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大众文摘类期刊的创新策略

2016-05-31龚蕾

出版参考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摘传统媒体栏目

龚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在改变人们阅读取向的同时,也对传统媒体的内容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此,传统媒体要在准确把握自媒体特征的前提下,与时俱进改进和创新自身内容,从而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阅读需求的新变化。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自媒体这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使我们的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也使人们的阅读趣味和取向,随之普遍产生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要求和改变。新媒体自媒体在改变人们阅读取向的同时,也对传统媒体的内容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

以自媒体公众号为代表的互联网原生内容,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体现在渠道、广告、内容等方方面面,对于“内容为王”的大众文摘期刊而言,这种影响首先便体现在内容上。以《青年文摘》为例,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网络出处文章大幅度增加。这里的“网络出处”主要包括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各类社区网站等。2013年至2015年,《青年文摘》刊用网络稿件的数量增长了数倍,而定位更加年轻时尚人群的《青年文摘·彩版》近两年单期的网络稿件用量更是一直保持在20%以上。此外,在文章的长短、标题的设计、行文风格等方面,《青年文摘》也都在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

一、扩大编辑视野,转换自我定位,重视网络稿源

自媒体大量出现之前,文摘刊物的稿件大多来自于图书、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已出版”为文章品质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编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工作起来相对比较轻松;新媒体时代,只靠“读书看报”获取的文章显然已在时效性和丰富性上难以满足读者需求。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更是将海量的内容由个人对个人的直接渠道进行传送。

对于大众文摘期刊来说,自媒体平台就是一个巨大的文章库和原创作者库,“文摘”与“非文摘”刊物的差别大为减小。这也对文摘刊物的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扩大视野,将大量网络平台纳入选稿范围,通过追踪重点作者的微信公众号等手段,实现文章稿源的多元化;而且,还要转变文摘编辑的自我定位,由“追随”名作者向“发掘”新作者转型,在自媒体广阔的空间里,发现并培养新兴的年轻作者,将自己打造成策划型原创型的编辑。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像原创杂志编辑一样当好“把关人”。由于发表在网络自媒体上的文章很多都没有经过编辑加工和内容审查,编辑们在用稿时更加要火眼金睛提高警惕。

二、顺应年轻读者阅读取向变化,文风个性化

自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信息接收的模式和习惯,其自身特点也决定了自媒体人和文章一定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真正记住你,喜欢你,永远都关注你。这样强烈的个性化诉求被贯彻到文章的标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每个细节。

首先从标题上说,一个个性化、吸引眼球的标题是一篇网文在海量信息中吸引住受众的第一要素。所以自媒体时代也被称作是一个“标题党”的时代。从文章结构风格上来说,大多自媒体文章爱憎分明、立场明确、表达幽默,也许不够专业,但站在读者的立场上,互联网时代,耗费时间去关注一件事,一定是想得到一个明确、清楚的结论,而不是迷失在所谓保持客观立场而堆砌起来的素材里。有时候,只需要一个传播口号、一种生活态度,或者一句话便可以将读者牢牢抓住。过去,传统媒体扮演的角色是“教化者”,以信息传授和引导为主,而自媒体文章则首先是通过人们社交需要、情感需求等来吸引读者、加强品牌黏性,带给读者更加平等、亲切的心理感受。《青年文摘》近年来首先从文章标题上,吸取了网文观点鲜明、一针见血的“吸睛性”特点,从“短语”向“长句”转变,以往的标题多含蓄精短,现今多用论断性、个性化信息量丰富的复句,从读者反馈来看,这样的文章也更容易引起共鸣,比如:《感谢你,寂寞天地中成为我的大英雄》《所谓情商高,就是懂得好好说话》等。

如今,《青年文摘》网络文章类型化明显,有些栏目网络文章占比增加非常显著,比如,以“青春风铃”为代表的爱情故事类栏目,和以“幕后”“立场”为代表的观点类栏目,目前网络出处占比接近或超出半数,这也是由自媒体文章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青春风铃”是《青年文摘》最受青年读者欢迎的品牌栏目之一,多为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注重文学性和故事结构的完整性。但近年来,受自媒体的影响,年轻人对情感文章的阅读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来自网络写手的情感故事,多用第一人称,注重真实感和个人化的表述方式,让读者产生强烈代入感,转而舍弃了完整的故事和华丽的文笔。而观点性一直是读者对自媒体文章社交化需求的集中体现。很多观点鲜明、言辞犀利的网络文章带给读者更加直接、独特、可引用的社交视角和谈资,也给《青年文摘》这样一本讲究温情、中立、客观的杂志带来一些个性化的色彩。

三、借鉴自媒体特点,在新兴栏目上进行探索性尝试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青年文摘》发现了一些由于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而引发的阅读新特点,随后陆续开创了一些更具探索性的新栏目,比如“个人立场”“悦读会”“辟谣”等。随后,各种类型的自媒体大举来袭,验证了我们对自媒体文章特点的各种设想,而这些栏目也成为实践新型阅读模式的“试验田”。

比如,“个人立场”的栏目定位一目了然,区别于传统文摘媒体观点性文章的中立性、平衡性,展示独具个性的见解观点,使之成为最接近自媒体文章风格的栏目。“悦读会”的栏目定位为幽默小品文,以往的文章多为编译自国外的小小说,类型传统,稿源单一。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我们发现,这样的栏目定位与当下网络上很受读者喜爱的搞笑类小品文不谋而合,稿源也丰富起来。如今该栏目来源于网络的文章增速迅猛,从2013年的10%左右增加到2015年的近40%,并且大量使用了“网友回答问题式”“个人经验”类集合文章,比如《领导都交代过啥奇葩工作?》《你也被女朋友这样虐过吧?》《校园糗事录》等,利用网络文章更真实更具互动性的特点,带给读者更亲切的阅读体验。“辟谣”则是知识类版块中一个固定的小栏目,其创立缘于近年网络上大量伪科学、谣言类错误知识的病毒式传播,我们便每期紧跟网络热点,搜索整理权威性网站或专家、媒体对谣言的解读,用纸媒的权威性引导被网络信息淹没的读者走出错误知识的误区。除此之外,“教你一招”“美丽教室”等小栏目开启的轻阅读模式,也正顺应了网络阅读碎片化的倾向,带给读者轻松、实用的阅读体验。

四、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加强编读互动

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和用户频繁地快速达成互动。作为传统纸质媒体,大众文摘期刊虽然在这一点上无法和新媒体自媒体相比,但是也并非无事可做。

在“读者”参与方面,文摘期刊一直很有优势。传统上的读者荐稿模式其实也是一种前互联网时代的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即由读者“产生”内容,具有一定的互联网社区性质。如今,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与读者快速互动,在杂志中设立专门的栏目刊登杂志官方微博、微信文章的精彩评论,组织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并在杂志上有所呈现,都已经成为杂志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例如,《青年文摘》2015年就对编读互动栏目进行扩容改版,形式上也更加多样化,新开设的“微征文”“编读朋友圈”等小版块都是在微博、微信中预设话题、征集问题,再在纸刊上进行择优刊登、编辑回复,话题鲜活,参与手段多样而便捷,有了“印成铅字”的鼓励,读者的参与度也非常高。这也是多种媒体手段合力,彼此取长补短以达到最佳互动效果的有效尝试。

五、坚守媒体职责,“迎合”不忘“引导”

作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期刊,三十多年来《青年文摘》一直坚守“弘扬先进文化,服务引导青年”的办刊宗旨,而文章的“经典性”正是《青年文摘》的重要特色和品牌优势。在信息碎片化、阅读快餐化的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这种经典性显得尤为稀缺和珍贵。所以在自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媒体能做的除了内容上的借鉴和迎合之外,更要坚守媒体的职责,发挥自己的优势,继续对广大读者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互联网自媒体的文章既有辛辣犀利、敢于表达的特点,又有容易情绪化、偏激、武断的弊病。而此时传统媒体的介入,对自媒体内容的传播和扩散能起到有效纠偏的作用。且越是在非理性因素较多的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引导舆论的定海神针的作用就越为凸显。《青年文摘》尽量在犀利个性与理性客观、内容真实感与文字隽永性之间寻求平衡,利用杂志自身的品牌优势,对大量自媒体文章取精华去糟粕,巧于发挥好文章所具有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对广大读者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进而更好地体现媒体的社会价值。

回顾人类社会媒介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没有任何一种媒体能够独立存在,每一种新媒体都会把旧媒体作为自己的内容之一。而今天大家口中的传统媒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把新的媒体融合进来,以创新的形态继续发展。新媒体也好,自媒体也罢,与传统媒体并非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新旧媒体之间各有优势和短板,媒介融合是全媒体时代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系青年文摘杂志社)

(作者单位系青年文摘杂志社)

猜你喜欢

文摘传统媒体栏目
IAPA文摘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文摘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传统媒体