些新的临床培养模式,如迷你临床演练评估等。

参考文献:

[1]张潍平,田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小儿外科纵向临床实习模式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3):243-245.

[2]赵鹏,鲁艾林,顾爱华,等.临床外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5):163-165.

[3]柯晓云,陈慧.眼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4):472-474.

[4]汪洋,宁黎,余全红,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4):57-62.

[5]祖雅琼,陈洁莉,李丽剑,等.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7):526 -528.

[6]耿敏,周典,赵嘉芸,等.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5):369-393.■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7-0007-02

猜你喜欢

肿瘤学
低温常压等离子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肿瘤预防与治疗》文章荐读:放射肿瘤学的进展与未来
Cancer Biology&Medicine征稿启事
基于临床肿瘤学整合式课程的教材建设
肿瘤学
肿瘤学
肿瘤学
肿瘤学
肿瘤学
肿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